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收入分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5-05-30段星梅

2015年44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

段星梅

摘 要:文章结合实地调研,从收入分配的视角,深入解读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特别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从资源、金融、户籍及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农村内部差距;农村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差距却日益扩大。收入的两极分化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音符。因此通过本次调研,结合相关的资料对农村收入分配问题进行分析,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际上一般以基尼系数为指标来衡量收入分配的差距,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在历史改革中几经波动,尤其在2000年之后,由于改革的深化,差距不断拉大而持续升高,2000年越过04的警戒关口后,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04387、04494和04601,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事实不容忽视①。

目前我国农村收入分配问题主要体现在:

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居高不下。2002年城乡差距达到311倍,2010年3 23倍,截至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09551元和88959元,城乡差距依然维持在 236倍左右。

2、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九十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但农村内部收入不均等程度要大大高于城镇内部②。

三、基于周至縣调研结果的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1份。通过对调研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农村收入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

1、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偏低,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较大

陕西省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4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3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7932元,而被调查的51户中平均每人的年毛收入仅为8326元,扣除成本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致与陕西农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当,但与城镇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看,被调查户主要依靠林业果业、打工和种植业获得收入。猕猴桃是周至县的立县产业,因此以林业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也以种植猕猴桃为主。但被调查户猕猴桃的平均种植面积仅为22亩,亩产一般在3000-4000斤,每亩平均投入约1060元,若按3元/斤的收购价计算,每户种植猕猴桃可获利19800-24068元。这个收入构成一个4-5口的家庭的主要收入显然是较低的,而且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或价格下跌,则会严重影响农户的家庭收入。51家农户中有33户共41人外出打工,打工者的受教育水平均在高中以下,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建筑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平均每人外出打工的月收入为27684元。因此,外出打工能增加农户的收入,但农户的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与城镇差距较大。另外,虽然有264%的被调查农户把种植业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他们种植的多为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且基本自给自足,因此对家庭收入的增加贡献不大。

2、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明显

被调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明显,年毛收入最多的为62000元,主要从事的是商业活动,而最少的仅为1200元,是靠领取退休金;两个村中最富户的年收入可达15万以上,主要是因为拥有卡车等运输工具进行沙石的运输,或者拥有资本及良好的人脉关系而开办企业;最穷户的年收入则不到800元,主要原因是家中有人患病或缺乏劳动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最深层次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中心应该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落脚点则应是农民收入问题,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关键所在。

1、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农民增收提供途径

周至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形成的中部猕猴桃经济带为当地农民的创收提供了途径,但由于被调查村的地理位置并不属于生产基地的范围,因此受特色农业的惠及较少。然而两村的大多数村民还是以种植猕猴桃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产业化经营,果农往往处于收入链条的最底端,只能被动地接受较低的收购价格。因此政府应当扶持非生产基地的果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加强他们与生产基地的联系或建立包装、运输、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链,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周至县旅游资源丰富,在被调查村附近便有著名的楼观台等景区,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等经营活动的村民却不多,能够提供相关服务的大多是村干部或能够通过贷款等获得资金来源的人。由此可见普通村民并没有因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享受较多的实惠,主要原因是缺少资本。因此政府应让农民获得更多与旅游业相关的就业机会,包括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经营场地、提供贷款以激励农民创业等。

2、建立合理的信贷扶持体系,增加农民就业和创业的机会。金融扶贫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扶贫方式之一,而小额信贷是最合适的金融形式,可以有效地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通过调查得知,一般农户都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增加收入。因此需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市场准入,尤其是公益性的小额贷款机构。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过渡和改革为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使劳动力自由地流动和转移,让农民拥有更多进城务工的机会。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常见,对于因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致贫的问题,着眼于生产的“开发式扶贫”和临时性的救助都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以持续有效地保证这部分人的最低生活需要。

5、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农民收入低且增收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差。尽管国家已推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从调查中得知许多学校还是以其他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免费义务教育并未落到实处。另外,农民也认识到自身的文化程度低对他们的低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些技能的培训或关于农业生产的讲座等。因此要保证免费义务教育的真正实施,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助的力度。同时还应为农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等。(作者单位: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注解:

① 资料来源:何娅:《基尼系数:城乡历史政策的解构》,《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4期

② 资料来源:根据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新趋势与相关政策调整》,中国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高级论坛参会论文,2003.12 中的数据绘制

参考文献:

[1] 何娅,基尼系数:城乡历史政策的解构[J].中国国情国力.2007.4

[2] 高培勇主编,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

[3] 周文兴,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4] 黄泰岩,在经济增长新框架中审视个人收入分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5]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编写,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9

[6] 颜廷锐、毛飞等编著,中国全面小康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9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