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香港和新加坡城市立体绿化案例分析比较

2015-05-30冯希亮

广东园林 2015年5期
关键词:屋顶花园高空屋顶

冯希亮

摘要:通过调研广州立体绿化的优秀案例,结合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立体绿化的发展概况,总结出在规划层面就应落实立体绿化的选址,规划城市立体绿化系统,落实示范点工程,制定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奖惩机制等措施及手段。

关键词:立体绿化;广州;中国香港;新加坡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5-41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5-28

立体绿化是近年来绿化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其具有美化效果好,改善环境质量,重塑城市形象等优点,一批小规模的垂直绿化或屋顶绿化的专业公司开始涉足该领域,大规模的园林公司也拓展了这方面的业务。然而由于缺乏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个新兴工种,立体绿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2015年年初广州市规划局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联合起草了《关于推进广州市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意见》,并于2015年3月1日正式施行。

1概述

1.1定义

立体绿化与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几个概念之间界线模糊。早在2008年,国内提出的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纵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的形式有屋顶绿化、壁面绿化、挑台绿化、柱廊绿化、立交绿化和围栏、棚架绿化等。

在中国香港,立体绿化又称高空绿化(Skyrise Greenery),它的定义更直观、更易于理解。高空绿化包括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在地面以上的所有绿化工作,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空中花园、平台种植等。高空绿化的主要方式是: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这也是国外对立体绿化的主流认识。

1.2主要功能

1)改善城市环境是立体绿化的首要功能。大城市的热岛效应,主要是建筑屋顶和外立面散热量大所致,城乡温差约3℃~5℃。立体绿化还能储存雨水减缓洪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还可以作为衡量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

2)提高经济效益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立体绿化可以提升地产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减少冷却能源的成本,绿色屋顶比传统屋顶的耐用性高两倍,降低成本。

3)社会效益和美学功能。立体绿化为城市增添绿色空间,提高人们的大自然归属感,还促进社区的互动,为城市带来活力;在城市美学方面还能丰富城市轮廓线,给人美好的视觉感受,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2广州案例

2.1太古汇屋顶花园

太古汇建筑综合体是广州近年来较大型的绿色建筑,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发LEED金牌认证的项目,是国内绿色建筑的典范。建筑综合体中有较大的绿化面积,各功能区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其中屋顶花园和广场为使用者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公共休闲空间(图1)。

太古汇的多层密集型绿化屋顶为建筑提供了休闲绿地、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商场餐饮区。在商场第三层,占地0.8hm2的屋顶花园是商场建筑室内空间的延伸,可以纵览周边城市风貌;第四层的屋顶花园占地0.2hm2,服务于酒店和住宅,延续了整个绿色屋顶系统的美感和生态环境。由街道和商场都可到达屋顶花园,各类使用人群可以便捷地享用这个休闲空间。该屋顶花园是坐北向南的开敞空间,舒适宜人,让人们在被高层建筑包围的压抑感中得到释放。

屋顶花园种植土壤深约305mm,据适地适树原则栽种了各种乔灌木、地被植物,与传统绿色屋顶相比生物多样性更丰富,隔热效果更佳。设计利用屋顶花园的种植槽吸收、减缓和处理雨水径流,把雨水引向植被,只需少量的人工灌溉作补充就可以满足屋顶植物的需要。

2.2万科峯境居住区立体绿化

万科峯境居住区是广州第一个获得绿色三星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居住区的主要特点是建筑群里的立体环绕式绿化,绿意盎然的小区绿化,仿似“空中花园”。在该项目中,包括景观景墙、下沉广场、地面、架空层平台、屋顶、建筑外立面、住户阳台、屋顶花园等,都栽植了各种植物(图2)。立体绿化建筑在隔热降温、降噪、固尘等方面给居住者带来了良好的城市生态体验。万科峯境的立体绿化设计走在广州的居住区建设行业的前列,是行业内争相模仿的对象。

该居住区的立体绿化主要表现在建筑外立面的攀藤植物上,每隔四层的出挑平台都配置有乔木、植被,裙楼商业街部分楼顶有屋顶花园。建筑屋顶收集的雨水供全年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而园林水景的用水补给则采用传统水源。居住小区立体绿化的设计,除了柔化建筑冰冷硬朗的外立面,改善人的视觉感受外,还为小区的室内外空间带来了丝丝凉意。

2.3东濠涌护坡绿化

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地处广州越秀区。河涌两岸是滨水景观带,公共广场以及休闲公园营造了生机勃勃、景致宜人的公共空间。越秀桥、东华西、小东门、自然生态综合广场四大亲水休闲带、绿化广场,沿线麓湖至沿江路建设了全长约4.51km的绿道,是城市中的“绿色走廊”。

东濠涌的河道建设,取消了原有的硬化河岸、河床,靠岸边的基层放置了石笼巩固河床。东华西路至小东门桥河段使用了生态护坡砖,在砌块上种了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os、绿萝Epiremnum aureum等植物,使空间有限、光照不足的河岸形成两道保护河涌的坚实绿墙。整个南段景观,河床、两岸及周边环境,采用多种生态手法,使绿化面积最大化,地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以乡土植物为主,采用生态学的理念恢复东濠涌原有的生态环境,这些乡土植物生命力旺盛,而且有发达的根系,起到加固河岸的作用。

2.4立交桥绿化

广州从2003年开始对全市大部分的天桥实施绿化整饰,使道路绿化向空中延伸,天桥绿化的成功为立交桥绿化改造提供了经验。立交桥绿化主要包括:桥面绿化、桥墩绿化、匝道绿化和桥底绿化。桥上种植的都是抗热、抗干旱、耐高温的植物,如:簕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爬墙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辟荔Ficus pumila、变色牵牛Ipomoeaindica、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等。广州立交绿化较好的路段包括东风路立交、三元里立交通往机场的路段等,从裸露的灰色水泥面到充满生机的绿廊,改善了城市道路廊道的生态环境。然而由于阳光分布不均,汽车废气粉尘严重,土壤土质差,缺少雨水地下水,立交绿化管养难度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交桥绿化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桥上绿化主要依靠塑料容器和支撑容器的钢结构,使用年限短,经过日晒雨淋后容易老化造成危险。另外,由于立交桥植物长期接触大量汽车尾气,应选用抗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SO2等有毒气体的植物,如: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等。立交桥在方案设计初期就应该考虑桥上绿化,使立交绿化更容易实施,抵抗恶劣的天气变化,使之持续发展。

3香港和新加坡立体绿化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洲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的地方,建筑密度大、建设用地非常有限,在立体绿化的应用技术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卓有成效。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密度较广州更大,空间营建、植物造景、立体绿化的设计技术非常成熟;新加坡靠近赤道,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气温保持在30℃左右,平均气温较广州高,但在市区里几乎没有明显的热岛问题,十分舒适。

3.1香港

香港高楼林立,大量的水泥建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空气质量差、居民健康状况下降等状况。为此,实施了“高空绿化”计划,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空中花园、平台种植等。直到2014年3月,建有高空绿化的市政建筑约有400栋。为了鼓励各机构及私人发展高空绿化项目、推动香港更广泛地采用高空绿化的设计模式,香港发展局在2012年设立了“高空绿化大奖”。奖项不仅要求建筑物符合高空绿化质量标准,还要对建筑物外观、可持续发展程度等多项要求进行评估。

在“高空绿化”计划中,香港政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包括密集型绿化屋顶和粗放型绿化屋顶;而垂直绿化主要是装饰建筑立面或构筑物的攀援植物。私营机构也有为新建或既有建筑物进行高空绿化,项目包括住宅、酒店、写字楼、学校等。

3.1.1案例分析

1)荃新天地一、二期高空绿化

荃新天地一、二期是“高空绿化大奖2012”的金奖项目。该项目运用了高空绿化的技术手段,把垂直绿化、连串的平台花园及露台式花园,巧妙地融入建筑物和建筑庭院中。围绕中央广场建设的绿化空间,营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节点供居民享用,为旧城区增添了活力,也促进了社区的交流互动。这个项目在高空绿化技术方面起着先驱的作用并启发了其他商业地产的开发,推动了高空绿化的广泛应用,并在可持续设计及成本效益上不断改进。

该项目建于2007年,建筑群包括住宅大楼、平台花园、会所和商场,中央的公共开放空间与周边的商场及绿色休憩空间融为一体,是中国香港第一个“绿色商场”。其中“直立花园”离地面高15m,面积约700m2,由庞大的结构支架、自动灌溉系统及植物组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涉及园艺、土木、灌溉和结构工程等多个专业。荃新天地一期的垂直绿化实施已超过5年,植物的生长状况依旧繁茂。另外,荃新天地二期在室内也建了垂直绿化系统,是经改良的绿化构件和灌溉系统,满足了室内场地的特定要求。

2)沙田污水处理厂绿化屋顶

沙田污水处理厂获得香港“高空绿化大赛2012”政府项目银奖,是香港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原来的水泥面被改造后,污水处理厂的建筑顶层变得生机勃勃,这也是香港高空绿化的典型例子。污水处理厂是公认污染环境的公共服务设施,选址一般远离民居。伴随着住房需求的发展,民居与厂房的距离越来越近,为了降低越发严重的气味和外观等问题,沙田污水处理厂在2008~201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屋顶绿化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屋顶绿化最大的特点是,预留了维修通道给厂房员工使用,种植不同颜色的地被植物配合屋顶原有的机电设施和管线位置,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的屋顶绿化,与污水处理厂的整个绿化工程相结合,使绿色景观延伸至城门河(图3)。

植物选种方面,由于建筑的屋顶只可承受120mm厚的种植土,故选择了粗放型种植方式——无须频密护养,选择了根浅抗虫又耐风耐旱,能够抵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地被品种,包括矮蚌花Tradescantia spathacea‘Dwarf、波士顿肾蕨Nephrolepis ex-altata、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等。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地被植物,可试验植物是否适宜屋顶种植,收集更多植物相关资料,制作屋顶绿化植物库。

3.1.2编制高空绿化的植物应用图鉴

香港发展局辖下的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组编订了《香港高空绿化的植物应用图鉴》,指导高空绿化的植物选种,并放在网上便于市民免费查阅。该图鉴是首次以本土高空绿化植物为专题的指引,图鉴里的植物品种选自2012出版的《香港潜在适用于高空绿化的植物清单》,都是耐干旱、易保养、不易长杂草、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另外还包含了政府公共工程及私人项目中高空绿化应用案例。除了介绍每种植物的基本特性,还提供其高空种植的应用方式,列出植物可接受的严峻生长环境,提供实际应用的技术资料,包括:建议泥土深度、护需求、支撑方法等。

3.2新加坡

3.2.1新加坡高空绿化发展概况

新加坡是全球公认的花园城市,国土面积虽小,但绿化面积大,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高达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5m2,森林覆盖率为30%。新加坡的绿化建设目标明确,法律法规的制定细致,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也有具体数值规定。从区域性公园、绿化带、街心邻里公园,到停车场、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桥、楼房立面等,对绿化的位置、面积、标准、责任人都有明确规定,建房规定绿化面积纳入规划图纸,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来,保证实施到位,使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至2013年新加坡已有超56hm2的空中花园。每一栋新建的建筑、公寓都会引入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而新加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带,雨水和阳光充足,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空中植物的种植。

3.2.2案例分析

1)Gardens by the Bay滨海湾花园

Gardens by the Bay在新加坡“立体绿化大奖2013”中获特别奖。该项目是新加坡最著名的园林项目,也是世界十大室内花园之一,2014年还获得主题娱乐协会(ThemedEntertainmentAssociation)颁发的国际生态花园杰出成就奖。

Gardens by the Bay项目是新加坡最大的海滨发展景观项目,由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ationalParksBoard)和英国景观事务所(GrantAssociates)合作完成。公园有两个大型植物冷室,分别是荫凉干爽和荫凉潮湿的环境,室外还有各类主题植物园,植物种类繁多。这里著名的景观节点是18个高25~50m的树状构筑物“擎天大树”(supertrees),上面是垂直花园,种着各种热带攀缘植物、附生植物和蕨类植物。擎天大树的部分“树冠”安装了光伏电池,可以吸收太阳能,供夜间照明,其他“树冠”与植物冷室系统相连,作为排气口。公园东部的几棵擎天大树之间建有空中步道,人们可从不同角度欣赏滨海南花园的美景(图4)。

云雾林是其中一个大型冷室,里面有一座高35m的假山瀑布,展示了热带山地雨林湿润气候孕育的各种植物,包括各类兰花、猪笼草和蕨类植物等。这座世界最高的室内垂直绿化瀑布规模很大,十分震撼,攀上最高处再沿着“云雾步道”(Cloud Walk)漫步而下,走在云雾缭绕、五彩缤纷的热带山地植物中,别有一番趣味。

21PARKROYALonPicketing宾乐雅酒店

宾乐雅酒店在新加坡“立体绿化大奖2013”中获最杰出奖。这是一座由热带花木与棕榈科植物簇拥着的花园酒店。新加坡建筑事务所WOHA利用高空绿化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作用,使建筑与众不同和可持续发展(图5)。

酒店建了15000m2的空中花园,景观水池、瀑布、露台和绿色植物墙等绿色景观覆盖了大部分的建筑区域,与附近的公园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绿色景观。遮荫的乔木、开花植物、观叶灌木及外悬的攀援植物共同营建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热带环境。每四层楼都有挑台空中花园,推开房间阳台的落地玻璃就是映入眼帘的热带植物。走廊、大堂和公共洗漱间也是花园式的公共空间。这里最大的特点是,酒店景观不需要频繁的人工养护,有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还能最低限度地依赖环境资源。高楼层的雨水收集可灌溉低楼层的植物;光伏电池阵列在屋顶上为室内灯饰和景观灯提供照明供电。这是新加坡第一个零能耗的空中花园。

4借鉴与总结

4.1提高科普认知

香港编写的高空绿化应用图鉴公开在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查询,真正为有需要者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便利。此外,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普做法如举办讲座、交流会,科学馆讲解,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等应逐步推进,而不仅仅停留在宣传阶段。

4.2设立奖励机制

政府应鼓励多建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方法可借鉴新加坡的SGIS计划:国家公园局资助既有建筑建绿色屋顶或垂直绿化费用的50%,绿色屋顶的报销上限是200新币/m2,垂直绿化的报销上限是500新币/m2。用经济手段鼓励开发商、设计方和施工方,对经济市场起到引导作用,形成良性竞争,刺激国内立体绿化技术不断革新并更广泛地应用。

4.3落实示范点工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排量大、释放温室气体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造成越来越多的城市热辐射,广州的热岛效应越发明显,旧城区尤其是天河体育中心到珠江新城一带的气温明显高于番禺、花都、增城等新区。若能实现大范围的立体绿化工程,率先以天河珠江新城为该工程的首个启动区,将对更大范围的实施起到模范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一定大有益处。

4.4采用规划手段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财政力度,把改变城市生态现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看作首要任务。在上层规划方面,要做好立体绿化选址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增加立体绿化专项规划,使之在纵向和横向空间成为一体系,并定好立体绿化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相关指标。组建专项建设小组、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对立体绿化进行规范与管理,使立体绿化独立于城市园林、建筑成为一个专项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标准也要逐步完善,定期举办大型的立体绿化竞赛,设置相关奖项,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资、参与,并付诸实践。

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就能建成花园,这是解决大中型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方法。召集社会各阶层力量,进行全市大范围立体绿化覆盖工程迫在眉睫,这必然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

猜你喜欢

屋顶花园高空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高空走绳
屋顶屋
高空缆车
不要高空抛物!
呼噜猫的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高空莫抛物
南京最美“网红”屋顶花园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