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珍珠

2015-05-30王宏斌

国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珍珠

王宏斌

从古至今,珍珠都被人视为无价之宝。形态各异、如丝绢般光泽的珍珠,一直都是纯洁、高贵的象征。珍珠不同于其他宝石,她来自肉体,是唯一与生命相连的珠宝。原生态的本质使得她在整个宝石界独一无二,显得天生高贵而又华丽。这是自然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人类似乎与生俱来就有对珍珠着迷的性情,这种性情或许早已融入到了骨血中,世世代代流淌、传延……

-1-

珠胎蚌母,含英孕华。珍珠的出生,是蚌母经历痛苦孕育而来,通过不断的包容、裹覆,最终成就珍珠浑圆的形状和晶莹的光泽。也许是因为无法想象,生活在泥沼中的贝壳竟能生出如此灿烂滑润的珍珠,所以,千百年来,围绕着珍珠的来历,人们赋予了它无数浪漫而美好的。

神话和——传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玉生烟。”每每读到李商隐《锦瑟》中的这一句,我们都会被字词间透出的美丽传说所感动。传说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南海之外的大海中生活着一种鲛人,虽然她们的外形与人一样,但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却是美丽的珍珠。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据《圣经》开篇《创世纪》记载,珍珠是上帝用来点缀伊甸园的,从伊甸园流出的比逊河里就有珍珠和玛瑙。在波斯神话中,珍珠是由诸神的眼泪变成的,代表光明和希望。在古印度人的想象中,珍珠是由诸神用晨曦的露水幻化而成,用以迷惑世人。

罗马人则不改浪漫的本性,将珍珠的诞生与女神维纳斯紧紧联系在一起,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维纳斯诞生》,就描绘了珍珠形成的神话故事:维纳斯出生于贝壳中,当维纳斯随着一扇张开的巨贝从水底缓缓而出时,身上滑落的水珠,就凝结成了颗颗洁白无瑕、光彩照人的珍珠。在丹麦,更有一则妇孺皆知的童话故事:美人鱼因见不到心爱的人,每天在礁石上临风而泣,泪滴落到海里,被心生怜爱的母蚌轻轻接住,天使之泪遂成珍珠。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我们都知道,珍珠是蚌贝在水中生长时,偶然有沙粒或气泡进入贝壳,贝壳中的软体受刺激,不断分泌珍珠质,一层层地包裹外来物而形成的。

每一颗珍珠都是一滴眼泪,每一颗珍珠都是一滴有生命的露珠。握在手中,会让你感觉到她温润的灵魂,那是来自于大海的生命。

-2-

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一直视珍珠为宝物。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珍珠一直被广泛地用于手工艺品、个人装饰以及王室服饰。从现存的某些从传世之作中,我们就能大致地勾勒出一段关于珍珠的。

关于珍珠的——历史

人类认识和开发利用珍珠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当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沿着海岸和河流寻找食物时,就发现了珍珠。从此,珍珠一直受到人类的青睐。

珍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珠宝之一。中国的珍珠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尚书·禹贡》载云:“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其中的蠙,即蚌之别名。此后的一千余年中,有关珍珠的记载更是不绝于经传,留传后世的《诗经》《山海经》《尔雅》《管子》《周易》等,都有对珍珠的描述。

中国人开始用珍珠作装饰的有记载历史可远溯至周朝,据《格致镜原·妆台记》记载,周文王曾用珍珠装饰发髻。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我们祖先已开始将珍珠作为珍贵礼品互送往来,同时还出现了以贩卖珍珠为业的商人。秦汉以后有关珍珠的传说、典故的文字记载更是比比皆是。据考证,汉代的海南已盛产珍珠,有“珠崖郡”之说。

汉武帝时期的宠臣董偃,幼年时家境贫寒,就靠与母亲贩卖珍珠为生。13岁时,董偃成为馆陶公主的家臣,后来,就凭借掌识珍珠的本领而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到了宋代,手工业的空前发达促成了人工养殖珍珠的出现,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甚至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宋代对珍珠的使用使珍珠的不同凡响表现到了极致,如在苏州发现的北宋珍珠舍利宝幢高达1.22米,其中镶嵌的珍珠灯饰达到了惊人的32000颗。而到了明朝的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中国珍珠的年产量最高达到2.8万两(相当于437.5万克拉),不仅可以供皇室及国内达官贵人、富豪享用,甚至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和中国历史很多贵重物品一样,中国历史上的珍珠主要是官采官用,对百姓采珠用珠有着严格的控制。清朝时期,官府对珍珠的开发和使用控制得更加严苛,甚至采用了高价收购的方式限制珍珠在民间的流转。从现存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清朝的后、妃的冠、帽、头簪等都喜欢缀满大量的珍珠。

-3-

自古以来,珍珠一直是珠宝首饰中的佼佼者,她总能给人以健康、豁达、纯洁、幸福和长寿的精神寄托。珍珠与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传统“四宝”。在国际上,珍珠与钻石、红蓝宝石、金绿宝石、祖母绿、翡翠一起被誉为“五皇一后”。因此,千百年来,珍珠的光辉一直闪烁在帝王的皇冠、贵妇的装饰、佛像的宝座上,成为东西方身份、权力、高贵和财富的。

高贵和财富的——象征

中国历代王朝视珍珠为国宝,是皇家独享之宝。要说中国历史上对珍珠狂热的第一人,首推老佛爷——慈禧太后,在诸多珠宝玉石之中她对珍珠另眼相待,身上常常挂满珍珠。其女官德龄在《清宫二年记·宫中的第一天》中这样写道:“……珠宝挂满了太后的冕,两旁各有珠花,左边有一串珠络,中间有一只最纯粹的美玉制成的凤。绣袍外面是披肩,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这更华丽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一个鱼网形的披肩,由三千五百粒珍珠做成。粒粒如鸟卵般大,又圆又光而且都是一样的颜色和大小。”

慈禧对珍珠的喜爱,甚至可以说达到了贪得无厌的程度,这一点从其死后所陪葬珍珠的数量也可见一斑。据《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棺内铺垫的金丝锦褥上镶嵌的珍珠就有12604颗,遗体盖的丝褥上铺有一钱重的珍珠2400颗,价值132万两白银。遗体头戴的珍珠凤冠顶上镶嵌的一颗珍珠重达4两,大如鸡卵,价值2000万两白银,而棺中铺垫的珍珠尚有几千颗,仅遗体上的一张珍珠网被就有珍珠6000颗。另外,她口中含有一颗硕大无比的珍珠。

-4-

后来,东方的珍珠开始在欧洲大陆流传开来。在以后几个世纪中,皇爵、贵妇等上流社会人士无不慷慨地将珍珠用作个人装饰品以荣耀自己。统治者相互之间竞相奢侈地使用珍珠,甚至立法禁止大多数平民佩戴珍珠首饰。16世纪中叶,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规定人们按地位、等级来使用珍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是珍珠的狂热爱好者。据说,为了获得“汉诺威珍珠”(她是由16排又圆又大的珍珠和25颗呈梨形的大珍珠组成的项链,曾是欧洲最好的珠宝),伊丽莎白一世不惜处死了政敌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族女王玛丽。伊丽莎白一世对珍珠的喜爱,从英国皇室的肖像上也可以看出来,她的衣着和首饰上都镶满了晶莹圆润的珍珠,而在英国王室的权杖和皇冠上也都装饰着作为帝王标志的珍珠。

珍珠向来与玉并称于世,被人们称为“珠宝皇后”。圆美,丰盈,莹润,流转,这些由珍珠的形态而获得的独特审美感悟,成为了沿袭至今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追求,乃至文化传承的载体。

珍珠有大美,大音希声,大美却有形。

猜你喜欢

珍珠
国王分珍珠
“小珍珠”
珍珠泉水
勿陷“珍珠之痛”——甘心为民做泥
一颗珍珠的自述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郁金香与珍珠
假如我有一颗神奇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