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2015-05-30于晓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47期
关键词:学习气氛自学创设

于晓红

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老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创设自学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教给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指导预习让学生受益匪浅。高中更强调学习主动性,课前预习是必要的。预习要学的知识,既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又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久而久之,自学能力自然提高。但预习不是随便翻翻书,而是要认真阅读课本,对书中的关键词句尽可能仔细品味,并不时地提出问题。哪些内容是有疑问的,哪些内容是难理解的,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是带着问题听老师的课。目标明确的听课总能更多地解决问题,同时还会思考出新的问题,这样在不断的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为了使学习能够有成效,带领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

自主学习,贵在独立性,但学法指导却是学生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这样坚持训练,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在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二、鼓励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教轻学,加班加点,实施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广泛存在。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

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突发奇想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不失时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也可以用生动的表演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

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猜你喜欢

学习气氛自学创设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的“散养”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班主任工作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