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CT特点分析

2015-05-30段黎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胰腺癌

段黎明

【摘要】目的:探索在CT成像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特点,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一2015年6月诊治86例均进行CT成像检查且诊断为胰腺癌患者,比较手术探查受检血管与CT术前检查受侵血管及胰周静脉血管与胰周动脉血管在CT检查的成像。结果:手术探查受检血管未受侵血管的比率为63.13%明显高于受侵血管36.87%(P<0.05);CT术前检查受侵血管检查出的未受侵血管的比率为6.78%明显低于受侵犯血管93.22%(P<0.05);胰周静脉的肝动脉血管、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门静脉主干血管等均明显优于胰周动脉(p<0.05);胰周静脉的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腹腔干血管、等均和胰周动脉基本一样(P>0.05)。结论:应用CT成像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进行检查,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T成像;胰周血管;胰腺癌;成像特点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16-02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胰腺癌患者在逐渐增加,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但是确定胰周血管被胰腺癌侵害与否,对医生进行相应的手术方案制定影响很大,能缩短不必要的探查时长。为探索在CT成像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特点,分析应用价值,我院选取2013年1月一2015年6月收诊的86例均进行CT成像检查且诊断为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一2015年6月诊治的86例患者。所有患者经CT检查均被诊断为胰腺癌且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45例,女41例,平均年龄(53±7.3)岁。55例行手术切除,31例经手术探查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经术后患者的病理情况,被证实所有患者是患有胰腺癌中的导管细胞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 16层CT,高压注射器采用美国泰科LF,型号Optivantange TV8401进行术前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100ml:30g(I)碘海醇对比剂剂量按1.5ml/Kg、注射速率3ml/S注射,注射采用团注法。在胰腺处从第一肝门处扫描至钩突下,采用5mm层厚和层间距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动脉、胰腺和肝脏等三期扫描,检测层面设于主动脉弓处,扫描触发域值设为100Hu,延迟5秒后开始动脉期扫描,结束后延迟20秒、120秒扫描静脉期、平衡期。记录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重建。

手術探查受检血管主要来自腹腔动脉血管、肝动脉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肝外门静脉血管、 肠系膜上静脉血管。

比较手术探查受检血管与CT术前检查受侵血管,并对胰周静脉血管与胰周动脉血管在CT检查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观察指标平均值输入SPSS 17.0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行t行检验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 组间行X2行检验时,以比率表示计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探查受检血管与CT术前检查受侵血管的比较 手术探查受检血管未受侵血管的比率为63.13%明显高于受侵血管36.87%(P<0.05);CT术前检查受侵血管检查出的未受侵血管的比率为6.78%明显低于受侵犯血管93.22%(P<0.05)。

2.2 胰周静脉血管与胰周动脉血管在CT检查的成像比较 胰周静脉的肝动脉血管、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门静脉主干血管等均明显优于胰周动脉(p<0.05);胰周静脉的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腹腔干血管、等均和胰周动脉基本一样(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却越来越不太重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胰腺癌患者在逐渐增加,且现在的发病人群在年轻人中逐渐增多。但是对胰周血管被胰腺癌侵害与否,CT检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缩短了不必要的手术时间,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日趋明显[3]。

结果表明,CT成像检查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效果相对满意,但仍需改善。但其在对胰周动脉,如肝动脉血管、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门静脉主干血管等的检查效果优于静脉,效果相对理想。分析原因:在碘对比剂的辅助下,CT检查能很好的显示病变情况,从而有效的帮助医生做出合理而准确的诊断。与史讯的研究结果相似[4]。

综上所述,应用CT成像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进行检查,效果明显,能缩短医生的探查时间且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彬, 徐隽,闵鹏秋. 胰腺的血管系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2, 8:217-222.

[2]廖泉, 赵玉沛.胰腺癌诊治现状和进展.第九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大连,2002.

[3]曾勇,王文涛,严律南等.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探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9(3):131.

[4]史讯,曾蒙苏,张志勇,等. 16 层螺旋CT 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可切除性判断标准的研究 [J].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6):491-493.

猜你喜欢

胰腺癌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FOLFIRIN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Apollon siRNA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的研究
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原癌基因Pim-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