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中的人

2015-05-30叶婷李奕文

2015年44期
关键词:目标群体危机人类

叶婷 李奕文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有着不利影响,本文将从互联网给人带来的危机着手展开讨论。谈及危机,并不等于说互联网是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危机意味着一种命定過程的转折点”,说到互联网现在让人遇到危机,正是说明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而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转折阶段,我们如何看待、抉择也显得异常重要,这将影响互联网今后能否更好地为人类营造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人;同化

互联网本身并无感情色彩,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若是使用不当,不仅不会带来便利,反而会是更大的伤害。互联网发展中,互联网产品的消费也越来越缺乏差异性,更多的是片面性。卖家考虑的是如何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他们推出产品时,会结合收集到的被量化的人的某方面资料,设定一个目标群体,针对性设计产品、策划活动、宣传推广,在这个目标群体的圈子之中,大家似乎都是一样的,是准买者,企业考虑的是让这个目标群体去购买,去消费,却忽略这个目标群体中的差异性,如是否有人不需要,是否有人不实用等等。这时个人的意志服从于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是由企业对消费大众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而来的。而在这个环境中消费、购买的我们,也在无形中消减自己的差异性。“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企业中的领导和劳工,不同社会阶层的闲暇活动及愿望逐渐同化”在这个看似有无限选择的互联网环境下,人的差异也在逐渐消减,甚至自己还不自知。从企业将人以群体划分,贴上标签,通过互联网快速的传播开去;到我们自己也不由自主的走入被定位,承认被贴标签,过着与他人无异的生活,还津津乐道,这时候的我们又是否遗忘了些什么!

在高科技产品人手一份,加上网络的快速发展(2G、3G、4G),每个人都在被社会生产出来的流行浸染,跟随者流行去展示自己的个性,这看似个性,却是无形中的同化,“虚假的个性就是流行”,如90后的非主流,是个性吗?不过是一群人在媒体的宣传下,共同去追求同一东西,成了90后这一群体的标签。这时候“个人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只是普遍化趋势汇集的焦点”罢了。通过互联网,这些虚假的需要无时无刻不在我们面前展示,让我们无意识的去追求着这些以牺牲个性为代价的“个性”,让我们生活在马尔库塞的幸福意识——新型的顺从主义,之中。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便被依托在互联网上的种种宣传和其思想灌输,逐渐同化,这些同化的个人思想真的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吗?我们这时候的个性又将往何处去寻?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写到,“机器的能力实质上是人的能力的积累和表现”。互联网不也一样吗?在人类社会中诞生,在人类社会中发展,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可是当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却在这无形中沉沦了。互联网除了让消息轻易获取,还为我们生活直接带来便利。线上购物,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会做出的选择。线上购物,让我们无需出门在家便可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不用大汗淋漓的逛街,便可看尽当时的潮流前线;无需为了一样喜欢的产品东奔西走,键盘敲出几个字,全球的商品都可以在最快时间到达。不得不承认,互联网购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提升,更让我们的时间精力更好的集中在其他事情之上。然而,随着网购的进一步发展饱和,商家们为了争夺那有限的消费市场,层出不穷的策略一一登场。天猫的双11,淘宝的双12,京东的618……只要有节日就有活动,没有节日也要创造条件搞活动。仅仅一个双十一,就创下了900多亿的销售额,这数字真的是大家需要的吗?若是,那为何几天后就出现了高达600多亿的退货量呢!网上销售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会无形中陷入其宣传的对象之中,在活动期间,打开电脑疯狂购物的我们,那真的是在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吗?这时候的我们真的是在做出自由选择吗?“自由选择主人并没有使主人和奴隶归于消失”在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接受着一个又一个的宣传信息下做出的自由选择,同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我们所说的需要,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多都是来自外界,受外界的支配的。互联网是由人类创造,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依托于之上的网购更是如此,可在我们无意识被互联网牵着前行时,似乎早已忘了互联网是工具还是引领了。

有的企业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不介意亏损,市场上充斥着许多诸如点赞送礼,随机免单,买单立减,扫码送礼等等的活动和字眼。这时直接的影响是市场价格会受到严重的冲击,没有稳定的秩序。可是大家都乐意看见,毕竟在商家的竞争中,直接获利的是消费者。然而,这背后,却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它们引起一种虚假的难以看出其为谬误的意识”不管要不要,想不想,反正实惠甚至免费,便吸引了大量的人蜂拥而至。“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他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从刚开始的忽略自身需要,因优惠而购买,到后来,需要却因其不活动而不购买。这是的我们考虑更多的不是自身而是商品的活动优惠与否,那这时我们又把自己置于何地呢?另一方面,注册账号,扫码支付……带来的自己信息的泄露,以及自己喜好的被记录。人是不可量化的,而我们的行为却在无形中助纣为虐,让商家更轻易的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简单一点是出售我们的信息以获利,复杂一点是对我们的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分析,将我们的某个方面重组,出现让我们易于接受,看似适合自己的产品,加上针对性的宣传,让不同的人能更好的一致化。而这些分析过后,出现的无论是产品、音乐、新闻,哪怕是谣言也让我们更容易去相信去接受,这时候的我们更是将自己置于无尽的漩涡之中。人生的意义,也似乎变得遥远;自己的心之所向,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寻。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利与弊,尤其是其弊端的无形渗透,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自己要深刻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大环境,不随意盲从跟风,更要认识到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的心。如马克思所言,“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的惰性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习惯于依赖自己之外的他者所造之技术来解决自己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当外界无法解决其问题时,难免陷入迷茫与无助的圈子。在这样一个有着多种选择性和注重速度效率的大环境下,人逐渐忽略了自身所具有的潜力。比起关注技术的如何发展,我们也要充分重视自己的能力,从自身出发,摆脱那种假象的、没有理性自主的安逸状态。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带来无限可能性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棱角无意识中被磨平,面对这些危机,我们不能逃避,要予以重视,努力克服,“危机的克服意味着陷入危机的主体获得解放。”当我们面对互联网的给人类带来的危机,并积极采取行动克服其危机时,我们才能更好地让自己解放出来,让互联网这把利剑为我们美好的生活而挥动。(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参考文献:

[1] 《合法化危机》 哈贝马斯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 《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 上海译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目标群体危机人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
快速消费品包装效果对目标群体的消费影响研究
“危机”中的自信
浅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目标群体的政策遵从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失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