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可以把整颗心抛进江水中

2015-05-30围子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15年4期
关键词:宜城开平碉楼

围子

有时候会突然想起童年时的某一处楼宇,某一个街角,某一个地摊上的小食,然后抑制不住一种温热的情绪,恨不得马上穿上衣服就去看看它现在的样子。站在曾经熟悉的地点,却全然不见当年的景色,恍惚忘记今夕何夕,只知道这时间融进了城市的血脉,又缓缓烙印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带着从小到大生存的环境在自己身上烙下的深深印记,以步伐为半径,慢慢远离最初生活的地方,可万水千山走遍,那一份与家有关的柔软似乎只与那个最初的“城”有关,那“城”也许是似锦都市,也许是村镇乡野,但只有那一方土地是“我的城”。

文/蒋一初

浪拍江堤风柔心

我讨厌别人问过我的家乡后一脸茫然的表情,我从来都是草草敷衍,然后思绪飘到了令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我是安庆人。安庆也叫宜城,宜山宜水更宜人。

安庆很小,黄梅戏把小城描绘成温暖、细腻的模样。我从来不喜欢戏剧,听着听着就想睡觉。我在这座小城里生活了18年,总能被黄梅戏包围。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早晨等公交车的时候就能听到对面黄梅戏校的学生们在练声,我也见过他们练形体,他们可以把身体折来折去,汗水过后尽是对黄梅戏的热爱。

高中同学总是很羡慕地问我,长江边是不是特别好玩。那种感觉不是好玩,而是享受。晚十点钟那里有放不尽的烟花和戏子依依呀呀的婉转声音。那时候的江涛拍打着堤岸,像是在诉说长江不老的心事。倚靠着长江的宜城像个较弱温婉的女子,江水年复一年滋润着宜城,哪里都是一片生机。我可以把整颗心抛进江水中,它仍可以鲜活地跳动,因为这江水早与我融为了一体。

长江边那一阵阵的风就算刮得再猛烈,我也觉得是甜的。还有那江水,在每一个轮回中涨涨跌跌,我觉得那便是安庆的脉搏。

时光不与开平老

文/沈依色

这是一座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城,安静地偏居岭南一隅。在外求学,每次同学问起我的家乡,我会说是广东开平,然后会补充一句,就是碉楼之乡,拍《让子弹飞》的那个地方。同学就会惊呼,那是个好地方啊,好想逛逛黄四郎的碉楼……

小时候我并不觉得这些建筑有多么的特别,等它被世人所知的时候,我才惊觉原来美丽的风景并非在远处,而是近在眼前,它们悄无声息地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开平没有高耸的摩天大厦,没有纵横交错的地铁,没有四通八达的天桥,出行只靠公交、单车,或者轰隆隆的摩托车。

二十多年前,马路上的汽车还很少,遍地是自行车,永久牌自行车是最常见的。小时候妈妈经常用单车接送我上下学,我坐在单车上摇晃着小腿,哼着老师新教的儿歌。微风轻抚,路边的凤凰花盛开,鲜艳如火,清脆悦耳的自行车铃声会沿着回家的路一路倾泻。

十几年前,小巷、桥头、街边都有“露天理发店”,理发师是精神矍铄的老大爷,旧椅子、旧帆布、镜子、剃刀、梳子、剪刀、手推刀和装肥皂水用的小杯子,旁边还有一个颇有年代的热水壶,这就是老人家所有的理发家当。

童年时还有很多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修鞋、打铁、补锅……如今却已经不多见了,这些行当渐渐淹没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

“长大后想重温儿时的记忆,却已经无处可寻了。”闺蜜感慨道。

我点点头,心里无由来地伤感。

这座城市赋予了我很多美丽的东西,梦想、自信、自尊、坚持、热情。不管日后身在何处,这儿永远是我朝思暮想、无比眷恋的地方,此心安处是吾乡。

猜你喜欢

宜城开平碉楼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乡思
GHOSTS OF GUANLAN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古镇开平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宜城板桥风电场入网电能质量测试及谐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