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鞍与马镫

2015-05-30渐淅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骑乘马背上大帝

渐淅

在整个冷兵器战争时代,最具冲击力和威慑力的兵种,当然非骑兵莫属,当整齐列阵的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敌阵时,很难有人不被吓得魂飞魄散。不过,骑兵的威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没有两样关键的马具之前,骑兵几乎无法在战场上发挥战力:什么马具这么重要?嘿嘿,就是马鞍和马镫啦!

可怜的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是历史上第一位以骑兵出名的军事家。早在2300多年前,这位年轻的马其顿统帅便率领着精锐骑兵所向披靡,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

且慢!

虽然军迷们对亚历山大的传奇耳熟能详,但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误会,那就是——亚历山大的骑兵并没有那么凶猛!在真实的历史上,亚历山大的骑兵一般是这样作战的。他们骑着战马快速赶往前线,到达战场后立即下马步行作战。或者,他们干脆不直接参战,只利用速度对敌人进行迂回骚扰,最多投两根标枪就跑。

别误会,并不是亚历山大的骑兵不中用,而是在那个时代,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好用的骑兵……

坐不稳和站不牢

早期的骑兵为什么威力全无?

最初,人类驯服马匹供自己骑乘,但马背又不像椅子,想要坐稳可没那么简单。圆滚滚、光溜溜的马背不知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他们想到用厚厚的毛毡、麻布等东西铺在马背上,增加自己的屁股与马背之间的摩擦力,好歹算是稍微坐稳当了一点点。可是,一旦马儿飞奔起来,前仰后合那是免不了的……

更要命的是,骑士坐在马背上,双脚离地悬空,没着没落,这滋味不仅不好受,而且还会导致骑士在马背上根本无法发力,别说舞刀弄剑、开弓放箭了,就是甩个鞭子都吃力得要命。这样的骑兵,恐怕一点也不帅不酷吧?

高桥马鞍何时出现

要想让骑兵真正发挥速度优势,体现冲锋打仗的独特实力,就必须解决坐不稳和站不牢的问题。

如果当年的亚历山大大帝继续向东方挺进,他也许会遇到梦寐以求的一种马具——高桥马鞍。在几乎与他同时期的匈奴骑兵中,这种巧妙的马具可能已经出现了。高桥马鞍呈月牙形,前后高高翘起,这样就限制了人体前后摇摆的幅度,大大增强了骑乘的稳定性。

几百年后,当匈奴人被汉朝骑兵向西驱逐,进人罗马帝国境内后,罗马人对高桥马鞍如获至宝。在最初与匈奴骑兵的作战中,没有马鞍的罗马骑兵经常被战马颠得七荤八素,动不动便摔落下来,很是没有面子。后来,他们将匈奴人的高桥马鞍引进仿制,好歹算是进入了骑兵的“现代化时代”。

几乎就是在这一时期,欧洲人还发现了匈奴骑兵的另一样“法宝”,这件“法宝”比马鞍更为关键,是一种被后来的学者称为“将欧洲带人封建时代”的伟大发明,直接解决了骑兵在马上站不稳的难题。

这就是马镫。

改查历史的发明

马镫有这么厉害?那当然,别小看这两个小小的半圆形铁环,没有它们,即便骑士坐在马鞍上,也没有任何可能去从事复杂的作战活动。马镫赋予了骑兵不一样的内涵,成就了这种超级兵种1000年以上的霸主地位!

马镫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的?这是一个历史之谜。早在1920年,很多学者都认为,在公元1~2世纪的时候,亚洲大陆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已经开始使用马镫了。这么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记载那一时期的伟大历史典籍《史记》《汉书》中,就有关于匈奴骑兵和汉朝骑兵往来冲杀的描述。要知道,如果没有马镫,那种千里奔袭、马上作战的情形是根本不可能的。

遗憾的是,考古学家至今没有发现确凿的考古证据来表明马镫在汉代是否就已出现。最早被发现的马镫,是在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人墓葬中,时间是在公元415年。不过,马镫是中国的发明,这几乎已经成为全世界学者的共识。

兵马俑的秘密

究竟在汉代的时候有没有马镫呢?虽然没有直接的考古实物证明,但也许匈奴人会掌握这种技术,毕竟他们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生下来就在马背上生活。

至于汉族人嘛……抱歉,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在秦汉时代的汉族人恐怕并没有使用马镫的情况。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陕西临潼出土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兵马俑军阵之中,有很多与真马一样大小的陶马,这些陶马都是军马,身上的配具一应俱全,唯独没有马镫。

“先天残疾”的马镫

我们今天看到的马镫,是悬挂于马鞍之下、左右各一只的对称马具,骑士踩着一边的马镫蹬踏上马,跨坐好之后另一只脚也要踏进另一边的马镫中,这样才能在颠簸的骑乘过程中始终“脚踏实地”,获得最稳当的骑乘体验。

不过,马镫最初的样子却并不是这样——它只有一只,而且还是“先天残疾”!在更早出土的陪葬陶马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早期马镫,它只有一只,悬挂在马鞍的一边,而且挂的位置很高,骑士只能在上马时借力,真正坐上马背后却无法蹬踏。

这种马镫恐怕只能叫作“上马镫”了。

影响世界的“中国靴子”

中国发明的马镫在西方人口中有一个可爱的别称——“中国靴子”,在很多外国学者看来,马鞍和马镫是不次于四大发明的“东方智慧”的产物。有了这两种马具,欧洲中世纪重装骑兵才成为可能,而骑士阶层也应运而生,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得以登上历史舞台。不仅仅是西方,马鞍和马镫对于东方诸国的影响也很大。马镫发明不久,就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很快又渡海传入日本。

直到今天,马鞍和马镫的基本形态依旧没有大的变化,它们在1500多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成熟定型,成为骑兵和现代骑士最依赖的器具。

猜你喜欢

骑乘马背上大帝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骑乘、验马和运动三合一马舍的建设与使用
马背上的歌声
关于古代马之骑乘与驾车探源
元:马背上也要白衣飘飘
2019英国最受父母喜爱骑乘品牌菲乐骑携新品参展CKE中国婴童展
马背上的笑声
马背上的大蘑菇
中消协呼吁消费者文明骑乘共享单车
Cuando la sangre china ll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