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矿区铁及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浅析

2015-05-30吕治水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矿规律铁矿

摘 要:肯德可克铁矿床是一个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和围岩蚀变,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铁矿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期的晚期阶段和热液期的早期阶段,金属硫化物矿主要形成于热液期的晚期阶段。

关键词:铁矿;成矿规律;肯德可克

一、矿区位置及概况

肯德可克铁矿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91°45′49″,北纬37°01′03″,属青海省格尔木市管辖。

二、矿区地质

(一)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下古生界、上泥盆统、石炭系、第四系。石炭系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出露面积最大;上泥盆统分布在矿区南部、西部及北部;下古生界呈东西向条带分布于矿区北部石炭系与上泥盆统间。

(二)构造

矿区位于喀雅克登塔格复式背斜北翼、巴音格勒河北山至巴克特沟之间反“S”形构造线的中段,地层走向、断裂走向、褶皱轴向等,多为东西向。

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据其走向可分三组,分别为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裂。

矿区褶皱仅有肯德可克向斜,由石炭系组成,其核部为灰岩、白云岩和角砾岩。

(三)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侵入活动不强烈,仅在矿区西部见有零星分布的小侵入体,出露面积仅占矿区面积的2.5%。

三、矿床地质特征

(一)围岩蚀变

肯德可克铁矿围岩蚀变广泛发育。早期是热接触蚀变,形成各种角岩;中期是接触交代蚀变,形成各种矽卡岩;晚期是水热蚀变,形成水热蚀变岩或脉状充填物。

蚀变围岩的矿物组合情况、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从上到下有明显的分带性,它们分别是碳酸盐绿泥石化带、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带和钙镁橄榄石矽卡岩带。

(二)矿体赋存部位、形态和规模

矿床的矿体沿着肯德可克向斜轴部及断裂破碎带分布,赋存于远离接触面的外蚀变带内,即碳酸盐绿泥石化带和矽卡岩带内。

矿床由多个矿体组成,其中铁矿体数目最多,其次为铅矿体,而铁硫矿体、硫铁矿体、铜矿体很少。矿体形态较复杂,大小悬殊,短距离内厚度有显著变化。

该矿床是一个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还伴生一些有益组分可综合利用,铁矿为中型,硫铁矿、铅、锌、金均为中型,镉、银为大型,铜为小型。

(三)矿石特征

矿石中的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褐铁矿、赤铁矿,主要的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石榴石、钙镁橄榄石、钙钛矿、绿泥石、方解石。

矿石的结构主要为结晶状结构、交代溶蚀状结构、固熔体分解结构和压力结构等类型。

矿石的构造主要有浸染状、脉状、斑杂状,其次為星散状、角砾状、条带(纹)状和块状等类型。

四、成矿规律

(一)控矿因素

肯德可克铁矿床的形成,与构造、蚀变、围岩等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控矿因素是构造和蚀变。

1.构造因素。肯德可克矿区的褶皱和断裂的发育为矽卡岩和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肯德可克向斜的控矿作用,主要为向斜轴部的层间构造控矿。层间构造与沿着向斜轴面发育的二次纵向张断裂连通,并与隐伏断裂F10连通,为成矿提供了好的容矿空间和良好的通道,也是矿液沉淀交代的有利场所。

矿区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可分为三组,一组为近东西向的压性断裂,规模最大;一组为北东向的走滑断裂,规模较小;还有一组是西北向的张性断裂。这些均与成矿有关,是矿液上升的良好通道,也是矿液沉积的有利场所,尤其是近东西向的规模最大的F1和F10两断层对成矿最为有利。

该矿床的南矿带是见矿最好,矿体集中,矿石质量最好,说明肯德可克铁矿床的成矿主要是受肯德可克向斜、隐伏断层(F10)和石炭系与下古生界间的不整合接触面等综合构造因素的控制,它们的复合部位,为矿床的形成创造了特定的构造环境。

矿床成矿后基本上未遭受较强的构造活动,仅个别矿体的局部范围有构造破碎现象。

2.围岩蚀变因素。该矿床的形成和矿体的分布,与围岩蚀变作用和蚀变范围有着密切的关系。

矿床的形成与矽卡岩化作用密切相关,可说是矽卡岩演化的重要产物之一。矽卡岩化作用产生的矽卡岩带是控制该矿床的铁矿体的主要蚀变围岩,与其密切相关的蚀变作用有透闪石化、金云母化、绿泥石化、硅酸盐化。

热液作用生成的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带是控制该矿床的铅、锌等金属硫化物矿体的主要蚀变围岩。

(二)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成矿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

1.矽卡岩期。在矽卡岩作用之前,岩石在大范围内,经受了不同程度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导致各种角岩的形成。由于后来岩浆的侵入,各种围岩受到不同强度的接触交代作用。

矽卡岩期的早期阶段为无水硅酸盐阶段,主要生成一些造岩矿物,如钙镁橄榄石、透辉石、钙铁榴石等。

矽卡岩期的晚期阶段为含水硅酸盐阶段,是铁矿形成的主要阶段,细粒磁铁矿就在这一阶段大量生成。同时形成一些含水硅酸盐和部分无水硅酸盐,以及大量的方解石。

2.热液期。此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即粗粒磁铁矿阶段(高温热液阶段)和金属硫化物阶段(中低温热液阶段)

粗粒磁铁矿阶段是在矽卡岩晚期形成的细粒磁铁矿于本阶段的初期结束沉淀并在一明显的间歇时间之后,跟随形成第二世代的磁铁矿,即粗粒磁铁矿。

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形成各种金属硫化物,如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还有方解石及一部分含水硅酸盐矿物继续生成,以及氧化物石英、氟化物萤石等生成。

3.表生期。表生作用极不发育,仅在浅部的局部地方的硫铁矿体和铅矿体的矿石中见有轻微的氧化现象,有少量的赤铁矿、褐铁矿及铜兰、孔雀石、铅矾等生成,由于数量少,无实际意义。

五、结语

肯德可克铁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和围岩蚀变,肯德可克向斜和F1、F10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矽卡岩带是控制该矿床铁矿体的主要蚀变围岩,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带是控制该矿床的铅、锌等金属硫化物矿体的主要蚀变围岩。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

参考文献

[1] 卢焕章,池国祥,王中刚.典型金属矿床的成因及其构造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 尚浚,卢静文,彭晓蕾,张渊.矿相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吕治水,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猜你喜欢

成矿规律铁矿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ZNJQ-1150型智能加球机在大红山铁矿的运用
漫画与幽默
蓬莱市崮寺店—小雪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分析
西藏铁矿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东北地区铁矿成矿特征与重点找矿方向探析
东天山板块构造与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陶勒盖银铅锌矿成因研究
冀东南部铁矿区重力异常特征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