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当代价值理论研究

2015-05-30林子宏

2015年44期
关键词:马克思价值

林子宏

摘 要:对于分配问题,直接影响到各个经济主体获得的回报,关系到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能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马克思按劳分配及其当代价值理论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按劳分配;价值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也逐渐变大,加上分配不公,从而对增加了社会生产的不稳定因素。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是一种最有利于人民劳动成果分配的制度,在解决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分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按劳分配的尺度。按劳分配的尺度是指,在进行劳动报酬分配时,要根据劳动者的劳动量进行,在马克思思想中,按劳分配的尺度指的是劳动的空间、时间,但是在现实中,可以将其概括为劳动的质量、数量。对按劳分配而言,其本质是为了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入理解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精神意义,从激发劳动者劳动热情的角度出发思考按劳分配的尺度,不需要过于看重劳动的时间、空间,采用灵活的方式确定劳动的尺度,以此保证按劳分配。

1.2 按劳分配的对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中提出,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消费资料,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具体实施环境,确定消费资料的实现手段是哪种形式,如货币、实物、劳动券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消费资料并不是指生产者生产的全部资料,而是扣除生产所需之后剩下的,在这种分配模式下,就存在生产产品总量与劳动者所得产品总量不对等的问题,在全部生产资源中,有一部分需要弥补生产消耗,有一部分需要满足扩大生产,还有一部分需要用于不幸事故的后被基金,这就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并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此外,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对象仅仅是消费资料,因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中,生产资源是公有的,不会存在分配的现象,但从按劳分配的本质看,是一种劳动与另一种劳动的等量对换,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消费资料。

1.3 按劳分配的主体。马克思按劳分配的主体是指,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时,由谁进行,在分配制度中,分配主体是区别于不同性质分配制度的基础,对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注意分配制度,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分配主体不同,资本主义的分配主体是资本家,而社会主义的分配主体是社会集体,代表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分配主体是谁,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采用“社会储存”、“社会方面”、“社会”等词语来描述分配主体,但从其思想上看,马克思将社会看做分配主体,通过社会来对个人消费品进行有效分配。对于马克思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全公有制的社会,其分配主体是建立在完全公有制的基础上,从实际上看,我国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此,要灵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这样才能确定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按劳分配主体。

2.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特征

2.1 与人们的觉悟密切相关。对于马克思按劳分配,与人们的觉悟有很大的关联,马克思提出按劳分配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與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对人们的觉悟有不同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生产产品的种类、数量都是由市场决定的,产品只有适应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下,人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会积极主动的适应市场。在计划经济下,人们生产产品的种类、数量是由社会计划决定的,劳动者只需要按照命令生产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劳动者就会消极怠工、偷懒,就会影响到社会生产力,所以,和市场经济相比较,计划经济对人们的觉悟要求更高。

2.2 具有“三不”性质。对于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具有不是社会唯一分配方式、不是不折不扣的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分配原则的“三不”性质。对于社会生产,是在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两个基础上进行的,按劳分配只是提高劳动力生产积极性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中提出,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消费资料,在全部生产资源中,有一部分需要弥补生产消耗,有一部分需要满足扩大生产,还有一部分需要用于不幸事故的后被基金,这就使得按劳分配变得有折有扣;马克思在介绍按劳分配时,并没有明确说按劳分配的手段是唯一的,由此可以看出,按劳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3 具有物质激励功能。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而人之所以有目的、有动机,是因为人有各种需求。对于人的需求是具有动态性、多层性、复杂性的特点,当人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会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以需求为诱饵,诱使劳动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劳动,因此,从这一点看,马克思按劳分配具有很强的物质激励功能。

3.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当代价值

3.1 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经济政治价值。对于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2)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3)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健康发展。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点认识了劳动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了人类,构建了人类社会关系,人们就是在这种关系下,真正开展生产活动的。在按劳分配下,人们能体会到劳动的公平性,多劳多得,劳动者的利益能得到保证,这样就能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劳动潜力,这就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对于马克思按劳分配的政治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了劳动者的政治地位;(2)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经济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在按劳分配下,劳动者的利益的到维护,劳动者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认可,能体会到自身的重要性,这必然会提高了劳动者的政治地位,而劳动者会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社会,这就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

3.2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按劳分配对于促进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文化建设,则是建立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基础上,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时,必然会上升到精神层次的建设方面,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这就促进了文化建设。

4.总结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通过分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当代价值,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邹升平.正确理解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实现途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0,(01):1-5.

[2] 刘百超.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当代分配制度的构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05):41-45.

[3] 王中汝.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3):51-54.

[4] 孙逸炀.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J].河北学刊,2010,(04):236-238.

[5] 唐敦双,袁琳.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11-13.

[6] 魏新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J].甘肃社会科学,2011,(04):219-22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价值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