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武术之乡——佛山

2015-05-30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龙形基利黄飞鸿

“佛山”之名的由来

佛山,简称禅,是广东省的省直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三角腹地,东接广州,南邻中山、江门,西靠肇庆、云浮,是历史上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

佛山的古称是季华乡,它与佛结缘,有着两段历史故事。东晋年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崇文尚武的佛山人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的武术之乡。佛山人崇文尚武,是广府文化的重要代表,可谓: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商埠。

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东方古国的大门时,佛山亦是历经百年离乱、百年求索、百年抗争,崇文尚武的精神让佛山人始终挺直脊梁。

明清开始,佛山就活跃着非常多的外国人,近代更是如此。然而佛山人在抗争地同时,也认识到了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借助地利积极吸收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19世纪末的佛山,存在着传统的孔孟之道,也有根深蒂固的佛教思想,伴随着洋人的脚步,西方的基督教随着基督医院的建立也在佛山传播开来,而留洋的佛山子弟们,还带回了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在多种思想的熏陶下,去芜存菁,佛山人在反封建斗争中涌现出不少精英人士。在中国历史上,佛山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始终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宝贵性格。

而佛山人习武之风,也在鸦片战争前后,从秘密到公开,愈演愈烈。各家子弟拜师于各路拳法,勤加练习、钻研,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以至于后来流传到海外的 “KONGFU”一词,就是广东人对武术称为“功夫”的译音,可见粤人传武影响之广泛。到民国初年,因“东亚病夫”之辱,国人的习武热情空前高涨,当时孙中山曾邀名武师蔡桂勤到大元帅府任自己的武术教师,民国10年(1921年),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向武术家林世荣颁发银质奖章,民间练武之风更盛。在这一期间,佛山及广东各地成立的武馆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世,佛山精武体育会、两广国术馆等武术组织,成为当时的主要代表。

佛山的武术流派

提起佛山功夫,大家想起的往往都是以叶问、李小龙为代表的咏春,事实上除了叶问一脉的咏春,佛山还有蔡李佛拳、龙形拳、洪拳等拳术武馆林立,蜚声国内外,这些拳法的传播与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是分不开的。

蔡李佛拳,发声大吼以助力。它套路繁多,内容丰富,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灵活而稳健。1839-1840年间,林则徐“禁烟”时期,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义不容辞协助林则徐训练义勇水师。鸦片战争爆发时,他毅然率领众弟子投入广州虎门水师衙门麾下,英勇抗击外来侵略。陈享始终抱着“以武强族”的信念,积极宣扬“吾技进可御外侮、退则强身健魄”的主张。

龙形拳拳如其名,拳功腿功皆模仿龙形,动作轻灵奇巧。其起源,有19世纪末期由惠州汝湖人林耀桂首创与惠东人林和拜师福建南少林和尚黄连矫习得两种说法。两脉传人在传播龙形拳上,都做出过杰出贡献。林耀桂曾打败来自俄国的重量级世界拳王,风头一时无两,被誉为“东江老虎”。而林合一脉的传人林国财老先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龙形拳,独闯敌人阵地,遭遇十几个美军,身负重伤,不辱使命,光荣完成任务,被誉为“孤胆英雄”。

洪拳是南拳中最负盛名、门徒最多却又命途多舛的一家。它拳势威猛,刚劲有力,其门人在清初反清复明与清末对抗西方侵略者都活跃在第一线,因此也成为了重要打击目标,佛山的少林洪拳一度频于失传的困境,老拳师多以抱拳自叹。在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开幕之后,一股推广黄飞鸿拳术,弘扬少林洪拳的热潮正在复兴。

佛山,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武术名城,以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独特的风情,书写着一代又一代的武术传奇。从佛山走出的知名武者,不仅名满九州四海,也让更多人认识了武术、认识了佛山。

武林中的那些轶事

黄飞鸿与陈华顺的较量

一天,黄飞鸿带着两个徒弟想找梁赞比武,当时比赛的规矩是首先比桥手。梁赞师傅让自己的徒弟陈华顺代师比武压桥,陈华顺使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黄飞鸿桥手压倒,接下来比手法时,陈华顺又以内廉穿心掌、双飞蝴蝶掌打败黄飞鸿的罗汉十八掌之铁闸关门。之后,陈华顺又以六点半棍伏黄飞鸿的八卦棍。这次比武之后,陈华顺声名大振。

蔡李佛拳陈享

当年在金山大埠有个叫基利士的恶霸欺凌华侨,当地政府也无视华侨利益,不闻不问。华侨们以当地中国公馆的名义聘请陈享去主持公道。陈享到了金山大埠先与基利士谈判,但基利士自以为天下无敌,提出公开比武。于是二人签下生死文书。比武中,李享以蔡李佛拳中一招“骑龙扛掌”打败基利士,使他输得心服口服。而中华武术更加威震海外,当地再无人敢欺凌华侨。

李小龙与咏春

李小龙早年拜师于叶问门下学习咏春。某次下午,叶问外出饮茶未返,李小龙先到,便对陆续到场的师兄弟说,师父今天有事不教功夫,师兄弟们都信以为真,相继离去。而当天,就只有李小龙一个人对着叶问练习。虽然这则谎言事后被揭发了,但是李小龙为了学功夫,努力争取亲近师父的心却是诚挚百加的。

猜你喜欢

龙形基利黄飞鸿
广东省东江龙形拳源流历史发展研究
浅谈龙形图案的演变以及在服饰中的应用
小酷龙大冒险(第3集)
龙形觥的历史发展及其纹饰分析
黄飞鸿电影神化了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