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便秘39例临床观察

2015-05-30葛玉杰赵英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便秘帕金森病

葛玉杰 赵英霖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帕金森病便秘的患者7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给予针灸及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率观察组94.87%,对照组4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针药结合;帕金森病;便秘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059-02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with medicine in treating constipat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 78 cases with constipation of PD were chosen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39 case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medicine therapy,and the control group(39 cases) orally given mosapride,three times a day while both last 2 weeks.Th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 in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94.87% of effective rate and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46.15% (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medicine therapy on constipation of PD has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ects without any side effects.

Keywords:Acupuncture-medicine Therapy;Parkinsons Disease;Constipation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除此运动症状(motor symptoms,MS)之外,尚有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多汗、脂溢性皮炎、抑郁焦虑等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NMS可先于运动症状发生,常常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中胃肠功能紊乱所致便秘最常见,国内有报道其发生率>50%[1]。现代医学[2]多采取一般治疗(合理膳食、增加饮水量)、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无特效口服药物治疗。现有治疗存在实施不便、疗效差等弊端。笔者从中医角度阐述并治疗帕金森病便秘,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年龄在60岁以上的河南省中医院脑病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病程超过半年以上,共入选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平均(73.2±4.3)岁,病程为2~4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59~78岁,平均年龄为(71.2±3.9)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3.6±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帕金森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4]中“颤证”的诊断。便秘的中医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便秘的诊断:①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粟,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2.2 排除标准 ①各种帕金森综合征。②消化道本身病变,如肠结核、肿瘤、肠息肉及肛门直肠疾病等,感染、中毒及其他各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消化道不良反应。③在研究期间有可能服用影响结肠动力的药物。④伴随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⑤有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帕金森病的治疗 继续服用原来所用的美多芭、泰舒达、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物等,观察期间均不增加药物剂量,帕金森病症状控制理想者可适当减量。

1.3.2 便秘的治疗 两组均嘱托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食品,保持心情愉悦,忌食辛辣、生冷食物,养成定时排便及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针刺主穴:百会、太溪、风池、天枢、上巨虚、次髎、丰隆、三阴交、太冲。脾肾亏虚型加足三里、关元、跗阳,汤剂用左归丸加减(熟地20g,菟丝子12g,川牛膝15g,龟板胶12g,鹿角胶12g,山药20g,山茱萸18g,枸杞子10g,麦冬12g,玄參10g,甘草6g)。气阴两虚型加太渊、气海,汤剂用黄芪汤合增液汤加减(白术30g,黄芪15g,炒枳实20g,厚朴18g,杏仁12g,陈皮9g,生地20g,玄参8g,麦冬20g,苁蓉30g,生姜3片,大枣2枚)。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捻转补法,余均平补平泻,1次/日,6日后停针1日,期间中药汤剂1剂/日,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疗程2周。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110022,5mg/片),5mg,日3次,口服,疗程2周。研究期间避免服用其他药物。

1.4 疗效评定

1.4.1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便秘的疗效标准评定,显效:大便1日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有效:3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4.2 觀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46.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腹痛,对照组尚出现皮疹、心悸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P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便秘是PD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状[1],常先于运动症状而发生。其病理机制极为复杂,可能为PD本身有多巴胺类神经元的变性或消失,治疗PD的药物亦能使消化道内多巴活化为多巴胺,经羟基化形成去甲肾上腺素,两种因素共同降低结肠的运动,形成便秘。

中医学认为PD属于“颤证”范畴,病在筋脉,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肝肾乙癸同源,水不涵木,肝肾交亏,风木内动,下虚则高摇。若脾胃受损则痰湿内生,土不栽木,亦致风木内动。本病总属本虚标实证,肝肾亏虚为病之本,风、痰为病之标。PD便秘病机更为复杂,多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肠,而临床多见者,不外气阴两虚及肝肾亏虚之类。肝肾亏虚,则阴虚内热,热结肠道,燥屎坚结,糟粕内停,而成便秘。治左归丸加减,方中熟地、菟丝子、龟板胶、川牛膝、山茱萸、枸杞子补肝肾、养精血,为君药;鹿角胶取“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助君药之力补肾之阴,山药补脾胃之气以养后天补先天,共为臣药;加麦冬、玄参之类,滋阴润燥、润肠通便为佐助药;予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或气阴两虚,肠失濡润,而成便秘。治以黄芪汤合增液汤加减,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润肠通便,加白术以增补气之功,共为君药;陈皮理气,枳实、厚朴之类调理气机,使补而不滞,苁蓉取“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共为臣药;生地、玄参、麦冬之属,增液行舟,用为佐药;并用姜枣和胃为使。故滋阴润燥、润肠通便和益气养阴、增液行舟为帕金森病便秘的基本治法。

针刺治疗胃肠道疾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刺主穴中,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之上,为三阳五会,且督脉起于胞中,行经肛门处,且《灵枢·始终》篇中云“病在下者高取之”,为治病之要穴;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今肾精亏虚,则取太溪滋补肾阴;三阴交隶属足太阴脾经,为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穴,可调血祛风,健脾养阴;风池属足少阳胆经,肝胆为风木之脏,风池内外风皆祛;天枢、上巨虚、丰隆属足阳明胃经,天枢为大肠募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丰隆为胃之络穴,三穴共用,调肠通便;另次髎局部取穴,诸穴共奏填精补髓、育阴熄风、润肠通便、增液行舟之效,治疗便秘。太冲为足厥阴之原,行气之要穴,条畅气机以促进肠蠕动,助诸主穴之功也。现代研究指出[6],针刺可改善肠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功能,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本研究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帕金森病便秘。并通过结合临床辨证分型,配合中药汤剂,标本兼顾,补泻并施,以达通导之效。针刺结合汤剂治疗帕金森病便秘,从其基本病因病机着手,能够兼治震颤,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的思想。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较好,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便于接受,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昌文,杨柏林. 莫沙比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便秘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2006,10:1023-1024.

[2]梁艳,丁曙晴,赵杨,等. 帕金森病便秘的诊治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1:133-135.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氏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4]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489-49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6]丁曙晴,丁义江,季新涛,等. 针刺对便秘模型大鼠PGP9.5表达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21:2184-2187.

(收稿日期:2015.07.28)

猜你喜欢

便秘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从虚、瘀、风论治帕金森病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大黄附子汤治疗犊牛便秘研究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