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对开发性金融的新要求

2015-05-30李静

2015年5期
关键词:开发性常态经济

李静

一、中国经济走入“新常态”

“新常态”最早由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MCO)的两位首席投资官比尔·格罗斯和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提出,用来归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发生的变化。美国的各大主流媒体,如CNN、彭博、《时代》、《福布斯》、《纽约时报》等都探讨过“新常态”的话题。“新常态”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并一度超越了原有的范畴,被借用于商业、宏观经济等多个领域。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后被学者引入中国,意义几经演变。从最初单纯用来讨论国际经济形势,到越来越多的用来分析中国经济。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中等收入陷阱”“三期叠加”“人口红利衰减”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凸显,迫使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即进入“经济新常态”。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组织编著、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一书提出:经济新常态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具体来讲,其呈现出“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基本特征,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朝着结构更优、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开发性金融迎接经济新常态

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方案已获得国务院批准,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行应该如何积极调整自身以更好地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大课题。笔者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和作用,增强开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新常态下,“三期叠加”、产能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如何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逆势稳步发展经济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国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优势和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在支持棚户区改造、支持重点建设、促进中国装备走出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准发力,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出新贡献。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的相关部署可以看出开行服务国家战略任务非常艰巨,必须紧紧围绕重点领域,统筹调度资源,加快项目开发评审和贷款发放,大力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建设,有效发挥逆周期作用。首先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供血作用,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相关工程建设。其次融资推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四大板块”与“三个支撑带”融合发展。再次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支持扶贫开发以及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和改革方案要求,加强形势研判,把握工作重点和方向,在创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是开行履行开发行金融使命的头等大事。

二是要适应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趋势,调整服务方向,增强创新能力,探索支持新的战略领域,增强开行的创新服务能力。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重在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创新就是经济高质量的保证,这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将更多地依赖创新,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对开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表现在将会出现大批创新领域的投资机会。下一步开行对新兴领域或还处于初创阶段的技术和行业要更多地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比如集成电路、高端设备、信息消费、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领域,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新型能源、中小企业创新等。

挑战表现在开行的创新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集中大额长期融资的优势和导向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从“量”上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以更加符合创新需求的服务和产品,从“质”上提高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深度和广度。

三是适应风险程度提高和复杂的趋势,着力防范和管控风险,落实“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增强开行的信贷风险管控能力。

新常态下,信贷投放即等于收益的局面一去不返了,更不是资产规模越大越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反弹趋势较为明显,2014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达1.64%,提高了0.15个百分点,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开发性金融也面临着信用风险暴露、不良贷款上升压力加大等问题。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别风险管控的难度。

面对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时期的金融高风险,开行要提高警惕,认真地检视所有信贷产品及其风险,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适时调整相关信贷产品政策,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制。

首先要务实地结合自身的信贷风险管控能力,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导向等,理性、审慎地确定信贷业务的规模,而不是简单的基于之前的增长情况来确定。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降至13.5%,比五年前平均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因此要放弃对规模新增的单一追求,不求大而求精,不求快而求稳。

其次由传统的注重贷前管理,转变为贷前信用分析、贷时审查控制、贷后监控管理直至贷款安全收回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开行贷前、贷时的风险防范制度等相对比较完善,贷后管理有待提高。进一步规范贷后管理制度、积极寻求有效的贷后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问责奖惩机制等都是提高信贷风险管控能力需要努力的方向。

四是积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服务定价能力,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增强开行的盈利能力。

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面对息差收窄、负债成本上升等经营环境,银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市场普遍预测今年连续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银行经营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新常态,开行要积极调整自身,加强对利率走势的分析预测,有效平抑和对冲利率波动影响;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健全综合化、差异化、结构化定价机制,资产、负债定价两手抓,缓解息差收窄压力。同时要着力推进融资模式创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当然,开行如何积极调整自身以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研究。例如:如何划分开发性业务与商业化业务、如何结合开发性金融业务利用互联网金融、如何服务自贸区建设等等,都是开发性金融改革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需要我们以积极创新的精神加强研究和应对,为全面深化开行改革发展和助力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

猜你喜欢

开发性常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开发性金融助推四川棚户区改造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