APP下载

四面山:丹霞世界的一抹水色胭脂

2015-06-01王鑫供图四面山景区设计赵清

中国西部 2015年2期
关键词:红层丹霞地貌丹霞

文/王鑫 供图/ 四面山景区 设计/赵清

四面山:丹霞世界的一抹水色胭脂

文/王鑫 供图/ 四面山景区 设计/赵清

一切还得从一亿三千万年前说起。

今天的四川盆地,那时还是一片浩淼的汪洋大海。由于激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些汪洋所在的地层发生了倾斜,后来随着地壳的持续挤压,原本是汪洋一片的盆地被逐渐抬升,而水流则逐渐在盆地中部的低洼处汇集,并沿着岩层不断侵蚀,从而形成了两壁垂直的深沟,深沟两侧的山体由一层层砖红色的砂岩组成,这些“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岩层被地质学家取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丹霞。在这处由地壳运动和岩层沉淀而形成的丹霞地貌之中,一座造型奇特的山峰正在孕育,不过这还是其最原始的状态。直到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这座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奇秀山峰才最终成型,但这座秀美的奇山最开始并未得到世人的关注,而是在寂寞中沉睡了很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造型奇特的山峰才最终被人们发现和了解。千万年的岁月弹指而过,今天,她已经是重庆市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并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

这就是四面山——一处位于重庆市西南部、以“丹霞地貌”著称,同时由完整的“丹霞赤壁—瓮形围谷—高山瀑布”组合而成的罕见地质遗迹。这座诞生于亿万年前的美丽山峦,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绝佳的生态环境而备受世人瞩目,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则宛如美人脸颊上的一抹水色胭脂,将川东的群山翠岭也映衬出几许迷人的妩媚与娇羞。

丹霞赤壁,从沙粒到高峰的跃变

即便到了暮冬时节,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四面山依旧林木苍翠,红色的山体表面,覆盖着深绿和浅绿的色彩,景色煞是诱人。这座位于云贵高原大娄山余脉的秀美山峰,因其丹霞群山环绕而得名。这里森林茂盛,气候宜人,犹如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绝世而独立地藏匿于川东的群山深处。

十里峡谷

四面山山奇水秀、草盛林幽,而大山深处就仿佛是一片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住在山中,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青翠欲滴的茂林修竹,听到的都是清澈的流水跌落到山谷里发出的清脆声响,雨后的日子,四面山的巴掌大的蓝天上时常会挂着一道彩虹,一头连着大山,一头伸向山外。高耸入云的山峦之上,大片大片的翠绿色竹海与幽林将整座山体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如果将山体上的植被悉数铲除,就会发现这座藏匿于川东平行岭谷之中的大山,呈现出一片夺目的丹红色。这是一种叫做“红层”的独特地貌,它是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形成的红砂岩地层,经过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后,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四面山正是这种奇特地质景观的产物,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红层景观,四面山因形成了独特的倒置山而显得别具一格。众所周知,在正常的地质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四面山恰好相反,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如果能从远处远眺四面山,你会清楚地看到,这座通体丹红的山体仿佛被倒置了过来,头下脚上地矗立在川东的群山之中,而“倒置山”的名字也由此得来。那么“四面山”一名又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从高处俯瞰,你就会发现,这片由红色丹霞组成的奇山四面合围,仿佛铜墙铁壁般地将山里的岁月与外面的世界分开,使之成为一座远离红尘的世外仙山。

谈了这么多,那么这个孕育出四面山的红层又是何物呢?对于红层的定义,专家们解释为: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当然,这个定义作为非专业人士不必深究,因为关于红层的其他诸多方面,专家们仍争论不休。有些地方的红层被认为是陆相的(陆上生成),有些则被认为是海相(海中生成)的;红层生成的年代,有专家说是白垩纪至第三纪,有专家指出侏罗纪以及更早的时代也有红层;红层生成时所需要的气候条件,有专家说应该是干旱炎热,否则红层里怎么会出现盐和石膏呢?但有的专家指出,红色是高价铁富集的结果,要使高价铁富集,必须有强烈的淋溶作用,才能把易溶的各种元素溶掉带走,剩下难溶的高价铁,因此气候必须是多雨湿润;至于地层中的红色是成岩中还是成岩前产生,更是众说纷纭了。甚至这种岩层最重要的特征红色,也是要附带说明的,因为红层中并非总是红色,也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以及白、灰、棕、黑,可以概括为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夹杂各种颜色的地层。

望乡台彩虹 图/胡世文

也许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红层”二字太过冷僻,但若要提起著名的“丹霞地貌”,恐怕稍有些地理学常识的人就会明白 。是的,所谓的丹霞地貌正是红层的中国说法,而诞生于红层之中的四面山正是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那么“红层”又是如何变成“丹霞”的呢?故事要从1928年说起,当时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在两广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首次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红色岩层,凭借多年海外留学的经验,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且没有被任何一部西方学术著作提及过,兴奋异常的冯景兰随即以当地地名中的“丹霞”二字为其命名。

“丹霞”,这种充满中国浪漫主义色彩的地貌景观,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被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中国拥有着极其庞大和多样性的丹霞资源——中国是世界上丹霞分布最广的国家,在长江以南地区,丹霞到处都有,并形成了许多著名景区。而且“丹霞”一名也来自于中国古诗——“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绚烂的彩霞。可以想象,这个美丽的字眼所指代的地貌会是多么的明丽绚烂。丹霞地貌的美丽与独特,不仅激发了冯景兰先生的学术热忱,而且在之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激发着世人的无尽热情和想象力。

如今国内存有数以百计的著名丹霞景区,如丹霞地貌的发现地广东丹霞山、被地质学家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的湖南崀山、被道家誉为“道家第一仙山”的江西龙虎山,以及素有“碧水丹山甲东南”之美誉的福建武夷山,而位于重庆江津的四面山无疑是丹霞大家族中的绝代佳人——她集“碧水丹山”“茂林修竹”“流泉飞瀑”于一身,将丹霞地貌的雄壮瑰丽与自然山水的清丽淡雅完美地融为一体,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①洪海湖冬韵

②望乡台飞瀑 图/嵇京京

四面山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景观而闻名于世,这些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红色砂岩峰林宛如一根根擎天巨柱,在川东的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高大伟岸,但是如果把时针拨回到亿万年前,它们都是从最微小的沙粒开始成长的。那时,在低洼的四川盆地,经过激烈的地壳运动和漫长的海陆互换之后,大量泥沙在此沉积,并在四面山所在的云贵高原大娄山地区形成厚厚的砂岩岩层,而这些岩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钙质、黏土和铁元素。后来,随着地壳构造运动,砂岩地层被多次抬升,又被不断夷平,而四面山的山体也在反复的抬升和夷平中逐渐成型。山体中的铁元素在漫长的时光中被逐步氧化,而这正是四面山“丹霞地貌”鲜红如血的秘密。

在四面山为数众多的丹霞景观中,尤以土地岩景区最具代表性。土地岩壁画长376 米,高127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发育完整、典型的幼年期丹霞地貌代表作,有“亚洲神岩”之美誉。站在岩壁下向上望去,只见这一片直立陡峭的悬崖绝壁之上,裸露着大片丹红色的岩石,岩石的层次与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而形成的顺滑纹理就这么暴露在大自然之中,满山红色奇岩怪石在碧翠群山、晶莹澄湖的衬托下,呈现出水映丹岩的美景,鲜红夺目、娇艳欲滴。远远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整片岩体都呈现出红宝石般的色泽,于茂林飞瀑间,透出些许神秘与悠然,那瑰丽的色彩、奇特的地貌,有着令人过目难忘的魅力,而四面山的丹霞景观,也于千万年之中,慢慢化成一座丹红色的地质奇迹。

水映丹霞,流水与地壳共塑的奇观

如果说“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奇景是四面山的本色,那么“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的流泉飞瀑就是四面山的灵魂了。

在地质学的命名上,不同于颇具诗意的“丹霞”,瀑布在地质学上有一个不那么诗意的专属名词——跌水。河水在河谷中奔流,遇上了陡峭的地形,流水跌下来就形成了瀑布,因此瀑布被称之为跌水。地势越陡、水量越大瀑布越壮观。在四面山,丹霞地貌上的那些朱红色石英砂岩,经流水切割和重力崩塌,形成了令人惊叹的峡谷陡崖,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峡谷陡崖,也为四面山的瀑布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四面山丹霞的最妙之处,正是在这赤壁丹岩之中,有数条洁净如白缎的高山瀑布悬垂而下,“千丈丹岩作巨幕,片片云霞缠绵带”,形成了“高瀑润丹霞”的美景。

四面山以其众多的流泉飞瀑而被誉为“千瀑之乡”,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望乡台瀑布了。高158米、宽48米的望乡台瀑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单级落差最大的宽幅瀑布,位居亚洲第二、中国第一,有“华夏第一高瀑”“中国最美十大瀑布”的美誉。望乡台瀑布悬垂于绿树红岩之中,三面赤壁环绕,形成了“四山锁绝谷,一水落幽林,绿树映湖色,丹霞醉画屏”的绝景,而它的美丽,则可以用“叠丹、叠翠、叠玉”来概括。“叠丹”是指这里红色丹岩,层层叠上;“叠玉”是指这些瀑水,如银色的碎玉,层层叠落;“叠翠”是指这里的绿色植被,在阳光照射下层林尽染。

站在瀑布底端抬头仰望,只见白色的激流吼叫着似群龙翻滚,如万马奔腾,争先恐后地从近乎垂直般的丹霞岩壁上飞泻直下,水声如雷,气势磅礴,河水宛如突然断裂的玉帛,汹涌滔天,倾泻奔腾,那澎湃的惊涛犹如冲破天门,铺天盖地的瀑布水飘洒着坠入红色岩壁下的深潭之中,仿佛玉珠落绛盆,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飘逸俊秀,又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弘大气。在瀑布的尽头,因巨大落差产生的雾气加上周围绿树成荫的点缀勾勒出一幅犹如“人间仙境”的空灵画卷。远观瀑布,丹霞崖壁的独特魅力和群山峻岭加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瀑布的背景铸造成一个完整的“心”形,世界罕见,因此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心”,而奔流而下的瀑布正是这颗“心”的命脉,犹如爱神丘比特的利箭在“心”的两端一箭而过。在晴朗的天气里,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往往会形成美丽的彩虹,七彩霓虹从“心”形的瀑布前一直连到天边,浪漫无比。

①朝源观三清像

③朝源观

②道观石刻

④观门对联

从远处眺望,白色的瀑布映衬在红色的丹霞赤壁间,再配上翠绿欲滴的绿色植物,颇有人间仙境之感。然而奇怪的是,四面山的瀑布总是悬挂在丹霞地貌上,而绿树则只有峰顶和背坡处才有生长,这又是为何呢?这就要从四面山独特的地壳演变说起了:大约一亿年以前,四面山一带气候炎热,红层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才有了“丹霞”的红色。而四面山主要由含有钙质的砂泥岩沉积而成:钙质物可以让山体变得坚固,泥质物则帮助各种砂砾紧紧贴合在一起。不过,再坚固的山体也抵御不过漫长岁月中的风吹雨打,流水将大块的岩层切割成一座座相连的山峰,而山峰的崖壁则被打磨得无比光滑,水分难以停留,植物种子也不好扎根,所以才会显露出丹霞赤壁的本色,而峰顶和背坡处则长着茂密的植被。又因四面山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水源涵养较好,所以四面山处处都是瀑布和溪流,并最终与丹霞、绿树一起构成四面山“水映丹霞”的奇观。

朝源观,碧水丹山里的人文标签

这片被称为“丹霞地貌”的红色山地,因了它们独特的色彩与造型,得以在国内众多风景名胜中独领风骚。然而“丹霞地貌”并非中国独有,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澳大利亚的红色巨岩、斯里兰卡的“狮子城堡”等,也都是丹霞地貌的产物,但是只有中国人对丹霞倾注了丰沛而强烈的感情。自古以来,描写丹霞地貌的诗句便不绝于耳,无论是“石青红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还是“侧足凌层梯,迥与丹霞傍”,抑或“群峰百态争斗艳,无愧万古冠岭南”,中国人对于丹霞地貌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中国人为何对这种色彩浓艳的地质景观情有独钟呢?究其根本,恐怕还是缘于中国人对于红黄色的崇拜。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火焰,是熊熊燃烧的希望,是生机勃勃的兴旺,更是一种吉祥的颜色。而黄色则在中国帝王的心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有着无比尊崇的地位。红与黄,描画着中国人的权力与永恒价值的祭坛,祭奠着中国人千年的信仰。

中国大地上有众多的丹霞地貌,使人们得以在山水之间寄托心意,而由此建造的各种建筑更是中国人将中国文化与丹霞地貌结缘的最好例证。在这些丹霞地貌的人工建筑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道教宫观了。古时求道之人在描绘他们心中的天宫仙境之时,常常将红、朱、绛、丹、紫、金等炫目的词语全用上了。道教认为,人间是仙界的反映,神仙居住的天宫理应与人间帝王的宫阙相似,而丹霞地貌所特有的远离尘世、层峦叠嶂和清幽雅致的境界恰好满足了道士们对仙境的预期。此外,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经典造型也有利于信徒们在山体间营造宫观楼台,而险峻陡峭的山势更增强了道观“接天宇,通神明”的神秘感,不仅如此,丹霞地貌中千奇百怪的象形地貌更是被道士们用来附会各种道教传说,所以丹霞地貌与道教名山有诸多重叠,甚至道教初创时所涉及到的几个道场,都清一色选在丹霞地貌区,如江西的龙虎山、福建的武夷山等,都是道教几个宗派发源的祖庭。作为一座具有典型丹霞地貌特征的奇秀山峰,四面山自然也成为了古代道家方士们“道法自然,神游太虚”的理想之地。如今四面山风景区内有多处道教文化遗迹,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朝源观了。

朝源观位于四面山海拔1382米的插旗山腰七星点斗处,总面积6800平方米,为杨道人所建,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我国南派道教珍贵的历史遗存。朝源观建观之地,依四周7个小山峦呈现出“七星点斗”布局,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其设计何其奥妙,有如四面山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大山深处熠熠闪光。它古老而深奥的宗教文化与宏伟精致的古建筑交相辉映,为四面山的神奇与美丽添上了一笔绚烂古朴的人文色彩。

朝源观整体建筑均采用丹霞条石砌成,通体丹红若霞光,显得神圣而庄严。观内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经堂。道教中的经堂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朝源观的经堂虽与其他观宇正殿大同小异,却又有其独特之处。朝源观的经堂依整块岩石凿刻而成,形成一个内嵌式殿堂,殿堂大门四周则由许多圆浮雕装饰,门右刻有“老君碑记”等诸多奇异文字。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同堂供奉着道、释、儒三教鼻祖。正中上方为道家太清、玉清、上清“三清”圣人,左右两侧雕刻着孔子、佛祖释迦牟尼以及神态各异的五老真人等坐像。中国是一个最具东方文化特征的文明古国,宗教信仰具有悠久而复杂的渊源。各种教派教义纷争,天下大多寺院供奉教祖、弘扬教义都是各择其派、经渭分明,像朝源观这样一观集三教于一体,即便放眼全国乃至世界,仍是不可思议的,故朝源观以千年古观和儒、释、道三教合一而闻名于世。

除了三教合一的特色外,在朝源观左、右两道观门的红色石门两侧,还分别残留着两副“奇联”。左观门的两侧刻着“云朋观观观观观观观观”和“霞友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这副对联;右观门的两侧刻着“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和“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这副对联,至今也没有人能正确地把它们读通并注解出来,因而被称作中国楹联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就连中国楹联学会首任会长魏传统将军也为此留下“长乘胜迹联何解,留得通家过此关”的无奈叹息,而中国著名楚辞专家黄中模教授更是为此留下“自非通家,关山可堪过得”的诗句。因此,这两副楹联因其内容丰富,学问艰深,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联”。

朝源观,这座隐匿于四面山红色丹霞世界里的神秘道观,将道教的自然主义与丹霞地貌的瑰丽神奇完美融合在一起,为这座以丹霞地貌而闻名于世的名山平添了厚重的人文色彩。也许,朝源观也算是四面山这碧水丹山里最人文的丹霞标签吧!

猜你喜欢

红层丹霞地貌丹霞
不同pH条件下红层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岁月有痕,最美丹霞——陕西波浪谷
矿区红层与地貌发育特征研究现状及其地质学意义
湖南省红层下找煤样式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