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风险评估在电力生产作业的管控研究

2015-05-30李聪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1期
关键词:电力生产应用

李聪

摘 要:该文阐述了作业风险评估的PES法、基本流程,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风险和持续风险评估对管控汕尾电力系统主网、配网生产作业风险的显著成效,表明作业风险评估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指出思考风险评估应用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电力生产 基准风险评估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 应用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02-02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作业风险评估是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自南方电网公司推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来,汕尾电力系统在生产作业危害辨识、风险值的评估落实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风险管控取得一定的成效。

1 作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背景

电力系统内曾经发生过多起人身伤亡事故、误操作事故、人为责任事件等,这些都与生产中未能有效管控各作业步骤的风险,风险失控所致。而以往“救火式”的停工整顿、安全大整改等措施,虽然能暂时遏制事故事件再次发生,但非长治久安良策。为此,以“基于风险”为核心的作业风险评估方法逐步被电力系统所接受。

2 作业风险PES评估方法解说

作业风险评估采用“PES法”对作业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主要考虑3个因素:后果、暴露和可能性。后果(S):危害造成事故几率最多的结果;暴露(E):危害引发最可能后果的事故序列中第一个意外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P):形成事故序列导致结果的概率。

风险评估公式:风险值=后果(S)×暴露(E)×可能性(P)。

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险值,风险等级可分为“特高”“高”“中”“低”“可接受”,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通过组织班组人员共同讨论,对电力生产现场检修、抢修、试验、检验、消缺、维护、安装、调试、验收、巡视、倒闸操作等工作过程进行步骤分解,识别每个步骤的危害因素、对应的风险名称、产生条件、可能导致的后果等,在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评估其风险值,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控。

3 作业风险评估的应用

汕尾电力系统结合实际本地化修编了《作业风险评估应用指引手册》,用于指导班组人员,通过预先识别各类危险因素,按“四分管控原则”细化评估流程,分层、分专业去消除、控制这些冰山下的危险点,保障了作业安全,形成一套适合各个工种、各种工作任务的作业风险评估实践库。

3.1 基准风险评估

3.1.1 评估应用流程

由设备部根据年度计划启动基准风险评估工作→由变电所、输电所、区局等相关单位开展区域内部、外部作业风险评估形成本部门的作业风险概述并上报→落实培训、大修、技改、特巡、任务观察等手段,有效管控日常作业风险→由设备部汇总、监督措施的执行,完成基准风险概述公布。

3.1.2 基准风险评估的有效应用

(1)500 kV茅湖变电站依据作业风险评估应用指引,对变电站运行管理涉及的36项作业任务进行关键任务识别及风险评估工作。首先,通过识别出“主变倒闸操作”“安稳装置倒闸操作”等7项道闸操作任务为关键任务。依据关键任务管理要求,上述作业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均需要严格执行操作票方可作业。其次,通过对36项作业任务过程可能面临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得出159项低风险,24项中风险,其中中风险包括各类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作业、误操作等,这都有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和负荷损失。依据风险评估要求,变电运维班组针对中等风险作业过程重新制定控制措施,通过评估新控制措施的合理性、经济性,决定采取该新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这是变电专业通过关键任务分析、作业风险评估,系统的辨识电力生产作业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

红海湾区局配电运维班依据作业风险评估应用指引,对管辖的运维范围涉及的25项作业任务进行关键任务识别及风险评估工作。首先,通过识别出“10 kV停电更换针式绝缘子”“拆除杆塔上鸟巢”“红外线测温”等4项道闸操作任务为关键任务。依据关键任务管理要求,上述作业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均需要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方可作业。其次,通过对25项作业任务过程可能面临的154项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得出146项低风险,8项中风险,其中中风险包括“线路操作过程中停错电”“修剪树木过程触电”“驾车期间接打电话”等。依据风险评估要求,配电运维班对中等风险作业过程重新制定包括“包括采用配电操作五防装置新技术、采用绝缘长柄修剪工具、兼职司机安全经验交流”等有效又经济的控制措施,并明确措施的责任人进行闭环管理,最终有效地降低了配网作业中的风险。

3.2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

3.2.1 评估应用流程

当人员较大变动,作业量大幅增加,设施、环境发生变化,作业方法发生变化,发生事故、事件后,新技术实施等情况出现时,由生产部门根据触发条件开展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设备部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统计、通报→措施落实后,根据效果修订基准风险库。

3.2.2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有效应用

红海湾区局配电班通过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发现“10 kV捷胜线设备风险评估结果为异常结果”,主要危害为“10 kV捷胜线的#9、#27、#35、#39杆存在严重缺陷”,配网运维班组织核查“10 kV捷胜线单线图”及现场,评估设备环境及可能影响范围,经评估得出该类风险无法通过管理措施消除,需将10 kV捷胜线存在严重缺陷的#9、#27、#35、#39杆更换为聚胺脂复合电杆及配套的金具绝缘子,因此立即填写“2015年修理试验计划”及“2015年成本投资预算”,上报大修技改项目进行解决。同时制定“班组日常退维策略”,2015年10月28日配网运维班现场检查确认相关要求已落实。委托施工单位一同完成了电杆的设计、施工,最终消除该类风险。

3.3 持续风险评估

班组通过安全区代表检查、日常巡查、大检查、督查、审核、任务观察、班前班后会等方式管控运行中持续存在的风险,按评估结果随时完善工作方案或作业表单中的控制措施,认真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卡要求,逐步提高运维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持续的风险评估经分类细化后主要用于:属于设备、设施、工器具的风险问题作为年度检修、技改和费用项目申报的来源和依据;属于人员行为的风险问题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来源,指导培训计划的制定;指导任务观察重点计划、安技劳保措施计划的制定;指导人身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回顾和更新;作为事故事件调查的输入之一。

4 作业风险管控改进方向及思考

电力系统作业风险管控水平日渐成熟,但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首先是如何实现作业风险评估由经验型防御向智能型防御转变的问题,笔者的设想是建立三大风险整体评估、统一防控的风险联动管控机制,优化基于电网风险的设备运维策略,深化多班组复杂环境复杂工序的作业风险评估及防控,严防作业不当扩大为电网、设备事故。其次是作业风险评估缺乏一个方便跟踪闭环的网络化载体,笔者的设想是在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开通作业风险评估平台,利用信息系统固化评估应用的流程,实现评估表单网络传递,简化跟踪闭环的工序。

5 结语

通过以汕尾电力系统在主网、配网作业风险评估应用的思路、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作为实际案例,综合阐述作业风险评估在电力系统全面应用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员工对危害识别与隐患事前控制的理解,有利于指导电力企业消除作业中的各类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管理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 胡建宁.供电企业PES作业风险评估法的应用改进[J].机电信息,2015(30):176-177.

猜你喜欢

电力生产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煤中水分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性
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电力营销工作的思考
供电企业电力技术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探讨
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