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音壁

2015-05-30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花卉市场冬闲经营户

“冬闲”之时别闲着

进入冬季以来,相对于春耕、夏种、秋收,农业生产是处于轻松舒缓的时期,人们常把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冬闲”。 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虽然处在“冬闲”时期,实际上却并没有闲着。他们有的在忙着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有的在忙着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争做新型农民;有的在忙着找信息、取经验、立项目,努力开辟致富道路;有的在忙着搞手工制作、来料加工,不断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有的在忙着排练文艺节目,给乡亲们献上丰富的精神食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的个别农民一进入“冬闲”时节,便真正地闲了下来,并且是闲得非常无聊。有的整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有的热衷于吃吃喝喝,不思进取;有的迷恋于封建迷信,精神颓废;有的参与聚众赌博,陷入泥潭……他们往往被人们称之为“闲农”。

“冬闲”之时的“忙”与“闲”,不但是两种态度、两种情趣、两种追求的问题,两相比较,他们的生活境况也会截然不同。“忙”者则会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迅跑,而“闲”者的生活则会日渐衰落,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希望农民群众在“冬闲”之时别闲着,不要当“闲农”,要变“冬闲”为“冬忙”,充分利用“冬闲”之机学技能、开眼界、拓思路、强素质、增本领。各级组织也要紧扣农民的增收致富愿望,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对比触动、政策驱动等举措,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要想实现增收致富、过上小康日子,就要吃苦耐劳。

时下,2015年的元旦与春节即将到来,正是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家团圆的时刻,他们会从各地带来不同的商情及信息,在这个宝贵的时刻更不能闲着,要多交流,多沟通,共商发家致富的良策,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吉林省通化市 张艳)

让人才“进得来、住得下”

——黔西县积极探索人才公寓建设和使用管理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加快优秀人才集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黔西县积极探索人才公寓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着力解决引进人才入住问题。

人才公寓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原则,由县政府委托县住建局、县房管局统筹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鼓励符合年税收1000万元以上,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50人,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20人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与投资开发。用工规模较大或引进人才较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可提供土地,由用人单位投资建设人才公寓。

人才公寓主要面向引进人才或经认定符合规定条件的来黔投资创业人员,并且其在黔西县内无住房。对高端人才,结合其居住需求可提供租赁型人才公寓,提供产权型人才公寓;对其他人才,通过提供租赁型人才公寓解决其过渡性居住需求。目前,已建成火电厂生活区、青龙煤矿小区、医院职工宿舍楼、教师周转房等一批综合住宅小区及楼宇,解决了全县入驻规模企业和各类引进人才的居住问题。同时,采取将专家楼项目与其它房地产开发项目打捆实施的办法,于2013年3月在里沙大道中段建设的黔西县中心医院职工周转房及专家楼项目中,将10套每套130㎡的住房明确为专家房,价值为2834000元,现主体施工已俊工,正在进行内墙隔断、外装修等工程施工阶段。

下一步,黔西县将根据引进的各类领军人才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情况,拟采取向高端商品房小区团购的方式,逐步解决引进的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目前全县已建成黔龙新城、福临国际等高品质商品房小区及华辰尚都、国盛铭城等高层次商住楼,并正抓紧建设水西半岛、明德新城等一批设施健全、环境优美的高品质住宅小区,且有建成未出售的房屋数套。至2013年底,全县房地产开发面积已达297万㎡,完全能满足全县今后一段时期计划引进人才的住房需求。

(黔西县委组织部 王军)

花市遇冷经营者要善于转型谋变局

在今年“五一节”和“教师节”两个节日,因中央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花卉市场依然如去年一样出现遇冷的现象。在往年的教师节,学生为表达谢意,往往会为老师送一些卡片、鲜花等小礼物。然而,今年教师节期间笔者走访花店了解到,受政策性影响,学校在举办教师节活动时弃用鲜花,而且老师也不再接受鲜花做礼物。鲜花在教师节“失宠”,导致鲜花销量骤降。

生意不好做让经营户感到难坚持

教师节当天,笔者在市区一家钱氏鲜花店里看到,尽管有众多已经插好的花束,但仅有一束写有教师节祝福卡片的鲜花。店主钱姿羽说:“往年教师节到来前一周,鲜切花销量都会有明显上涨。”然而,今年教师节鲜花销量却异常平淡,从8日才有家长打电话预定鲜花,截至10日上午10点,仅订出20份为教师准备的鲜花,“这个销量也就是往年教师节销量的2成左右。”笔者采访了解到,多数鲜花店已经预料到今年教师节鲜花销量的减少,普遍减少了鲜切花的进购量,鲜切花价格也下调2成左右,但多数花店的销量比去年同期普遍减少6成以上。同时,教师节鲜花“失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使用鲜花量的减少甚至绝迹。银雀山路一鲜花店老板郑女士介绍,往年学校庆祝教师节用鲜花占到鲜花总量的6到7成,而今年几乎没有前来预定和购买的,仅教师节鲜花销量大幅减少,她的店就少收入5万多元。

除了节日期间鲜花销量大幅下降之外,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开会不摆花的“新会风”已形成习惯,这也是影响鲜花市场遇冷的主要原因。有花商称宴会及会议用花的销售量与前两年相比下跌了八九成。作为山东先切花卉培育基地的临沂市,市内的多处花卉市场近两年也日益呈现下降趋势。一位花商介绍,目前整个花卉行业利润压得很低,生意仍然不好做,这样下去实在难坚持 。

经营业户要学会转型寻找商机

针对花市遇冷的现象,花卉经营业户不仅要学会寻找商机,而且更要懂得转型谋变局,通过自主培育领跑市场。据笔者了解,在山东临沂市的鲁南和沂州两大花卉市场内,面对花卉市场的不景气,许多花商已经及早做好了准备,改贩销为自种,通过培育鲜切花及其他花卉靠自产自销赚取利润。从前年开始,他们在花卉市场销售火爆时,便放弃了贩卖南方花卉的老路子,转型自己做起了花卉培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非洲菊、玫瑰、蝴蝶兰、风梨以及红豆杉等。一位经营户介绍说,蝴蝶兰是热带花卉,原本生长在南方,为了转型和早谋变局,在花卉市场不景气时有自己繁育的花卉出售,他在几年前就跑到南方学习了蝴蝶兰和红豆杉的培育技术。自主繁育花卉投资比较高,但效益相对也比较高,比贩卖效益要高许多,因为贩卖花卉中间环节多,利润空间就小,而自己繁育花卉,拥有定价权,利润空间也大一些。

当然,花卉经营户在市场遇冷寻找商机和转型谋变局时也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南花北栽的技术难题上,花商不仅需要不断摸索,更需要技术的支撑。有一位花商在自主培育风梨花时,他在投资上毫不含糊,花钱上了净化水设备、美国进口土壤化肥,其花圃的硬件设施比普通花圃多投资15万元。而在培育技术的攻关上,他整整摸索试验了三年,到今年春节前,他培育的几十亩风梨花才全部开花,预计投放市场后,可创造效益近千万元。针对花卉市场遇冷如何寻找商机和转型,有一位颇有经验的花商建议花卉经营户在种植时一定要耐住性子,要熟悉所种花卉的习性,并且要潜心研究花卉市场,如果有条件,可以经常参加各种花卉展,花卉培训班等,因为这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结识一大批花友,从而促进花卉的销售。

薄利或微利才能激活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

对于当前花卉市场上的高中档花卉及节日用花销量大幅下降而言,并不意味着就是花卉产业的灭顶之灾,像蝴蝶兰这种高端花卉,其培育成本不过10多元,除却往年几百元的高价不说,即使像今年每盆卖到30元左右,其利润率也会很高,即使是市场价跌至十几元,对于花卉种植户而言,仍是微利甚至于保本。在团购市场遇冷转身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转型后,再谋求暴利已不可能,薄利乃至微利才能激活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所以说,花卉经营户在转型之后,只有扎根于大众化的消费市场才有活力。因此,针对普通消费市场,不仅应转向于发展种植普通花卉,还应定位于普惠型的价格,如此才能吸引低消费水平的居民购买。而在营销方式上,花卉经营户也应放低“身价”,再不能像过去那样等团购上门,也不要再单纯依靠中间商批发销售,而应主动走进社区、或有一定需求量的学校企业等单位,面向学生和职工销售。

以前花卉经营户多是把精力放在做门等客大宗批发上,现在必须研究市场、研究营销,只有面向普通大众市场,才能推动花卉经营的尽快转型,使花卉产业在阵痛后迎来新的生机。“市场其实是有很大需求的,只要善于营销和转型,与市场的需求接轨,生产的产品终究会销出去的。”一位经营花卉多年、现已发展花卉种植上百亩的花商深有感触地说。他以一改坐等上门团购深入社区等零售市场售卖花卉的成功告诉我们,很多高端消费品其实都有市场需求,只是被公务消费“蒙蔽了眼睛”。对于花卉经营者而言,只有放下“身段”,带着普通消费者需求的花卉深入零售市场,在街头巷尾摆摊经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作用,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别有洞天,而这也是与大众消费市场接轨的必然选择。

(山东省临沂市 卞文志)

猜你喜欢

花卉市场冬闲经营户
“花”式春节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连云港:推动农药经营户健全电子台账 实现农药市场“说得清管得住服务好”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冬闲”变“冬忙”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选购鲜花迎新春
贵州西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与特点分析
义乌市场经营户思想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