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整复寰枢关节紊乱优势探析

2015-05-30冯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法

冯彬

关键词: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寰枢关节紊乱症;手法

中图分类号:R2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104-02

寰枢关节紊乱症是指由于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因素造成寰枢关节正常解剖位置改变,从而刺激神经、血管,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寰枢椎紊乱型颈椎病、寰枢椎不稳、上颈椎不稳症、寰枢关节错缝,但又有别于寰枢关节半脱位和脱位。寰枢关节紊乱属于中医“筋出槽,骨错缝”的范畴。对本病的治疗,笔者在角度旋转定位扳法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寰枢关节解剖特点

寰枢关节的主要活动功能是旋转活动(从左到右最大旋转度可达90°),且占颈部全部旋转活动的50%,这首先表明寰枢关节是颈部病变的多发区。再者,因为寰枢关节之间没有椎间盘,其联络主要为枢椎的齿突依靠齿韧带与寰椎齿凹构成关节,该特殊结构限制了除水平旋转以外的其他活动,这就是寰枢关节多见水平旋转侧偏的解剖基础。另一主要原因是,寰枢关节之间关节面有轻微的倾斜角度,在颈部旋转活动时较易出现滑动,这种结构无疑造成了许多呈相对水平位旋转的侧偏机会。

2 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发病机制

解剖上,椎动脉在枢椎横突孔至枕骨大孔这样短的行程中有4~5个弯曲。在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部的弯曲虽使椎动脉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却是椎动脉最常出现堵塞之处,由于上下部椎动脉均受到牵系固定,若有关节不稳,则椎动脉最易受到牵拉,或形成折叠样弯曲,均会影响到椎动脉血流。另外,枕大、枕小、耳大神经由C1~3神经纤维组成,分别从枕后穿出,投向各自的分布区,当寰枢关节发生紊乱时,极易对上述神经产生直接的机械卡压,从而造成头痛、头胀等相应症状[1]。

3 寰枢关节紊乱的手法治疗

目前,对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有很多方法,如

推拿、牵引、针灸、局部封闭、中药内服、颈托石膏或围领固定、牵引下同时进行手法复位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手法整复针对性强、见效快[2],是目前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首选方法。

手法整复可调整小关节紊乱,改善变窄的关节间隙,解除颈项肌的痉挛,使椎动脉骨性通道通畅,减轻对枕后神经的机械卡压和炎性刺激。目前,针对寰枢关节紊乱的整复手法有很多,如水平旋转复位法、按提旋转归位法、端转指压法、定点侧扳法等,临床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些方法多采用仰卧位或坐位施术,要求医者有很高的手法技巧,不便临床推广。

笔者根据本院赵润琛主任医师的角度旋转定位扳法,并结合临床实践,采用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取得满意的疗效。

4 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俯卧位,胸下垫枕,双臂自然垂放于治疗床两侧。医者站其头侧,以第2颈椎棘突向左偏歪为例。医者以左手置于患者后枕部,拇指顶推偏歪的棘突或按压隆起的横突,右手手掌提托患者右侧下颌部,先将患者头颈转向左侧,并略后伸5~10°,待患者完全放松时,医者双手协同快速反向用力。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弹响声,手法复位即告成功。

5 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优势分析

5.1 发力轻巧

当患者俯卧位时,由于颈部不承受头部的重量,此时相邻椎体和关节突之间的压力最小,关节囊、韧带和肌肉也处于最为放松的状态。所以,医者将患者颈椎后伸至整复角度后,只需要很小的力快速提托患者下颌即可。本法较坐位扳法的优势,在于患者颈部处于最为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整复。由于患者俯卧位时视线受到部分遮挡,因此,本法较仰卧位扳法提高了手法的突然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紧张情绪的发生,提高了手法的成功概率。

5.2 定位准确

本法之所以能准确定位,主要通过以下2个方面实现。①利用角度定位:即当颈椎后伸至5~10°时,头颈的旋转功能主要是依靠寰枢关节来完成,所以,在此角度下,医者主动提托患者下颌使头颈发生旋扭时,其整复手法的扭力中心就集中到了寰枢关节。②运用拇指定位:寰枢关节紊乱的位置变化,主要是枢椎沿纵轴方向的左右旋转和水平方向的左右位移。医者在施术时,可根据寰枢关节紊乱的具体情况,在快速提托旋转患者头颈同时,利用拇指顶推或按压偏歪的棘突和隆起的横突。而在坐位扳动时,虽然也可通过角度定位,但想要利用拇指完成推顶和按压动作,无疑是很难的。前述2种定位方法在仰卧位扳法中也都不具有可操作性。

5.3 安全可靠

在患者俯卧位下,当医者通过角度旋转定位整复寰枢关节紊乱时,由于有治疗床的支撑和限制作用,致使手法的扳动幅度不会过大,最大限度减少了医源性损害的发生。此外,运用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动时,其整复范围主要集中在寰枢关节,使其余椎体和关节保持相对静止,这样就可将俯卧位扳法的作用力臂缩小到最短,减少了整复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当坐位扳动时,因为头部的重力作用,颈部肌肉必须保持一定的张力才能维持正常的直立姿态,这势必增加扳动时的阻力,若患者肌肉过度紧张或医者扳法用力过猛,都可能造成颈部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再者,患者坐位时,由于缺乏治疗床的支撑和限制,医者只能凭借主观经验和手法的控制力进行施术,尤其在后伸角度旋转扳动时,一旦失去有效控制,极易导致意外发生。至于仰卧位扳法,虽然有床面的支撑和限制,使后伸和旋转的角度不至于过大,但医者的发力也会因为床面而受到限制,增添了手法的不确定性。

5.4 整复充分

基于以上3个优势特点,医者在俯卧位整复时,可将旋转的角度做到最大,手法的速率做到最大,拇指顶推和按压的力度做到最大,这样就可使手法整复效果的关键因素——剪切力达到最大。因此,这也是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较坐位和仰卧位的最大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胡立成.寰枢关节紊乱症与偏头痛[J].按摩与导引,2000,16(4):l22-123.

[2] 倪文才,沈志祥,范明,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和发病机理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85,5(3):144-147.

(收稿日期:2014-02-18)

(修回日期:2014-12-28;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防疫小常识 七步洗手法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增强防范意识 远离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不断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