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太极意识

2015-05-30王天佑

关键词:身韵意念

王天佑

摘要:《周易》的卦象对中国的书法、绘画、舞蹈等的艺术形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的一些基本命题和范畴被各门艺术理论征引解释,并从美学层面上揭示了各种艺术现象。古典舞的审美意识与太极源于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包含着易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互换的理论。由此,本文从古典舞身韵的审美角度与太极拳的意识论作一分析,同时也是从实践到美学范畴浅谈这种古典舞身韵中的太极意识。

關键词:身韵 圆 意念 缠丝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来看,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是“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因此,在经历了初期的规范化以及后来的“土芭蕾”过程等一系列不同道路的探索后。从80年开始,李正一、唐满城等老一辈舞蹈教育家又开始进行中国古典舞新的改革和发展:从戏曲舞蹈中的身段训练不断的提炼元素,整理和发展成新的有韵律的元素和短句。最终形成了古典舞的身韵训练。

作为以身体为表现形式的古典舞,它的元素源不仅仅只限于戏曲舞蹈,它和同属于身体表现艺术的武术在审美上有着共同的“形式美”。从易学角度上看,他们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都有着相通之处。

1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点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的重要表现手段。身韵是经过对传统戏曲中的身段训练加以整理、提炼和发展,它不再是在单一的、脉动性节奏中进行,而是加入了多种节奏的变化来完成。不再拘泥于戏曲的程式,结合舞蹈自身的艺术特点,从戏曲中提炼元素(包含着“提、沉、冲、靠、含、腆、移”七个基本动律元素)、发展元素并组织运用元素组合到舞蹈的身体训练中。

身韵的内涵包括“形、神、劲、律”四个互相关联的方面。“形”,不仅仅是动作和姿态造型,还包含着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七个基本的元素不但可以化出千变万化的“圆”的姿态,更是将“圆”的体态进一步升华为舞蹈动作的基础。“心、意、气”这三个方面是“精气神”的三个重要要素,身韵的形是由意先行、气带动。身韵的 “劲”,也有着它丰富的内涵,同样的动作我们有了不同的“劲”就会给观众视觉上不同的感受,同时,内劲的使用合适与否与演员对于自己的身体感受息息相关。

2 太极中的美学观及特点

太极拳的诞生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经流传,其创立主要是依据了《易经》的太极哲理——阴阳。太极拳的行拳主导思想是:“重意不重力”、“意与力”的高度协调与统一。它的力是一种寸劲,使蕴含着深厚气韵的发力,在行拳时,将气沉于丹田,形成球体,似一个能量源,整个人的劲都由此通过不同的地方和方式发出来。同时,太极由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亦是讲求“圆”的,比如像“揉球”、脚踏的八卦等,无一不体现着这一文化理念。

太极拳在技击技巧上来讲,都含有“圈”的意义,圈即是技术也是艺术。圈就是圆,圆是阴阳互易变化结果,所以,太极拳也是一种圆的拳术。

3 古典舞的云手组合与太极中的缠丝

“云手”组合来源于武术的身韵和戏曲中的舞蹈,通过吸收戏曲的内涵神韵和武术的力度与幅度,加上与舞蹈中的人体运动规律、节奏变化发展而来。

云手的发力,运动流程和太极中的缠丝劲如孪生兄弟,“运劲如抽丝、运劲如缠丝。”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就像抽丝一样带着螺旋,这是曲直对立的统一。在缠的过程中,伸缩的四肢会产生螺旋的形象。太极的缠丝劲是有圆而又不见圆的运动轨迹。太极的云手中运用缠丝劲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和意识与舞蹈中的云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的运动是一个平圆和立圆交叉的立体圆。在运劲时又辅以欲左先右的动势,更加明显的体现出传统易学对于太极的影响。

4 由易学中的审美特征来看古典舞身韵中的太极意识

古典舞身韵和太极拳的根基是深植于博大的中华文化中的,易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保合大和思想对他们有着深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之美的高度重视,正如密不可分的情与物、人与自然等。另一方面是运用了阴阳、刚柔等对立而统一的辩证思维为依据,追求“和”美的思想和健全的生命力。

从身韵和太极的运动形态上来看,身韵的特点是讲求“圆”,上身的形态具有强烈的“圆”的意识形态,像“云肩转腰”组合,最大特点是将古典舞基本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贯穿起来,以腰部为核,为古典舞的平圆运动打下基础。

其次,“云肩转腰”组合的“形”和“神”具有明显的风格性和韵律感。 “手带身、身让手、身推手。”体现的就是这种手与身体的关系,“移”时手要主动拉出身体,“含”则是身体主动避让手的运动,而在“腆”时则需要靠胸主动把手臂向前推。在节奏上,整个过程都要求有“灌满”的感觉,并且还要强调某一个位置的“闪动”,突出身法中的“点”。在太极中,我们透过其中的寸劲、截、劈等“点”更能体会这些“点”所具有的刚劲,与整个拳架的阴柔运动方式形成对比,体现着古代易学中的刚柔之意。欲左先右,动静交合形成了“云肩转腰”组合和太极拳的动律特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法则:即阴阳对立而相互统一。

5 结论

综上所述,古典舞身韵的产生是在吸收了戏曲舞蹈为主的艺术形式后深度创作产生的,它的根是舞蹈,不同的是,它是舞蹈这棵大树上新发的嫩芽。而舞蹈与武术(太极只是其中之一)又是在地的“连理枝”。太极是这“连理枝”上的枝干之一,它们的脉中留着的是相同的汁液。它们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透过古典舞身韵的特征还是可以深深地体味到太极意识的存在。更进一步的说这是中国传统易学对于舞蹈艺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

[2]唐满成,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3]顾留馨,沈家桢.《陈式太极》.

[4]刘纲纪,范明华.《易学与美学》.

猜你喜欢

身韵意念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LIVING the DREAM
浅析中国舞中身韵的重要性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涓滴意念汇成河
浅析中国古典舞之魂
——身韵课程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