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15-05-30赵家林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卫生建设

赵家林

【摘要】对公共卫生建设对人民健康以及生产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指出构建公共卫生对和谐社会的作用,并给予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卫生;建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17-02

和諧社会主义的构建,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中和谐社会主义构建的重要指标便是人民健康,同时也是其必备条件之一,公共卫生作为人民健康保证的重要因素,其构建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维护与人们健康保障、国家安全重要的保证;公共卫生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社会体系中公共卫生的角色

公共卫生以社会作为对象,法规监督、行政管理、宣传教学作为手段,应用宏观调控对社会力量进行协调,对社会卫生的状况给予改善,并将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卫生是对社会责任进行履行,为人民健康维护提供条件,主要包括:生活、生产环境、医疗卫生服务与生活行为方式。禽流感、非典与猪链球菌等疾病的频繁发生不断对公众进行告诫,使其对公共卫生的供给进行高度的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端其未然,谓之防…防为止,控次之,戒为下”。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群健康依靠着公共卫生的维系,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深刻。公共卫生是效益与成本最好的公共产品,需优先的选择发展。公共卫生的构建不仅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同时还关系到群众们切身的利益所在。保护人民的健康对奔向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公共卫生的建设事关振兴我国经济、保护生产力,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提高全民素养拥有巨大意义。

2构建公共卫生对社会和谐的作用

2.1维护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的健康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是前提条件,即让影响生产效率与人口聚集因素充分发挥其正面的效应。其中公共卫生的构建便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它对生产效率与人口聚集规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历年来因公共卫生构建匮乏造成人口增长遭受阻碍,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停滞的案例多不胜数,如历史上曾发生的鼠疫,仅仅在6世纪发生首次鼠疫便导致上亿人死亡。疾病造成人民死亡,对生产力也产生了重创,如艾滋病患者,大部份为15~49岁青壮年人群,这些人群本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人,但患上艾滋病,则会变成其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因此只有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便能对其经济发展发挥正面效应起着保障,拥有健康的人民,社会的生产力才会得到提高。

2.2对重大流行与传染疾病蔓延进行预防,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

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均是依靠社会生产力而完成的。高素质、健康的劳动人民是社会生产的十分重要的资源,公共卫生的构建则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重要的保障所在。健康权作为基本的人权,使全民均享有公共卫生,是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公平基本的要求。社会公共卫生,可对伤残、疾病、伤害进行控制与预防,维护与创造健康环境,保障人群健康,使得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我国在2002年,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波及了266个区县,累计死亡约349人,病例5327例;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正是这场疾病使全世界对公共卫生重要性的意识明显提高了,认识到公共卫生构建在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构建公共卫生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进行高效地运行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为人民提供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使人民在无病的情况下能够及早的预防,疾病能够得到治疗。公共卫生构建中突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可为和谐社会主义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2.3应用低成本效益最好公共产品

我国卫生资源有限性与公众卫生需求无限性十分矛盾;所以需要对公共卫生的重点合理的进行选择,使有限卫生资源获得尽量多产出。在卫生的实践与统计规律中证明,医疗卫生的干预中,疾病预防与控制当成核心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效益最好,需优先进行选择。在1997年时我国人民应脊髓灰质炎麻痹造成残疾的人群达到183万左右,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并加重了其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我国在1988年时确定了脊髓灰质炎消灭目标后,进行了连续强化免疫与常规免疫接种,在1994年后我国均无此病例发生。我国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也成为了成本效应最好公共产品的典型示范案例;对构建公共卫生的加强,是需要社会、政府、民众与团体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加强公共卫生的构建不仅可节约成本与资源,还能更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和谐社会连续性与长期性的保障。

2.4健康卫生文化形成

健康教育与促进作为公共卫生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讲座、宣传、咨询等方式使人群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环境,使卫生意识与观念得到提高,改变生活方式与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使得疾病发生减少;从而形成人人行动、参与卫生文化。流言止于“知”者,非典谣言四起、民众对疫情十分的恐慌,因卫生知识的缺乏,从而造成了抢购风,但随着疫情的公开,防非抗非相关知识的宣传,虽患病的人数还在增长,但社会基本在平稳的状态;这不仅反映了人民对健康知识迫切想要了解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卫生知识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因此健康卫生文化的形成对和谐社会建设十分必要。

3小结

通过不断的努力建设,我国公共卫生构建已经取得较好的成就,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还较远,因此还需各级政府、社会与团体进行共同的努力,一起构建适合国情同时可持续性发展的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洪萍,潘丽莎.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卫生服务的构建[J].中国病案,2011,12(3):58-59.

[2]吴苏明.发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中的独特作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75-76.

[3]宋梅,刘静,魏明哲等.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整体思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25-128.

[4]解亚红.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内涵、问题及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99-102.

[5]兰相洁.中国区际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差异的变化:运用泰尔指数的测度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4):67-71.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公共卫生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