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初探

2015-05-30颜倩江晓銮

关键词:建议管理

颜倩 江晓銮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中有关班级管理的诸多问题引发社会及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并给予一些班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班级 管理 建议

大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具有强烈好奇心和自我独立意识,但是非观念较弱的一个群体。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教育、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好坏。随着人才强国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大学班级管理难度加大,班级管理问题也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重点。

1 大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对班级事务的关心程度都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而班级缺乏凝聚力这一问题已成为班级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对其根源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从主观因素看,如今的大学生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他们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个性和世界观,甚至被称为“张扬自我个性,相对缺乏团队忠诚感”的一代。当张扬个性和维护班级共性发生冲突时,学生可能会脱离班集体,当人数超过一定范围,班级开始体现出缺乏凝聚力特征。缺乏凝聚力的一大表现就是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学生本该对使自己生活更加绚丽多姿的班级活动寄予很大希望,但对于追求新潮的“90后”来说,呆板的班级活动、程序化的班级事务已经越来越吸引不了他们。学生们参加班级活动的热情也渐渐冷却,对班级活动越来越不积极,对班级事务越来越不关心。这又反作用于班级凝聚力,导致凝聚力降低,如此恶性循环,使得一些管理不当的班级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一个班级应有的活力与激情。

从客观因素看,学分制的推行和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冲击了原本的班级管理制度,为高校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大学之前的教育是老师包揽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但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增强,原本因同一个目标聚集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由于选择不同的课程,开始分散,失去集体性质。因此集体活动也很难全部参加,这导致通过集体活动促进班级融合,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做法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人数逐年增加,学生也由来自一个地区扩大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由于文化、宗教、世界观的不同也为班级管理加大了难度。

1.2 班级成员相互影响,思想认识易产生偏差

个性张扬的“90后”是较容易步入歧途、思想产生偏差的一代。一方面,“90后”的学生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但他们还是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部分“90”后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特别是在面对十几年的填鸭式教育、紧张的高考后,大学的自由让大学生渐渐不明确自己在大学中的学习目标。

另一方面,大学环境相对自由宽松,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大多集中在日常事务性工作、团学管理工作、就业工作等方面,绝大多数班级的繁琐工作由班干部负责完成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得不到很好的实现。而早已习惯有老师管制的学生,普遍产生迷茫状态,在没有具体目标的情况下,部分同学会将学习的精力用于其他方面,如网络游戏、社团兼职等。受这部分同学的影响,其他一些同学也慢慢加入了这个群体,彼此影响,思想认识产生偏差,渐渐开始远离班集体,造成了班级管理的又一大难点。

1.3 班级概念淡化,班委组建难度加大

高校教育除了传统的书本教育,更大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增长知识、扩展视野。由于社团的各种锻炼益处、较之班级更加有集体归属感的氛围,班级概念随之逐渐淡化。高校学生现在更多的喜欢投身于社团,而不愿留任班委,在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体制下,由于班委人数的下降、班委成员的一成不变、班委工作热情的下降等情况,班级管理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目前高校的金字塔管理形式下,班委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最主要基础,一旦有所动摇,必将影响到整个管理体系的实施,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体系。

2 多管齐下,改善班级管理现状

2.1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集体是由学生个体组成,唯有每个成员都奋发积极,更为主动、自主地管理自己所在班级,并且在这一管理的过程中促使自身改进不良行为,并自觉培养良好的习惯,才能以自身带动他人,一起营造优秀的班集体。因此,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意识到张扬个性与维护集体共性的关系,找到既能在保证共性的情况下,又能张扬自己个性的正确方式,做一个不迷茫、不偏差、不颓废的当代大学生。

2.2 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班集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有效载体。一个好的班集体,积极向上、进步力强,能为自身以及同班同学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塑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相反,一个凝聚力不强,没有或缺乏正气的班级,不良风气和习惯也在班级的每个成员中传播、吸收,彼此影响。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须发挥指导作用,通过班会、讲座等方式,宣传班级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班集体的重要性。

2.3 加大构建优秀班级文化的力度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看不见的软件,是联系班级成员的纽带,更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这种文化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一个拥有正确的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理想和追求的班级,学生的集体意识就强,学生对班级就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若班级凝聚力大,成员之间就能产生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大班级文化的构建对班级管理极为重要。管理者可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节日联谊活动、季节性出游活动等形式来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让班级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并成为班级成员间的联系纽带。

2.4 发挥先进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发挥先进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之一。优秀的班干部,不仅要以身作则、有效管理,而且还要取得同学们的认可。班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都起着激励作用。班干部要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并在集体工作、学习中,以自身感染他人,让班级同学深刻理解一名优秀学生的衡量准则,使同学们对优秀思想有理性的认识,并通过这些理性的认识,将优秀思想落实到学习、生活活动之中,从而指导自身行为。

参考文献:

[1]靳拥军,王强,李远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问题分析与体系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2]田野.大学班级实施自主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途径[J].中国校外理论2011(01).

[3]丁怡.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之魂[J].学园2014(10).

[4]钟春玲.用班级文化提升班級管理的教育力[J].教育界,2012.(14).

作者简介:颜倩(1986-),女,回族,安徽亳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建议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