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增加高中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

2015-05-30王勇

南北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方法

王勇

【摘    要】学好古诗文,具有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极为丰富和辉煌的文化遗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如同根与树,流与源,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需要学好古诗文。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  趣味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52

古诗文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丝绸、竹简等物,而这些东西要么贵重,要么笨重,所以产生了古诗文。古诗文相对于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学好古诗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态度。那么如何学好古诗文,使古诗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呢?

为了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古诗文,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阅读等环节上巧妙设计,多多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增强课堂趣味性,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诗文的语言特色及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综合素养。但具体怎么做,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才能增加高中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

第一点,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出要学的古诗文。这种方法比较有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一堂课始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准备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当中。在上《赠汪伦》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当时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对做客后离去的李白非常不舍,于是就去送李白,才有了后来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一首家喻户晓的千古佳话。学生一向对这种八卦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就迎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趣味的教学,使学生学得更好,记得更牢,老师教得更轻松。

第二点,让学生多读,从读中体会到古诗文的优美和韵味。古诗文本身是具有韵律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更切身的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受和心情,有句话这样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屈原的《离骚》时,“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    !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内容上有很多拗口的词语,如果不多读的话,根本无法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个好方法,大声朗读还有利于文章诗性美的体现,每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大声地朗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语文教育的泰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但是如果是单纯的读的话学生读了几遍之后就会感到无聊,所以在读的方法上教师也要懂得创新。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朗诵,有感情的朗读,领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让学生不会有疲倦的感觉,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说在讲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凄惨爱情故事时,学生对这种故事应该会很感兴趣,但是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此时教师完全不必进行讲解,因为学生完全能自己通过查找资料和大声反复的朗读来完全解读课文,学生自己读懂的文章记忆能更深刻。

第三点,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古文对于现代人来说毕竟隔了几百年,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待事物的看法肯定都有差别。他们面对的社会跟我们面对的社会肯定不一样,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发达的技术,当时都是农耕时代,他们消遣的方式和我们的也不一样,所以要理解他们的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困难。如果此时教师能够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放点关于当时人们的生活的视频,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起来自然就更有动力。笔者在讲到嵇康时,给学生放了一个竹林七贤的视频,当时本来一个班的学生对语文就没有什么好感,每次上到文言文都是老师和学生的痛,他们不爱听,我上起来也累。结果那一次的课学生上起来可有劲了,两堂课的时间,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整个课堂都鸦雀无声,整个课堂的效果也特别好,之后遇到相关的问题再问学生也记得特别牢。

第四点,结合游戏来进行教学。学生喜欢游戏,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如果我们能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心理,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话剧表演比赛。就像刚才说到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凄惨爱情故事,我们可以来办一个话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文中人物的心情,从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开始,到后来因为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家人的反对,最后被分开。刘兰芝被赶出婆家,哥哥想为妹妹找下家,刘兰芝拒绝,想要找焦仲卿,可是由于焦仲卿的软弱导致两个人无法勇敢的面对外界压力,最后两个人殉情,化作蝴蝶相守在一起。这个故事学生自己演出来,一是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气氛;二是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当时的社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同时可以推荐学生去读西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跟中国这个爱情故事很像。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是由于两大家族的世仇导致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结果却导致两人双双殉情,通过两个爱情话剧的对比让学生在学习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

最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所学的这些古诗文都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文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也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鉴赏一篇古文,其实是一种对美的鉴赏,我们要让学生学得好,就需要让学生明白古诗文最开始是和音乐舞蹈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诗歌才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的。总而言之,学生学习古文,一定要学会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不要担心太多的语言点,知识点,或者说是担心理解能力不够好,只有打开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思维,才能学得更好。笔者一直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使得古诗文教学如鱼得水,学生也乐意接受。所以相信以上的一些建议对其他的教师同仁起到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方法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