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郭德纲相声为例分析刻意曲解语言现象

2015-05-30宋艳妮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摘 要:本文以郭德纲相声为语料,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言语交际中的刻意曲解及其在喜剧相声语境会话互动中的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通过和语境关联,进一步揭示刻意曲解的动态性及心理和人际感情作用。

关键词:刻意曲解;语境关联;郭德纲相声

刻意曲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常见于人们的日常交际当中。而将刻意曲解应用于文本创作当中的例子也非常多。因此刻意曲解的研究及解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误解做了很多的研究,如《语用学杂志》1999年出专刊发表多篇误解研究的论文,宗世海(2000)详细评述了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然而,“与误解关系密切的曲解问题却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国内学者大多只是在研究误解或歧义时顺便提及”(何自然,申智奇2004 )。

一、刻意曲解与误解的区别

刻意曲解,是在会话交际中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以便达到某种交际效果的语言现象。刻意曲解与误解有本质的区别,误解实际上是一种无意中的信息传递,它和刻意曲解中听话人有意误解对方话语是完全不同的。误解是解码人无意为之,或是被迫的,不得己的;曲解是解码人为了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做的(何自然,申智奇2004)。

二、刻意曲解关联论

(一)对说者交际意图的有意歪曲

斯波伯和威尔逊(Sperber and Wilson 1986/1995:23)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交际观“明示推理交际观”,即从说话人的角度看,是说者明示自己交际意图的行为。从听话人的角度看,是对说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以使交流顺利达成。而刻意曲解是在听话人对说话人明示的交际意图进行正确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出于自身交际需要对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了刻意歪曲。

(二)对互明认知语境的刻意偏离

关联理论将语境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建构体。交际者在认知语境的参与下,努力寻找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通过语境认知推理获得最佳语境,以明自会话含义推载交际顺利进行。以此看来,刻意曲解是在听者充分理解说者的语境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听者对互明认知语境的刻意偏离。

三、郭德纲小品中的刻意曲解现象的关联评析及其生成机制

(一)借指称竟义的不确定性讲行曲解

1.利用谐音

(1)高:文人墨客

高:恩

徐:留一大光头,文了一脑袋文身呐

高:一脑袋的文身呐

徐:文人嘛

徐:光着板儿脊梁

徐:亮块露肌肉

高:恩

(2)徐:你们家可以称的起是宾客淫门

高:您等等您等……您说错了纲丝胡同

徐:那应该是?

高:宾客盈门

(3) 高:人家说了,人家在网吧

郭:在王八过夜不行

高:王八干什么

(翻四辈_郭德纲,高峰,徐德亮)

利用谐音进行刻意曲解有其深刻的认知动因。如例(1)中参照对象是“文人”与“纹人”中两个音同义不同的的特点,这是为了达到幽默效果的刻意之举。例(2)中“宾客迎门”为“宾客淫门”提供了刻意曲解的空间,表达了说话人故意插科打诨意图。例(3)中“王八”与“网吧”同音,表明说话人故意诋毁他人。

2.利用词汇的多义性

(4)郭:得一个金牌就了不起啦?

于:不容易!

郭:你看人家岳飞。十二块!

于:岳飞给宰了那是。

(你得学好_郭德纲,于谦)

在例(4)中,郭没有保持于在交际中事先设置好的话题,而是选取自己所表达词语中不同的义项,从中刻意曲解来达到自己的意图,将计就计,巧妙地将一个意义顺势曲解为有利于自己的另一个意义,从而建立起“奥运金牌”与“令牌”之间的关联,以调和冲突,搪塞和僻免槛尬的局面揶揄于谦。

3.将词语拆开

(5)郭德纲:皇上死了叫驾崩

张文顺:对

张文顺:什么叫驾崩呢

郭德纲:就是架出去给他崩了

(八大改行--郭德纲 张文顺)

(6)郭德纲:我是个文豪哇!

李菁:没看出来

郭德纲:你闻闻我,闻完了你好嚎去

李菁:这文豪是一个词,您别给拆开

(批三国--郭德綱 李菁)

(7)郭德纲:拿本儿都记上点儿啊!我告诉你,曹操的父亲!叫香蕉!

李菁:香蕉?

郭德纲:香蕉!

郭德纲:我与你父相交不假!我跟你爸爸曹相交-关系不错

(批三国--郭德纲 李菁)

在例(5)中郭故意将“驾崩”这个词语拆开来解释,一方面故意显示自己似乎没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制造笑料;在例(6)中将“文豪”这个词语拆开,是为了圆他前面自称为文豪的谎话,保全自己的面子,避免尴尬,制造笑料;例(7)中同样将“我与你父相交不假”拆开也同样是一种狡诈,避免自己不知道曹操父亲真名的尴尬。

(二)对话语隐含意义的刻意回避

故意转换话题

(8)李:我们家不睡凉席儿

郭:睡,睡不睡凉席儿搁一边儿,做梦这方面的事儿我能给你讲

李:是

(梦--郭德纲 李菁)

(9)郭:就说....你的祖父纲丝胡同

于:噢

郭:于谦..的祖父(拍自己一下)

于:别拍 您说我祖父你往这拍什么

郭:我这刚才落一虫子(又拍一下)

于:什么月份会有虫子?

郭:恩恩.于谦的祖父在大清朝是了不起的人物

例(8)中本来郭在前边开了个玩笑说自己在家睡凉席,醒来后发现凉席全扎到自己身上了,本来想借此揶揄一下于,结果与说自己家里不睡凉席,所以他只好转换话题,为自己保全面子;在例(9)中,郭要谈及于的祖父,无奈于还没想好该怎么继续下去,于是故意拍自己一下说有虫子,为自己延长思考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关联论为视角,以郭德纲小品当中的刻意曲解为例,分析了刻意曲解的生成机制及其在文本当中的文本效果。作者认为将刻意曲解运用于文本当中,不仅能够增强文本的生动与现实性,更有利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使得读者更深刻的理解文本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田.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3):163-170

[2]王希杰.修辞学新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 Sperber, D,D. Wilson. (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4]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fy Press.

[5]语料来源:郭德纲相声段子文本 http://g.tingcd.com/forum -14-1.html

作者简介:宋艳妮(1990–),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语言应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