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JIT在我国部分企业的应用

2015-05-30鲁薇蘅

2015年44期
关键词:中国困境

鲁薇蘅

摘 要:新经济之下,传统的存货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而JIT在质量、成本方面的诸多优势使其注定会成为企业面对挑战的新武器。然而,因为种种原因,JIT系统在国内仍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本文选取部分企业的相关数据,针对JIT目前在我国实施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JIT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JIT;中国;困境

一、JIT生产制度理论介绍

JIT(just in time)中文译为即时生产制度或称准时生产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日本推行,应用于丰田汽车公司,随后迅速得到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欧各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青睐。在此之前企业运用传统的生产制度,保持充足的材料及产成品库存以备不时之需,随后MRP系统的应用虽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对生产系统进行了很大改善,但在减少库存和在制品、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和生产提前期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缺陷。与之相比,JIT系统有几大特点:

1.低库存。将各生产环节的产出限制在下一环节的需求量范围内。存货量的下降不但导致了闲置资产占用资金量、储存场地需求的减少,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存货的税收风险、偷盗风险和过时风险。同时,存货的内控也得以简化,控制人员的成本也可降低。

2.差异化。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迅猛的科技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显著缩短,顾客对产品差异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JIT系统正是面对现实状况的佳策之一。

3.零缺陷。高库存往往意味着产品问题,因为在充足的零件可以被获取的情况下,缺陷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只生产可以满足下一生产步骤的零件,那么任何的缺陷都会导致制造流程的中断从而不被允许。JIT对质量的关注点从发现残次品转移到了质量问题的实现预防,最终目标便是零机器故障(通过预防性维护)和零次品。

4.即时采购。零件和原材料都在需要時即时供给,这使得供应商的可靠性变得非常重要。因此,运用JIT系统的企业都会与少数精心选择的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使供应商深入到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来。如今,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系统的出现更加有利于供需双方的互相渗入,它为供应商提供了进入需求方线上存货管理系统的机会。当电子信息取代纸质文件(包括购买订单和发票),供应与需求将进一步协调。即时供给使得中心仓库变得不再必要,因为材料被供应商直接运往需求单位。

5.材料质量检测程序的简化。特定供应商的另一好处便在于零件的质量可以由数控系统来鉴定,减少了购入商品的检测时间和成本。

6.非增值作业的减少。计量、材料处理、存货搬运、检测等都属于非增值作业,在JIT理论中均应剔除。

7.看板系统。JIT是一个关于采购、生产和库存的完整系统,而看板是它能否成功运用的决定因素之一。“看板”即“票”、“卡”,它控制着生产流,使得零件或材料在需要的时间以需要的数量被运送到需要的地点。一个基本的看板系统包括:(1)转移看板,告诉前一个生产流程后一个生产流程对质量的要求;(2)生产看板,声明对产量的要求;(3)供应商看板,告诉供给方发送零件或材料的时间地点以及数量要求。看板本质上是一个可视化的生产流管理系统,当员工接受到看板信息,说明下一生产步骤已做好生产准备,他们便被授权将存货转移。

8.车间多功能化。在传统的工厂布局下,每个车间或工作部门运用专业化的机器进行单项任务,产成品则在部门间依次传递加工。而JIT管理系统下的工厂被重组成一个个的制造单元,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小型的工厂,拥有多种机器设备组,可以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

9.多技能员工。与制造单元相适,员工需要运作多种机器设备,甚至能够执行辅助任务,比如安装作业、预防性维护、在制品转移和质检。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员工如果不能做到技能多元化,将很快被淘汰。

JIT 又被称为拉式系统,一切的生产都由现有的需求决定,而不是根据预测的需求。这种需求导向是存货成本可以降到最低的根本原因。各种不必要成本的减少需要内外部的及时的输送和快速反应做保证,所以员工的能力、效率、协作以及上级的授权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有效融合了低成本与差异化的这两个在传统企业中一直无法同时实现的目标,它带来的理念革新促使企业把视角从内部转移到了外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二、我国企业实行JIT存在的问题

JIT系统被普遍认可为新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对它的成功应用依赖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纵观我国的实施现状可以发现,目前JIT系统的国内运用成功案例较少,应用经验不足,JIT的本土化之路还处于探索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的实施条件尚未成熟。

1.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下的法律支持与保证对于JIT管理的实施至关重要。市场关系的复杂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如果没有与市场运作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约违法行为,保障合作伙伴和相关合作企业对合同的遵守,那么违约风险会使JIT系统的效益大大缩水。西方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都已经比较健全,为JIT的实施提供了政策环境,而我国

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法律的约束力度还远远不够。下图是某合资企业的纳入遵守率图表,其遵守率程度在国内已属于很好的水平,但平均遵守率也只有99%(国内部分企业遵守率甚至达不到50%),依然不能实施JIT.

2.地理环境

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指的是供应商与需求方的地理距离。从这个方面来讲,JIT首先能再日本盛行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优势。日本版图较小,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地理距离一般较短,使得“及时生产,及时交货”成为可能。而我国领土广阔,产业布局分散,使得供应链上上游企业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量向下游企业交货大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下图是泰州某合资企业供应商的分布图。图中可以看出,超过1500Km的供应商近20%,采购金额占1/3,如此远的距离要保证运输守时是非常困难的。

3.质量因素

质量因素也是制约企业实施JIT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两张图是同一家合资企业不同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是比较好的产品,批次合格率也只在99%左右,这是在供应商检查合格基础上的受入检查合格率,而差的批次合格率只在80%左右,在这种基础上实施JIT是非常困难的。

4.信息化水平

JIT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对信息化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管理系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看板系统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其实施效果受到信息化使用程度的制约。而JIT系统因其定量化特性,每个环节的信息传递都至关重要。先阶段一般通过计划、实绩比的表格来进行展示,让所有人及时知道生产状况。二是对外,JIT系统需要供应商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合同、发票的快节奏处理、需求信息的准时化传递以及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都依赖于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而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普及率较低,在企业间的运用效果更是参差不齐,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畅通的信息平台难以成功构建。一般只是通过软件让供应商及时收到订单信息,即使是对信息化运用已经有一定成效的企业,其运用也大多着眼于局部流程优化和成本降低,未能与企业战略相联系,无法为JIT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

5.生产理念

每一个新的管理方法的运用均是以理念的革新为前提的。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固守旧思想,企业员工无法积极投入,JIT的运用便无法与企业的文化、战略环境相适应,照搬国外的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目前存货的重要价值还占据着我国的主流思想,多数企业的创新步伐较为缓慢,而且員工大多为单技能者,这成为JIT系统实施的巨大阻碍。

上图是一个合资企业的员工技能表,有了这张表,就可以在某个员工不在岗时可以迅速安排好替代者,从而不影响生产。但国内企业很少注重员工的技能管理。

三、JIT在我国实施的对策研究

新经济之下,生产力已经从不足转为过剩,卖方市场转变为瞬息万变的买方市场,客户需求不再是统一和稳定的,而提高了个性化特征,原本留有余地的竞争变得异常残酷,企业面临着交货期、质量、成本、顾客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在这种转变之下,经营的目标已经不仅是利润的增长,而更多地需要考虑顾客需求。相应地,生产管理理念与生产方式也应当顺应新经济的特征做出变革,JIT的实行已是势在必行。面对目前的阻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措施:

1.宏观环境的改善

JIT的实施离不开宏观环境的支持,这个环境包括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JIT系统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顶层设计层面支持JIT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包括设置JIT系统的研究机构进行本土化改良,设立法律法规提高供应商的违约成本,提高合同遵守率。另外,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也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有利于JIT的顺利实施。

2.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JIT实施的前提条件,只有供应链上的成员都具有高效运作的信息交流系统,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企业加强自身及供应商的信息系统建设,采取联合计划,构建一个有保障的交流和分享系统,避免信息扭曲造成的衔接失误。同时,企业要注重内部信息系统的建立,使计划、采购、生产、销售各部门也能通力合作。

3.供应管理

在中国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寄售”模式。只是一种已经在国内很多企业得到成功应用的模式。供应商将产品转移到企业的仓库或是距离企业较近的存放处,但并不转移所有权,企业根据需求进行领用后再与供应商进行结算。这种方式有效解决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地理距离问题,同时减少了存货成本,达到了资金的有效运用。另外,股权结构方面也可以考虑控股方式以形成利益共同体。

4.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配套

JIT本身是传统经济转变为新经济情况下的产物,需要有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作为辅助。为配合JIT实施,企业应当进行扁平化改革,精简中层管理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优化人事结构。高层管理方面,要彻底改变把存货当成颠簸道路上的汽车弹簧的保守观念,同时注重预防性维护理念的贯彻。中层管理方面,订单处理是重中之重。在订单的处理方面,从用户到生产之间时间周期是比较长的,如果完全取决于用户,势必要让用户等待一段时间,这在大部分商品销售中都是不允许、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销售团队作出准确的预测,提前做出一个准确的订单。当然,实施MRP也需要一个准确的订单,但JIT的要求更高。员工管理方面,应当加强对员工技能的培训,培养多技能员工,并且让员工真正了解并接受JIT,努力自觉地为减少各环节的浪费做出努力。(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狄金萍、朱晓丽,JIT 存货管理系统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2] 巍浩,我国制造企业实施JIT 的风险及对策研究,价值工程,2010

[3] 王爽、赵景芬,我国企业在实施JIT生产方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经济管理,2008

猜你喜欢

中国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