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

2015-05-30田丽娟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24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东北地区

田丽娟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大豆栽培区。本文根据东北大豆栽培的特征,对东北大豆的高产栽培进行研究,从选种、种子处理、土地整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大豆高产栽培方法的分析,为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地区;春大豆;高产栽培

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较广,在全国各地区均有栽培。其中,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其主要生产一年一熟的春大豆,主要分布的区域为辽河流域及松花江的平原地区。本文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因素等对东北大豆的高产栽培进行研究,对东北大豆实现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大豆选种

结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大豆种植规划进行考虑,应选择生育期合适、抗逆性强、抗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种子。

二、 种子处理

(一) 种子选取

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豆的生长情况。应选取籽粒饱满、不含虫害与杂质的种子。大豆选种的一般质量标准为:种子水分低于13%,发芽率在95%以上,净度与种子纯度均在98%以上。

(二) 药剂处理

温度低且气候干旱的时期,可采用药剂包衣对种子进行处理,从而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采用35%多克福種衣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根腐病。虫害较严重的区域,采取含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新开垦的土地,可将2千克菌籽溶入2.5千克的水中,将得到的溶液和50千克大豆种子搅拌接种根瘤菌。

三、 土地整理

选择合理的土地整理方式,避免在春旱严重时进行动土。如果土壤干旱且温度较高,可合理增加覆土的厚度或进行适当的深播,然后再进行出苗前部分覆土的耢除等。针对极度干旱的地块,可直接播种于原垄沟中,等破垄后再覆土起垄。

四、 大豆播种

(一) 选择播期

选择合适的播种日期,抢墒造墒播种,使豆苗得到保全。对于底墒较好的地块,应在地温回升的时候,利用早春“返浆水”抢墒播种。在5厘米耕层地温恒定在5至8℃、土壤含水量在20%至22%之间时可进行播种,东北春大豆选择4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进行播种比较合适。

(二) 播种方法

东北大豆的栽培一般采用“垄三”法,该方法相比于条播可实现约15%的增产。播种的具体步骤为:春季采用“垄三”耕播机进行起垄,对垄沟及垄底各深松一次。分层对垄体进行施肥,底肥深度在8至16厘米之间,在起垄深松的时候进行。种肥深度为5至7厘米,在播种时进行施加。使用“垄三”耕播机进行播种,将种子播种于垄体两侧,播种的深度为3至5厘米,双条距离为12厘米。需进行连续地播种,避免土壤散失水分情况的发生,此外,东北大豆种植的密度以每公顷18万至27万株为宜。

播种质量的相关要求有:种子和肥料不直接接触,均匀播种,避免漏播、重播及断条,播种后应及时进行固定压条,并且加强田间管理,对于严重失墒的地块,应采取补墒处理。如果地块出现坏种、芽干等情况,应对其进行坐水补种。在出苗之后,如果地块出现缺苗、断苗或病虫害,则应进行早熟品种的播种,且采用药剂进行虫害治理。

五、 加强田间管理

(一) 合理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结合测土结果,按照科学比例配制各种元素进行施肥。可以采用秸秆还田、施用缓释氮肥或者分期施用氮肥。结合土壤中钾元素的含量适当增加钾肥的施加,并合理施加镁肥,提倡多施用农家肥。在开花初期和结荚期可结合豆苗的生长情况施加叶面肥。

(二) 及时除草

大豆田间除草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适当轮作。凭借和其他作物轮作,减少杂草的危害。第二、中耕培土。可与铲地、施药、追肥一同进行,一般进行3次。第三、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可采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进行大豆苗前封闭除草,采用精喹禾灵、烯禾啶等药剂进行苗后茎叶除草。

(三) 排水防涝

在雨后应采用挖沟排水及机械排水等措施,使田间的积水与耕层的积水尽快被排出。排水完成后应进行植株的整理,加强病虫害及杂草的治理,减少自然灾害。

(四) 病虫害防治

东北大豆主要的病虫害有灰斑病、霜霉病以及根腐病等。灰斑病的防治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1.5 kg/公顷或40%多菌灵1.5 kg/公顷进行喷雾,喷洒2次,时间间隔为7至10 小时。霜霉病的防治,在大豆发病初期以及降水之后进行施药,可采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大豆根腐病的防治,应防止在发病地块进行大豆的种植,种子在播种前应晾晒1至2天,采用35%多克福种衣剂进行拌种。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应使用20%杀灭菊酯乳剂65mL/667m2加水稀释1至2倍喷雾或采用2.5%溴氰菊酯30mL/667m2或20%杀灭菊酯乳65mL/667m2加水稀释1至2倍喷雾,成虫的治理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熏蒸。

(五) 及时收获

等大豆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应在大豆黄熟期进行人工收割,收割后进行晾晒。在大豆完熟时进行机械收获,使用机械直接收割。在收获的过程中应注意田间的保护,以及降低收割的综合损失。

结语:

总之,本文对东北大豆栽培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大豆的栽培必须在选种、处理种子、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均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才能有效实现大豆的高产,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15560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