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匆匆,南繁故事别样多
——专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原所长汪若海

2015-06-01吕青黄呈党

种子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南繁试验站中国农科院

◇特约记者:吕青 黄呈党

那年匆匆,南繁故事别样多
——专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原所长汪若海

◇特约记者:吕青 黄呈党

汪若海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农作物南繁是我国在世界农业领域的一次创举。我国率先想到农作物南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海南岛有着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南繁。棉花南繁工作大概是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它走在农作物南繁的前列,我是到海南进行棉花南繁的第一批人。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原所长汪若海

2014年三亚的冬天比以往要冷许多。在风中,我们远远就看到有一位老人在眺望等待。当认出是汪若海老师时,我们受宠若惊。“小吕啊,你们终于来了,你们来了我很高兴。走走走,我们上楼去。”老人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欢迎。

楼上,汪若海老师的老伴儿李老师早已切好木瓜来招待我们,李老师说:“我们老头子满脑子都是棉花。”“搞了一辈子棉花,我对棉花永生难忘”,汪若海老师笑着接了李老师的话说道。因为棉花,汪若海老师和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登海南岛

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刮起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思潮,导致在生产发展上盲目追求高速度。当时,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参与到“大跃进”中来,高产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目标,这从侧面推动了农作物南繁的进程。当时有很多农业科学家认为,海南岛冬天温度高,适合进行种植活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在海南岛搞棉花杂交,培育出优良的品种,从而达到提高棉花产量的目的。

1958年,汪若海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1959年,他就被派到海南岛进行棉花南繁工作。汪若海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带了一个农场工人来到当时中国最南端的棉花试验站——广东省海南行署东方海岛棉试验站(地处现在的海南省东方市,当时称为广东省海南行署东方县),开始了他在海南的棉花南繁生涯。

随后,由于工作需要,他还去了广西武鸣棉花试验站、广州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湛江海岛棉加工厂等地进行棉花南繁的考察和调研工作。

几分欢乐几分愁

当时交通十分不便,从河南安阳到海南东方需要频繁换车才能到达。汪若海从河南安阳乘坐老式蒸汽火车,由于蒸汽火车速度慢,汪若海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到广州,“这三天三夜过得相当地慢啊”。一行人在广州换乘汽车来到广东湛江,又马不停蹄地从湛江乘船前往海口。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大海,汪若海很兴奋,连坐船都不晕了。但是据汪若海回忆,有不少人因为是第一次坐船而晕船。最后,只能从海口坐汽车来到东方。这一段行程,花了汪若海足足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汪若海来到东方后,本以为可以结束这一艰苦的路程,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和工人来到东方后,东方海岛棉试验站的黄书记和廖站长派人拉着牛车来接我们,远远就能听到车轮子‘咯咯嘎嘎’在响。我们坐着牛车走了几里地才来到东方海岛棉试验站。当时也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迎接我们,东西很匮乏。”由于条件艰苦,汪若海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那也是当时比较好的房子了”。汪若海发扬着不怕吃苦的精神,第二天就投入了工作中。

工作的地方是离试验站约4 km远的一块土地,在这块只有333 m2左右的土地上,汪若海开始了他挥洒辛勤汗水的科研生活。

20世纪50年代的海南,粮食十分匮乏,填饱肚子是一个难题。在来海南的时候,汪若海带来了一些粮票,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没有可以买的东西,“吃的东西太少了,我的粮票都难以用到”。

当时跟汪若海一起工作的还有一对中年夫妇,他们4个人每天限量14两(当时16两作为一斤)米饭,“够不够吃,就只有这点儿”,14两的米饭当然不能满足4个中年人的需求,加上工作的辛苦,工作人员很快就营养跟不上了。

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汪若海等人就上山挖野苋菜。他们把每顿4两多的米熬成稀粥,就着野苋菜吃,这才勉强吃饱饭。“但是野苋菜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会拉肚子,我们也只是偶尔吃吃。”汪若海说,“野苋菜不能多吃,我们就到山上采摘野芒果吃,那时吃得我快要酸掉大牙了”,汪若海回忆到。

后来,汪若海在离开海南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在海南工作能得到一天0.2元的补助,汪若海在高兴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对棉花南繁工作的信心。

黎族同胞助南繁

“有一天机会来了,黎族老乡打了一只约100 kg重的野鹿,他们看到我们没有肉吃,就卖鹿肉给我们,把我们馋得个个直流口水。吃过却觉得野鹿肉很硬,大家咬都咬不动,不过我们总算是改善了一下伙食,补充了营养,大家都吃得很开心。”谈起当年的那些“苦”,汪若海满眼都是时光的倒影和无尽的感激。

黎族同胞在生活上给棉花南繁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少帮助,为南繁工作也作出了贡献。“黎族同胞与棉花南繁工作是互利的”,棉花南繁工作给海南带来了大批农业人才还有农业技术,通过棉花南繁工作人员与海南黎族人民的积极互动,黎族同胞的棉花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南繁工作对民族交流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黎族同胞民风淳朴,这给汪若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汪若海和工人在抱本村(系误,抱本村并不属于东方市,抱本村属于乐东县)工作,该村女性大都穿着民族特色服装,有些妇女甚至在脸上纹身,当时吓得汪若海不敢看。“虽然他们纹身很可怕,但是他们却有一颗善良的心”。汪若海说,“我看到有一位妇女蹲在路上很久,以为她是生病了就过去看,结果发现她在捡碎玻璃渣。”原来,黎族人平时都是光脚走路的,为了不让碎玻璃渣伤到人,这位妇女就好心地把碎玻璃渣捡干净了。

随着汪若海和黎族同胞的深入接触,汪若海渐渐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汪若海发现,黎族村寨在房前屋后都种有棉花树,高大繁茂的棉花树不仅能遮阴,还能为他们制作黎锦提供原料。而且他看到棉花树一年四季都能开花,这让汪若海深受启发,他想着能不能利用这种棉花树的花粉和自己带来的棉花种子进行杂交?这个想法得到了黎族同胞的支持,经过他们共同的努力,最终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棉花种子。

棉花南繁四更地

汪若海在海南的棉花南繁工作非常艰苦,经常要经过荒野树林。有一次,汪若海走在树林里突然听到鸡叫声,“我以为前方就是村庄,没想到从头上飞来了一只野鸡,看起来冠又大又红”。

海南岛具有“热带宝岛”之称,植被茂盛,历来被保护得很好,是一片“处女地”。海南的绿色美到让汪若海感叹。但是在当时,植被多的地方虫害就多。“虫害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培育出优质的种子来”。除了利用农药杀虫,汪若海甚至下地手工灭虫。

在海南的1年多时间里,汪若海和南繁工作人员培育了不少棉花种子。由于育种经验还不成熟、东方的温度较低等原因,培育出来的棉花种子并不是很理想。随后,汪若海转战到了湛江。

“广东湛江位于大陆,交通比较方便”,因此这里便成为了汪若海工作的第二站。然而,汪若海在广东湛江的工作并不顺利,湛江的温度更低,更难以繁育出好的棉花种子。没过多久,汪若海又转移到了云南元江棉花试验站,但是这个地方温度偏低,也不宜南繁,之后又考察了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冬季气候温和,很适合棉花的繁育”,但是西双版纳害虫多,棉花种子培育工作也无法进行。

三次的失败让汪若海总结了经验,经过多方面的实践和调查,最后认为南繁工作在海南岛崖城到三亚这一段最为适宜。最后,汪若海再一次来到了海南,这一次他来到了海南崖县崖城镇(今三亚市崖城镇),以此作为棉花南繁地点。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基地从此在崖城发展壮大,崖城建成了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第一个南繁基地。后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又在三亚荔枝沟建立了基地,到21世纪初,三亚大茅棉花南繁基地应运而生。海南棉花南繁为中国棉花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汪若海介绍,大陆现在种的棉花80%以上是海南南繁贡献的。

棉花为海岛添彩

棉花原产地在印度、非洲、澳大利亚、中美洲等热带地区,棉花的祖先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据汪若海介绍,海南该是中国最早引进棉花的地方。

把野生棉一些优良特性转化到栽培棉品种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部分野生棉有着其优良的特性,比如说抗虫、抗旱等,科学家可以利用野生棉这些优良的特性来培育出新的优质棉花种子,从而促进我国棉花的发展。为此,国家农业部拨付专项经费,要求在海南崖城建立一个野生棉种植园。经过建设,崖城野生棉种植园收集了世界上各种野生棉资源,现在的崖城野生棉种植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野生棉种植园。

汪若海已经从中国棉花事业退休多年,对于“搞了一辈子棉花,永生难忘”的他来说,棉花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直到现在,汪若海还心系着我国棉花的发展。他提议在三亚建立一个中国棉花树园,用来传承中国悠久棉花的历史并作为旅游景点。

汪若海说,南繁事业为中国棉花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繁已经成为海南的特色之一,把南繁精神发扬下去,让国内外人民都知道,让子孙后代传承下去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能把黄道婆的棉花历史和棉花南繁联系起来,建立一个中国棉花树园,这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让人们了解棉花的历史,同时也增添了海南的特色。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供稿)

猜你喜欢

南繁试验站中国农科院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中国农科院加强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生猪复养技术要点推出升级版
管理利用好江苏南繁基地的再思考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