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城市公共空间通用设计研究

2015-05-30王静娴魏天刚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障碍者西安街道

王静娴 魏天刚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载体,人们生活品质的好坏与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规划建设紧密相关。城市中有形或无形的设计都应该为所有人的共同需求服务,而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安全、舒适、人性化、美观、环保、与环境相融合的。

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这一词是由美国设计师朗·麦斯开始大量使用的,他认为“通用设计”并不理想,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设计方向——“全民设计”。它首先是针对所有人的共同特性,共同需求对人们所处的环境、使用的物品进行设计,使之安全、舒适、便捷、美观、人性化、与环境相融合并且是环保的,甚至它不只是具象的设计,也可以是抽象的,是无形的。无障碍设计只是通用设计的一个部分。

西安通用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西安现状

西安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41万人。西安现有57.8万残疾人,123万老年人,人均寿命逐年增长,社会已向老龄化过渡,老年人和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需求已经把无障碍建设提升到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地位。西安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从2001年开始起步,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地区唯一的12个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之一。

2.存在的问题

(1)信息传达

信息传达是人们能否顺利出行的重要环节,以西安的城市规模自然会有大量的信息产生,这时我们便要考虑环境的主题、使用者以及城市容貌来进行规划整理。西安在车行方面的信息传达系统基本完善,可以保证出行者正常并有秩序的出行,但对于步行者来说街道上的信息传达系统则需要根据环境及行人的灵动性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2)街道设施服务

1)盲道设施与街道信号装置

虽然西安的盲道铺设与街道信号装置在主要街道上基本全部覆盖,但也要考虑到使用率较高的十字街道或交通较为复杂的街道。其中盲道的铺设在街道环境中最为显眼,但是根据国家规范我们发现部分铺设结合相应环境并不符合标准,反而对使用者们带来了麻烦。而部分街道信号器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大部分主要考虑的是视觉或听觉障碍者,并没有考虑到老龄人士与儿童或者行动不便者。

2)公交车站

在城市部分设施中功能单一或缺少人文关怀,公交站台就较为典型,西安大部分的站台主要起等车的作用,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车辆信息、天气、新闻等有效信息融合进去。我们发现只有在主要的站台才会有车辆信息的盲文,这也仅是站在视觉障碍者的角度。

3)主题空间设施

西安主题空间较多,例如大雁塔广场以及西安世博园等,这些地方人员流动量大,基础设施与基于人文关怀的设施还是不够完善,尤其在这些空间有着提供休闲放松的特性,如果能增添一些交互设计,我想应该能使环境更加人性化。

设计方法与整改建议

城市标识:

城市标识是城市设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中充当传递信息,指引方向的重要功能,信息是否有效的传递,帮助到所有的人,尤其是需要关怀的人士,标识的造型、色彩、字体、符号包括每一个细节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造型

造型是标识给使用者的视觉第一印象,很多标识的独特造型使得本身成为一种被识别的地点信息,尤其对于老年人、儿童、智力障碍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加深使用者对该地点的印象,比如在娱乐场所我们可以强调标识的个性化造型,以提高它周围环境的识别性。

(2)色彩

色彩是标识中重要的元素,尤其色彩的对比应用有助于老年人、视觉障碍者。人们还常利用颜色对人们进行心理暗示或影响。老年人大多都患有青光眼等眼疾,老年人眼睛的晶体可能会变黄、变浊,色彩如果不巧妙应用便会给老龄人士带来视觉障碍。通过一些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互补色越相近、或者明度差越大,分辨性就越高。色彩都有自身的性格,在交通标识中红色表示停止或禁止,黄色表示注意,绿色表示安全、通行。合理的色彩应用能给所有人提供简单、便捷的信息。

(3)文本信息

文本信息首先要考虑到它的识别性和易读性,黑体、无衬线字体是识别性较高的字体,文本信息主要是给步行者与车行者使用的,所以要考虑到字体的大小,而对于老年人与视觉障碍者而言字体应偏大,对于外国人来说文本信息需要国际化,对于儿童与智力障碍者要注意他们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4)符号

对于国际都市来说符号的设计应用越来越重要,图形符号可以解决语言不通,交流不畅的问题,符号的设计应该是形象易懂的,并且国际化的,使老年人、外国人在读取信息时不会出现理解障碍,对于儿童要照顾到他们的心理,图形符号应该具有趣味性。

展望西安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的概念分我们应对西安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通用设计乃至全国的通用设计都充满信心,设计师应该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分析城市公共环境的设施设计,而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多参与到设计师的工作中来,为设计师提供意见,共同建设使自己安全、舒适、和谐、环保的城市生活。在城市公共环境中人们还应该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共同维护无障碍设施,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空间通用设计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对城市建设的规范对症下药,考虑到具有矛盾的设计并和谐解决。

如我们所见,古城西安正向一个无障碍、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兴城市悄然转变。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王静娴(1991-),女,山西省长治市,陕西科技大学,学生, 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魏天刚(1974-),男,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标识系统设计、信息沟通设计、博物馆和企业馆展陈设计。

猜你喜欢

障碍者西安街道
西安2021
Oh 西安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热闹的街道
自灸 睡眠障碍者的自救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听觉障碍者社会融合的现状与路径叩问
热闹的街道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