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仁礼”与“礼仁”的几点感知

2015-05-30王殷周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论语

王殷周

摘 要:“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原本是孟子引孔子语而证明自己观点的话。虽然对于这句话究竟是否孔子所言历来有不同的声音,但学界的大部分研究中还是将其视为孔子的原话。本文仅从仁的思想内核、孔子礼乐观及其时社会风气三个角度,浅议我们为何应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视为“孔子的原话”。

关键词: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论语;仁

当笔者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外公就常对我念叨“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八个字,还要来来回回地解释这是孟子引孔子之言,咒骂那些发明陪葬佣的人断子绝孙。

诚然这不是什么幼儿教育的好榜样,不过这些回忆还是让我一想到孔子,就想到了“始作俑者”这个话题。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八个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句是这样的:

曰:“庖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可以看到的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原本是孟子引孔子语而证明自己观点的话。虽然对于这句话究竟是否孔子所言历来有不同的声音,但学界的大部分研究中还是将其视为孔子的原话。

那么,学人究竟为什么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孔子的原话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愿意相信这八个字中的内涵是孔子承认并明确提出的呢?

对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含義,最常见的理解是:“发明陪葬佣的人,一定会断子绝孙吧(因为用长得像人的东西来陪葬)!”[1]大部分受众认为这是孔子反对使用人殉的宣言:在孔子所处的年代,不仅陪葬佣大行其道,人殉的做法恐怕也是广泛存在的。[2]孔子反对使用人形佣来陪葬,更遑论以奴隶行人殉。

一、从仁的思想内核来看——爱人

是否反对人殉,这首先关系到孔子的思想内核——仁者爱人。

在后世尤其现代,许多《论语》的读者认为“爱人”中的人,是不包括身为奴隶的“民”的。他们以“民”是奴隶,“人”是士以上的人物,因此“人”和“民”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对言的。[3]

笔者以为,虽然孔子没有说出“民为贵”这样如孟子般锋芒毕露的判断,但他对于“修己以安百姓”[4]、“博施于民而能济众”[5]的士人君子,是极为看重的。对这种贤士的看重,间接要求了“仁”者对为“民”者的体谅。因此,仁者爱的“人”不仅包括与自己身份平等的士人,更应推而及“民”。

此外,“民”在古典文献中与“人”的内涵大概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譬如“厥初生民,时维姜嫄”[6]中的“民”恐怕就不包含有贬低之意,孔子崇尚周礼,熟读古书,对于“民”的理解,恐怕就会比后世以论语文本为孤立分析的学者多一份温情的感受。人殉的奴隶,虽则为“民”,却也不一定就有为君就死的义务,仁者的体恤,如果包括对于“民”的爱护,尊重奴隶的生命也就不足为异了。

二、从孔子礼乐观的方法论来看——有损益

殉葬之礼古已有之,无论是出土文献还是《诗经·秦风》中《黄鸟》一篇的记载都证明人殉是上古三代以来的遗留。孔子讲求“克己复礼”,何以独独反对人殉这一项制度呢?

诚然,孔子要复的“礼”是和三代的奴隶制社会密切相关的,但是他所复的“礼”是否等同于奴隶制度呢?通观论语,“礼”字出现七十五字,其中不见任何概括性的定义,甚至也很少有阐释性、抒发性(如他对于“恕”的阐释)的文字。

孔子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7]。周人对于夏商两代的制度,既有因袭又有相当大的裨补缺漏,与最初的夏商二代的制度相比,恐怕已经不是一成不变的。故而尚《周礼》的孔子,认为自己是周人的孔子,大概也不会完全承袭夏商之制。此外,《周礼》一书中本身不包括有人殉制度的记载,夏商二代本身的人殉习俗,尚周礼的孔子也未必能够了解。

然而,即便孔子了解到这一习俗,根据他礼要有所“损益”的观点,恐怕也不会拥护此制度。孔子对“礼”的“损益”不算少,他主张“行夏之时”便是对周礼的改变。更有力的证据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8]、“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9]这两句话——即是说,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其本质“仁”。如果礼乐的形式本身违反了“仁”,那么也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

三、从当时的社会风气来看——思无邪

在上古典籍和文献数量有限的今天,讨论孔子究竟是否反对人殉,除了到论语的字里行间推测、除了逐字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八个字的含义之外,离不开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把握,离不开对于孔子崇尚的政治、人生“氛围”的一种体会。

孔子倡导的氛围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一点是匹配的,我们不妨借用孔子阅诗三百之后的评论来概括,即“思无邪”。

当时的社会风气,某种程度上是残酷的,从另一种层面上看又是自由的。在奴隶制度大势倾颓之时,奴隶主因为奴隶多少有些用处之后,便舍不得将他们活活埋葬了。[10]这时奴隶主与奴隶、君主与士人之间的等级依附关系,就有些微妙了。我们可以将这种关系与西方封建庄园经济中领主与农奴、领主与骑士的人身依附关系做一定程度的类比,即血腥色彩相对弱化,拥护与庇护的关系日益牢固的一种状态。(后者被西方学界阐释为“中世纪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11]。)因而,才有了士人的崛起和萌动,有了“百家争鸣”的可能,有了诸侯养士的风气。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里,反对人殉的意见已经不容小觑。秦穆公殉“三良”,就遭到了秦国人的谴责。“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12]——秦国人还专门写了前文所提到的《黄鸟》来哀恸三良、讽刺秦穆公。《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所记载的魏犨小妾一事则是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孔子的政治观也许是“保守”的,但绝不是落后的,克己复礼更不意味着他会和社会的所有潮流站在对立面。

孔子倡导的社会风气,是“风乎舞雩,咏而归”[13]的精神状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的相处准则,更是“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15]的生活规律。在这样自然而然、上下级关系温情又有秩序的风气里,在“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16]的治理下,在大范围内实行血腥的人殉,几乎超越了违和而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攻击其为残酷的奴隸制社会,恐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综上所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八个字虽不一定是孔子的原话,却极有可能代表了孔子反对使用人佣、反对人殉的观点。之所以说这八个字不一定是孔子的原话,一来是因为《论语》中极少见孔子咒骂什么人,二来是因为这句话所透露出的严谨、思辨、判断性似乎更符合孟子所处时代的风格。随着社会秩序的日益纷乱与时人思辨水准的上升,孟子时代的儒者较之于孔子时代,显得更加理论严密、更雄辩,更具有斗争的风度。“民为贵”等新观点的提出,天命观的再讨论和具体化,都是这一种风度的表征。

不过,以上观点大部分是基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含义为“发明陪葬佣的人,一定会断子绝孙吧(因为用长得像人的东西来陪葬)!”这一前提上的。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对这句话本身意义的不同看法。

“其无后乎”中的“后”,近古以来的文本中都写作“後”,但上古文本中究竟是写作“后”还是“後”,不同的学者似乎有不同的意见。“后”字在古汉语中也有君主之意。有些学者认为古文本中这里是“后”字。那么这句话的意义就会变成“发明陪葬佣的人难道是不尊重帝王么”,其后的“为其像人而用之”则可以视为对这句话的回应。以这种意义观之,孔子虽然没有反对佣葬,但却是支持以其取代人殉的。

即便是认为原文本是“後”字的学者,也有两方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孔子是谴责以人形殉葬(即本文选意),另一方则认为孔子是在谴责始作俑者欺君罔上(“用像人形却不是人形的东西来殉葬,一定会断子绝孙的”)[17]。然而这后一种解析却和孟子引此言的上下文是互相冲突的,难以使人信服。

因此,不管是“其无后乎”还是“其无後乎”,我们都可以从中推测出孔子作为仁者,对于人殉的反对。

2002年《咬文嚼字》上刊载的《始作俑者辩诬》为“始作俑者”进行了辩解,作者王顺以为,佣葬比起人殉,自然是一种进步。此文为许多的学者提供了新视角来看待孔子的观点。然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后”与“後”之辩(即孔子是否拥护始作俑者)都并不影响孔子反对人殉,那么佣葬比之人殉是否进步,似乎也不构成反对孔子观点的依据。[18]

后记:

《论语》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或许并不是层级分明、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正是一套由许多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样的微小细节构成的无可指摘的观念。正是这许多的历久弥新的思考、这些从未过时的主张造就了孔子之伟大。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承载着笔者对于论语的初始记忆。这篇文字,题目就是“感知”,也的确是笔者读论语时的一点直观感受,论据相当匮乏、体系也不够完备,充其量算作那么一点思绪,供自己以后再看到时认真地停驻那么一刻半刻——或者再研究下去,或者笑一笑也就放下了。如果这篇文字的感情色彩显得浓重,那是带着笔者作为孙儿对长辈的一点眷恋的。

参考文献:

[1] 参见王顺.《“始作俑者”辩诬》.《咬文嚼字》,2002(5): 17.

[2] 参见涂白奎.《“始作俑”新解》.《史学月刊》,2000(2): 25-31.

[3] 陈倩倩.《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 语出《论语·宪问》.

[5] 语出《论语·雍也》.

[6] 语出《诗·大雅·生民》.本文引诗经文本以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为准.

[7] 语出《论语·八佾》.

[8] 语出《论语·八佾》.

[9] 语出《论语·阳货》.

[10] 参见俞宪忠《中国古代殉葬制度变迁的可能诱因和发展启示》,《天津社会科学》2012(3):79-83、91.

[11]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2] 语出《诗·秦风·黄鸟》.

[13] 语出《论语·先进》.

[14] 语出《论语·卫灵公》.

[15] 语出《论语·卫灵公》.

[16] 语出《论语·尧曰》.

[17] 参见涂白奎《“始作俑”新解》,《史学月刊》,2000(2): 25-31.

[18] 王顺.《“始作俑者”辩诬》,《咬文嚼字》2002(5):17.

猜你喜欢

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