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2015-05-30陈依琳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围城

陈依琳

摘 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讽刺杰作。《围城》中采用的讽刺手法,不同于以往的讽刺手法,蕴含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特点。作者把议论渗透在人物的刻画和心理描写中,将讽刺意味发挥的淋漓尽致。本文着眼于《围城》的讽刺语言,探讨钱钟书的讽刺艺术之美。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讽刺语言

一、机智幽默的讽刺语言

(一)巧妙运用比喻进行讽刺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运用的比喻多达七八百条,这些新鲜奇特、涉笔成趣的比喻在表现讽刺效果时更为有力、贴切,大大增强了《围城》的讽刺效果。本体、喻体之间强烈的反差达到讽刺的效果。在传统的比喻中,喻体与本体相对,喻体是对本体特征的有效并极形象的修饰,这样能把本体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比喻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经常见到,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但是如果真正要说以比喻取得极大成就的就非钱钟书莫属。比如小说中写方鸿渐在本县省立中学作报告时大谈鸦片和梅毒,以女学生们的“耳朵丧失贞操”的比喻,反应出了方鸿渐只会耍嘴皮子,根本没有真才实学的本质。

(二)夸张手法增强讽刺效果

《围城》中作者善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事物的本相,从而在主观印象上给读者冲击,揭示了讽刺对象的丑陋,喜剧色彩浓厚,从而达到对事物本体讽刺的目的。例如文中对陆子潇鼻子的描写。“短而阔”是他鼻子的真实写照,作者却用像是被人打的鼻子向两处横溢来作比,使他的鼻子显得立体形象而夸张,让人忍俊不禁,从而产生了幽默、讽刺的效果。

二、犀利辛辣的心理讽刺

心理描写在作品中的运用能够使人物性格特别细腻。写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围城》,在心理描写方面有着比古典小说进步甚多的技巧,犀利的心理观察和分析是《围城》的重要特色。钱先生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巧妙运用辛辣的心理讽刺手法,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观察人物心理并讽刺

钱钟书能精心搜罗、捕捉各种人物的心绪、心思、心态,并把它们组织成心理的冲突,进而在微妙的讽刺性矛盾中使人物须眉毕现。例如《围城》第三章写到青年知识分子的聚会,这次聚会由赵辛楣请客,有苏文纨、褚慎明,董斜川,方鸿渐等人参加。在这次聚会中,作者把众多人物的心绪交织在一起,描绘他们的心理矛盾和人与人的冲突, 形成了大量的微妙而又激烈的心理冲突,犀利地讽刺了这些人心理的阴暗与龌龊。钱钟书擅长“心理纠葛”描写,众人各自心怀不轨,却能被钱钟书一语道破。苏文纨在家里举办的这次聚会,就是这群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纠葛”,作者借此也讽刺了这些人所处的病态的知识分子社会。

(二)通过心理的刻画进行讽刺

钱钟书善于又人物心理出发,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角度,而且特别能够在众人聚首之时,犀利地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摩擦。如《围城》中写汪太太为范懿、刘小姐与方鸿渐、赵辛楣做媒请客的一场。范懿、刘小姐满怀希望,而辛楣和鸿渐看见介绍的是这两位,失望得要笑。两人就虚应其事,只泛泛应酬几句。汪先生说家里的老妈子不堪用,偷吃主人的东西。 范懿说孙柔嘉有情人了,方鸿渐以为说的是自己,强作安详……一系列的人物反应作者用法眼观察在场各人的心理上一切轻微波动,一一记录在案。越是复杂人多的场面,越是能够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作者对这些人心理的直接刻画使这些人的形象更为生动具体,又用幽默的笔调加以描述,使其更具讽刺色彩。

(三)通过婚姻、情节展现人物心理进行讽刺

钱钟书对《围城》中的人物有一股心理审视的气势,善于从爱情、家庭、婚姻等的关系上揭露人物内心的丑陋和缺陷,从而达到讽刺效果。例如,《围城》中方鸿渐不爱苏文纨,而苏文纨却暗恋着他,当苏文纨觉得方鸿渐爱上了自己的表妹就故意说唐晓芙的坏话。但是方鸿渐还是无法放下唐晓芙后,苏文纨就开始揭露方鸿渐的丑事,显现出她自己不择手段的一面。在《围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对人物都进行了敏锐的心理观察和分析,对那些“知识骗子”丑陋的内心、虚假的言行举止作了犀利的讽刺。例如,三闾大学历史系的系主任韩学愈他的夫人想要代替孙柔嘉冒充美国人去教英语,而他的夫人实际是北俄人,为了让他的夫人站稳这个讲台。他采用卑劣的手段,教唆一些品行不好的学生欺负孙柔嘉。知识分子之间那种沽名钓誉的丑态毕现。

《围城》是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它所表現出的讽刺艺术是多样的,具有独特的个性,使整个作品充溢着独特的讽刺艺术魅力。阅读《围城》,独特的讽刺手法,毒辣的表现形式让人总是忍不住拍案叫绝;但是有些讽刺的背后,却是让人会心一笑或是引发深深地思考。这一切使《围城》成为一部璀璨于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杰作,是中国讽刺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也标志着现代讽刺小说的真正成熟。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 [M].北京: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张明亮.槐阴树下的幻境---论《围城》的叙事与虚构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卫平.东方睿智学人---钱钟书的独特个性与魅力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周锦.《围城》面面观 [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5]田慧兰,马光裕,陈轲玉选编.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 [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围城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破围城,看数学
演习代号:围城计划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围城”内外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医改,必须冲破市场“围城”
《围城》新读本——郝庆军《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