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安度盛夏的自我调理

2015-05-30郑金美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盛夏胃肠空调

郑金美

盛夏季节,昼长夜短,赤日炎炎,暑气熏蒸,让人有种苦不堪言的感觉。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机体耐受力随之减弱,适应性也相对较差,从而容易生病(如中暑等),特别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肾功能不全等也常在此时凑热闹。因此,老年人要平安度夏,更应做好日常的自我调理。

饮食卫生

由于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动量减少,咀嚼能力差,消化功能弱,特别是炎热的季节,饮食消化功能更会受到不良影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所以,老年人的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少油、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注意营养合理,品种多样,荤素搭配,有汤有菜,味香可口,并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经常吃些藕粉、莲子粥、荷叶粥等,也可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既可适时补充因出汗消耗的体内水分,又可清热解毒、安躁除烦,降低过高的血液黏度。

要少吃油条、烤饼、肥肉等厚味之物,以防生痰、生热、生湿。切记隔夜食物未经处理不能吃,以免引起食物中毒;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以防发生肠道传染病。此外,夏季适量吃冷饮可防暑降温,但切莫吃得太多。因为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里的停留时间,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比较高,如果骤然受到大量的冷刺激,还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腹泻等。

适当活动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和耐热能力。但夏日天气炎热,老年人特别要避免在气温高时(10:00~16:00)在烈日下活动。一般可选在早晨起来后,太阳出来前或傍晚气温稍降低时,到室外场地平整、空气清洁的地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注意运动量不要过大。

盛夏午时尽量少外出,因为盛夏室外环境温度高,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差,稍不小心容易引起中暑。若是必须外出,一定要避开烈日当空的中午(12:00~14:00),并要穿浅色(最好白色)的衣裤,打晴雨伞或戴太阳帽,前者反光能力强,有利于抗辐射热;后者能遮挡阳光的直接照射,对预防中暑大有帮助。如能再戴上合适的太阳镜则更好,有利遮挡日光对眼睛的不良刺激。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必要的话也可随身带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品以备急需。

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外出时尽可能安排小辈陪伴同往,便于途中有个照应,以免发生意外。特别是参加各种活动出汗多时,湿衣汗衫要勤洗勤换,既保持皮肤清洁、汗腺通畅,又可防暑湿并袭,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合理午睡

充分科学的休息,有利于人们恢复良好的体能和精力。但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劳;加上夜间炎热,睡不安稳,导致睡眠不足,午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专家认为,午睡对老年人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充电法”, 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项好措施,且对防止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乃至抗衰、延寿、美容都有好处。因此,老年人应保持生活规律,做到早睡(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早起(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避免过度劳累,以顺应阳气的生长。特别是午饭后,尽可能安排适当的午睡,以养精蓄锐,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

午睡也要注意科学合理。不要饭后即睡,以免降低消化机能,应于饭后约30分钟再睡,这样还可防止老年人因饭后大脑血流量减少、血压降低、供氧减少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中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要睡在床上,宽衣解带,不能随便伏案或靠沙发、椅子而睡,以确保睡眠质量;睡眠环境宜安静,不要在喧哗的场合午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不能躺在风口(如屋檐下、过道里或树荫下)和电风扇下午睡,以免着凉、感冒。

此外,晚上看电视、上网聊天或搓麻将等要注意适可而止,按时就寝,不能过迟,更要避免通宵达旦,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心平气静

酷暑盛夏,火气旺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这样能使机体分泌多量有益的乙酰胆碱、激素、酶等物质,把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抵抗疾病及热浪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即心静),切不可烦躁激动,遇事一蹦三跳,以防止心火内生。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静就是人能在思维中靠自身的意志力遏制杂念、摒弃外界干扰而独立冷静思考的一种良好心态。这样能身处酷暑之中不觉热,愁肠百转之时不觉烦,置身闹市之地不觉吵,才能更好地尽心思考问题、谋求解决之法。心不静则理不清,理不清则事不明,必然会陷入迷茫。心理专家认为,人一旦进入了“静”界,便多了一些祥和,少了一些纷争;多了一些幸福,少了一些灾祸;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要真正达到心静的境地,应注意以下几点,并在生活中切实施行。

1.对晚辈和他人的期望不要太高,避免失望感;

2.积极排解愤怒情绪,以免失态和后悔;

3.该“糊涂”时且“糊涂”,甚至做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一时无法摆脱的烦恼,可暂时离开刺激源,避免刺激加剧;

5.必要时找知心朋友倾诉心声,以减轻心理压抑;

6.为他人做好事、善事,以免孤独,使生活更充实;

7.一段时间只集中精力干一件事,以免过多事务给自己造成精神压力;

8.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以免精神过度紧张;

9.善于扩大人际交往,多交年轻朋友,避免孤陋寡闻,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10.学会自娱自乐、以避免烦恼郁积,使心情保持开朗。

科学纳凉

盛夏炎热,如何纳凉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专家认为,老年人用电风扇取凉宜用微风,最好是以手摇扇取凉。因为人的肢体是由左右大脑交叉控制的,左脑支配右肢,右脑支配左肢,而摇扇必须左右手轮流使用,这样不仅可促进手指、手腕、肘关节的灵活性,锻炼双肢的肌肉力量,而且增加了脑血管的柔韧性,可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使用空调的家庭,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过低而使身体受寒。通常而言,人体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4~27℃, 最低不宜低于22℃,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5℃,夜间空调不应低于24℃(尤其在睡眠时,要调好适当的温度,最好调在睡眠状态)。如果空调开得过大,室内温度过低,加上老年人的神经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对冷、热的适应能力弱,更容易患“空调病”,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精神不振等不适症状。同时,空调不宜24小时连续开,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免发生呼吸道疾病。

讲究保健

平时身体不好,特别是有慢性病的老人,盛夏更需注意保健。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停服药物,如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诊治。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慢性病将会伴随终身,短期不服药也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就认为自己的病不要紧,干脆停掉所有的药物。殊不知,长期不用药,虽然在表面上没有多大变化,但实质上病情却在慢慢地加重,这样会延误病情而带来不良后果。

针对夏季常见病,向大家推荐几种中成药。腹泻,可选用葛根芩连微丸;中暑或胃肠型感冒,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泌尿系统感染,可选用三金片;便秘,可选用麻仁软胶囊或六味安消胶囊;失眠,可选用枣仁安神口服液;过度吹空调所致感冒,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还可备些常用防暑药,如风油精(有祛暑、提神、醒脑和镇痛作用)、十滴水(主要用于夏令外感、中暑头痛、发热、吐泻、腹胀等)、清凉油(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人丹(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藿香正气水(治疗胃肠感冒、中暑等,还是清热化湿、益气养阴、抗“湿热”的预防药物之一)。但要注意,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使用药物,不能随便滥用药。否则会因重复用药、药不对证或剂量过大而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可损害重要脏器,甚至危及生命。

当然,也不可过分依赖药物,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可见营养及日常养护之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自我调护,才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猜你喜欢

盛夏胃肠空调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盛夏的果实
盛夏,你要哪一种白?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空调病是怎么回事
盛夏正当时 早秋已入荷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