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

2015-05-30冯敏

经济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税收筹划防范风险

冯敏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大多企业都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税收筹划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纳税负担,特别是在企业初期或者急需周转资金的时候,有效的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这时税收筹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税收筹划跟财务管理的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基本观念一样。企业税收筹划的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更大程度地控制风险,提高税收筹划的成功率并使公司增加收益,就得先了解这些风险的构成和相应的控制方法。文章以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一般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及其相应的原因,并对此提出防范建议。以期能帮助企业在税收筹划中降低风险,减少税负负担,增加企业的节税效应,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企业 税收筹划 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165-02

税收筹划的出现,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国家都好处良多,值得推广。但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同时,因为行业大背景、政策变动、从业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公司的税收筹划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公司应该引起重视。本文将从行业、政策、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分析其对公司税收筹划的影响,以及一些防范措施。以期能为降低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做一点贡献。

对于税收筹划的定义,不一而足。有著名学者盖地曾对税收筹划进行过权威的定义,也有我国的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在编写《税务代理实务》一书时把税收筹划明确定义为:是指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企业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行或委托代理人,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安排和策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这样就必然导致了企业资金的流出,而大多企业一般都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这样企业必然就会想方设法免缴、少缴或缓缴税款来减缓企业税负压力。在这种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既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减少资金的流出,又要满足法律法规执法人员的监督,税收筹划便应运而生。

在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特点下,企业又要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必然会利用各种方法减少税务负担,目前看来企业可利用的减少企业税务负担有逃税、避税和节税等三种方式。

一、税收筹划的特点:合法性、择优性、整体性

征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条件的公民和企业都应该依法向国家交税。因此税收筹划首先就是需要保持合法性,必须以相关税法等政策为基础进行筹划。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在形式上,它必须有法可依;在实行中,还需要顺应国家的立法意图。

税收筹划必须要以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会计信息为依据,而法律法规的相关税制要素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会略有差异。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很大的选择的空间,企业筹划人员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必然会选择税负最轻或者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更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税负负担。

企业的税收筹划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应综合考虑,也就是说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一种税种或者某一纳税环节的税赋最低,而应该将整体进行考虑,做到整体税负最轻。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得考虑成本——效益。总体税赋的轻重不是选择的决定性标准。在多种选择之下,企业应该选择总体收益(节税效应减去节税成本)最大化而非整体税负最轻。

税收筹划的法律基础是税法,因此要想设计一个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就须得从税法着手,选择最佳方案,或者是改变企业的现行结构或经营方式,以此迎合税法的某些优惠以达到最佳节税。

税法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会有不同的政策,每个行业涉及的税基税种都会有所差异。因此从税法出发,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此种行业的相关的税法规定。可以从生产经营、筹资活动、融资活动等经营环节出发,根据本企业的风险偏好当前的企业目标,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税负较轻甚至免税的方式;还可以从纳税本身出发,充分利用本公司涉及的税种的特点,以成本——效益为标杆进行筹划。

如果从公司角度出发,须得了解相邻行业与本行业税法规定的差异,相邻地区税法的不同,或者是本行业不同的经营环节涉及的活动方案的不同税法的差异。可以微调自己的生产经营模式或者组织结构以适应税法的相应减免税条件、各种税收优惠或者延期缴纳税款的规定和抵扣条件与退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增加企业的节税效应。

二、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原因

税收筹划风险是指筹划主体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某些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导致筹划失败,导致可能损害企业的相关利益。因为税收筹划须在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因而税收筹划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加上税收法规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从而使税收筹划蕴含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风险导致利益实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产生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和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

1.经营损益风险。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会选择适用相应的税收法律法规,一旦选择后在一定期间内是保持不变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要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了变化,就极有可能不再满足原先选择的法律法规,致使税收筹划的目标无法实现,或者使企业的税收负担比筹划之前更重,甚至可能因此出现的不合理或者违法的行为,使企业受到惩罚。如:某A企业是生产经营期达到15年电子产品生产型外商企业,可以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生产经营期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企业可享受“免二减三”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但兼营非生产型业务并达50%以上的企业不允许享受这类优惠)。某A企业已经享受了4年的“免二减三”优惠,但是因为现今电子产品行业竞争剧烈,而咨询类服务市场需求较大,利润空间也较客观,并且公司有能力进行此种服务的开发,从长期看来有利于公司的转型和长足发展,因此高层于前两年已决定慢慢向咨询类服务转型,直至今年咨询类的营业收入已经占整个企业的59%,因此,虽然A企业满足10年生产经营期也是生产型外商企业,但却不再满足“免二减三”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果企业税收筹划人员未意识到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变化与之前税收筹划方案的关联,依旧选择“免二减三”,那么在税务所报税的时候将不会通过,将会给企业带来偷漏税的风险。

2.投资扭曲风险。投资扭曲风险是指因政府征税而被迫改变原先投资行为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这是由于税制的不中立性造成的。但是根据税法立税意图,税制最大的原则应该是中立性,也就是企业的投资方案不是仅因课税而发生改变。事实上,因为有课税的存在,或者是因为税收政策的改变,企业为了满足税法要求的条件,从而调整自己的投资计划或者投资行为。大多时候企业都会因此而被迫放弃最优投资方案选择次优,使企业无法快速地增加收益甚至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一般情况而言税制的非中立性增加,投资扭曲风险也会增加,相应地扭曲成本也会直线增加。而且有时纳税人对税法相关政策的理解不正确,也会错误地调整投资行为去迎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执法条件,造成投资扭曲风险增加。

3.税务行政执法偏差风险。税法的条文规定并不是一板一眼的,它们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时执法机关就具有相应的自由裁量权。而作为合法的税收筹划和不满足立法意图的避税行为界限模糊,因此在某些边缘情况下,执法人员的判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执法机关的从业人员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判断是否合法就具有一定给的不确定性。就会造成本来合法的税收筹划因为执法不规范等原因而失败,让企业承担偷逃漏税的风险,无法完成税收筹划目标,却可能因为这些所谓的“不合理”或“违法”而受到相应的惩罚。亦或是本来是违法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执法人员的疏忽或者是某一执法人员的不专业,没有发现这种违法行为,会让企业默认这样做是合法的,从而为以后企业的税收筹划埋下隐患。

4.行业环境变动的风险。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就可能导致之前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不再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优惠等政策而失败,使企业无法享受减免税负负担的同时,还可能担上违法违规的风险。

5.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等都不存在问题,才能够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和有效的数据支持,方能保证税收筹划的顺利进行。

6.政策理解缺陷和政策变动风险。企业税收筹划和故意偷逃漏税等违法行为不同,成功的税收筹划必须满足合法性。而合法性的不确定性或者难以判断性就造成了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分为政策理解性缺陷和政策变动风险。税收筹划所依据的《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都是明文规定的,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政策的差异和每个人理解和把握的尺度的差异,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税收筹划包含企业的各个项目和内容,涉及企业的经营、投资、融资等各个环节,并且是对企业的相应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事前计划,因此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以备在生产经营管理预测错误或者发生变化的时候,能迅速改变以满足相关的税收筹划要求。同时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还需要保持系统性,不仅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成本、利润等因素的影响,还要从税基、税率等角度出发,只有考虑了各种因素和角度的利弊才会为企业设计出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如果方案所依据的基础资料、投资方向等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而方案没有及时随之进行改变,或者方案缺乏灵活性筹划人员无法对此变化为方案做出调整,就会影响方案的成功。

三、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层重视,增强全体职工企业风险意识。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认识到成功的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那税金额,实现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为了企业更良好持久地发展,企业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可以聘请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建立适当的税收筹划的部门也或者仅仅是聘用高级的专业税务人员作为公司长期的税收筹划的顾问。而且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利益,而不顾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也必须以遵纪守法为基础,有效利用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其次,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

2.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有效利用政策优惠合理筹划税基。税收筹划的基础就是我国2008年开始实行的《新税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因此要想让企业合理的减少应纳税额同时规避税收筹划风险,那就必须要对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解和熟悉。国家为了促进某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设立了减税、免税等各种优惠政策,企业应该及时地抓住这些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迅速占领市场,快速地成长,同时也就帮助国家实现这些经济目标。企业还可以在不违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资金、货物、管理费用等成本的相关转移实现利润的相应转移来减小税基,从而减少企业应纳税额,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3.搞好企税关系,增强税务行政执法的理解。企业税收筹划目的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一致,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初步要求就是实现节税,而节税的成功与否依赖税务机关的认可,只有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得到了当地税务机关的认可,税收筹划方案才会转变为企业的实际利益。

4.树立系统观念,提高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税收筹划小组之后,还需要培养小组成员们系统的税收筹划方案的观念,时刻保持全局观的思维,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和相关政策为导向,综合考虑节税效益与税务成本和综合成本,并需要长短利益结合,充分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要增加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在国家相关税制等政策和内外环境发生变动后,执业人员能迅速对此做出调整,全面把握相关变化,对方案进行二次审查和评估,必要的时候可以更新内容,利用相关分散风险的办法进行趋利避害,并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利益不会流失。

参考文献:

[1] 安然,周志波,石爱璇.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4(2)

[2] 宋子涛.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防范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2)

[3] 程功俊.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2(7)

[4] 徐冕.浅析税收筹划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4(22)

[5] 祁纪.基于企业视角下的税收筹划研究[J].时代金融,2014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社会福利院 浙江绍兴 312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税收筹划防范风险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SQL注入防护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