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公子性格浅析

2015-05-30吴琴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摘 要:史公在《太史公自序》就说明作此篇的立意:“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列传》中塑造了品德高尚,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魏公子形象。本文试从仁而下士、虚心纳谏和反躬自省这三个方面对魏公子形象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仁而下士;虚心纳谏;反躬自省

一、仁而下士

史公在第二段段首即点名本篇主旨:仁而下士,接着又以“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加以佐证,又于篇末论赞与《自序》中反复表达对于魏公子仁而下士的高度赞赏,可见史公推崇之意。

文章故事安排大多围绕仁而下士四字展开。既有重点描写的善遇侯嬴,结交朱亥,访毛薛二公,也有未具名的诸多食客,如“深得赵王阴事者等,这些客的存在都为刻画公子的形象提供了细节支撑。其中描写的主次是很分明的,未具名的食客们与侯嬴、朱亥、毛薛二公相比为次,侯嬴、朱亥、毛薛二公四人中,显然侯嬴为重中之重者,朱亥、毛薛二公为重中之轻者。

文中公子礼遇侯嬴一处尤为出彩,侯嬴的多次试探与公子“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的三叠描写交相辉映,完美地表现了公子“仁而下士,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的品质。李晚芳《读史管见》说:“篇中摹其下交贫贱,一种虚中折节,自在心性中流出。太史公以秀逸之笔,曲曲传之,不特传其事,而并传其神。迄今读之,犹觉数贤人倾心相得之神,尽心尽策之致,活现纸上,真化工之笔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之时,侯嬴先是淡然辞别,直至第二次问计,他才详细为公子谋划。侯嬴告知公子如何盗取虎符,详说虎符所藏之处与如姬之事,并预料到晋鄙必然不相信公子。侯嬴之所以愿意在年老之际为公子谋划,并不惜以死激励公子,成其功业,正是因为公子的仁而下士。

二、虚心纳谏

公子的形象所以历来为人赞赏也与其虚心纳谏有关。纵观其一生功绩,与客的劝谏是不可分的。史公尤其赞赏公子的虚心纳谏,甚至不惜运用虚笔,对比的手法进行描写。

侯嬴举荐朱亥,公子便往数请之,后来朱亥果然帮助公子夺得兵权。侯嬴献计盗取虎符、击杀晋鄙,公子一一听从并执行,正是公子采纳了侯嬴的建议,才得成救赵的功业,进而打击强秦,保存魏国。

救赵后,赵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此时客之劝谏一出,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公子从内心接受了客的建议,且立刻表现在行动上,原本赵王想“引公子就西阶”,公子纳谏后“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遂令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前之“骄矜自功”与后之“若无所容”、“侧行辞让……自言罪过”两相对比,公子的形象立刻高大了起来。有评点说此处“极摹公子‘谦让,与上骄矜激射成采”,其说为是。

还有一处也是一样写法。“秦闻公子在赵……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曰:‘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公子的激烈言词令门客皆不敢劝谏,但毛薛二公往见公子进谏,“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前之激烈言词与后之“立变色”、“趣驾”相互对照,“激射成采”。

有评点说“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不必实然,先作此笔,则后之自责愈见其妙”,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亦故作过激语,以衬下文,不必实然”。此说为是。两件事只是史公为突显公子的从谏如流与知错立改而作的虚笔而已,不必实有。正是这些虚笔,我们能够看见一个不以富贵骄士,从谏如流,知过能改的公子形象。

三、反躬自省

史公塑造了一个高尚的公子的形象,然而文中也有许多细节显露出公子的常人品性,这些如常人般的细节之中,又体现出公子超越常人的反躬自省。

公子行过夷门准备辞别侯嬴之时,侯嬴只是淡然辞行,行过数里,公子心中不快,认为自己平常礼遇侯生备矣,而今自己即将赴死,侯嬴居然没有一言半语相赠。此处描写公子的心理如同常人思维,对于侯嬴在关键时刻竟然没有任何表示的行为,公子边走边思考,为之感到不快,这里写得十分真实。然而,后面话语一转,“我岂有所失哉”?公子此时想到的自己是否有过失之处,而不仅仅停留在不快的層面,一般人在此时大概思考的都是侯嬴的不是,而极少会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失。公子强烈的自省意识大概也是超出其他三位君子的原因之一。

再者,公子听闻赵王欲以五城封,“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以功骄矜,这是常人之态,公子亦不能免于此,写得很真实。魏王派使者往请公子回国时,公子恐怕魏王怪罪,于是告诫门下曰:“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公子因害怕魏王怪罪,故而说出一番激烈的话告诫门下,此处公子一改以往的形象而变得不愿听劝谏,有一种独断专行的意味。这两件事都表现了公子平常人的一面,然而最终都以听取门客的劝谏,公子改过从善而终。处于高位并且有功在身却能听取门客的意见,立马加以改正,这尤其难得。

以上事例可见魏公子有着超越常人的自省意识,总能反思自己的行为,加之善于纳谏,故而能够令士人来归。

参考文献:

[1]韩兆琦.史记笺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7).

[2]杨燕起,陈可青.史记研究集成·史记集评(第六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3]吴见思,李景星.史记论文史记评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吴琴(1993–),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