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创新设计

2015-05-30杨植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广告设计设置模块

杨植

课程设置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这门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的学科来说,更应该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现实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及时而灵活的调整。鉴于此,本文从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设置的现状谈起,就今后的改革和创新方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自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也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和广告行业也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于广告设计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当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凸显出了一些不足。首先是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现实需要是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准,有怎样的现实需要,就需要有怎样课程设置与之相匹配,方能保证学生的学以致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课程设置并没有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较为陈旧,从而对就业和个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实践类课程的缺乏。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广告设计人才,毕业后都要进行直接的创作。但是很多学生都在实践能力上存有很大的欠缺,即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和丰富,但是却不敢用、不会用,难以真正将其应用于实践,使用人单位不得不专门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最后是课程设置的关联性不强。对于一门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说,其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每一门课程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功用,但是又能够通过有机的组合发挥出一种集体效应。但是当下的课程设置却没有体现出这种关联性,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设置已经难以满足多方面的实际需要,理应得到全面的变革与创新。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设置既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学校和院系的闭门造车。而是要在真正把握专业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并结合学校实际特点综合选定的。所以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要遵照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是市场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一线人才,与整个市场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培养怎样的人才,以此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发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行业的发展。其次是适宜性。虽然同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但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课程设置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让每一门课程都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形象工程。最后是连续性原则。所有的课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一门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所以要体现一种循序渐进性。以上几个原则是课程体系构建中应该予以深刻把握的,以保证其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创新设计

根据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将整个课程设置划分为四个模块,即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和实训模块。

1.专业知识模块

通过对一些优秀广告设计人才的调查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较为丰厚的专业理论素养。这一点可能在从业之初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随着个人的不断发展,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支撑作用就得到了凸显。所以需要开设一定的专业知识课程,来奠定学生的行业基础和学科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将《艺术概论》、《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等作为必修科目;将《中外设计史》、《广告道德与法规》等作为选修课程。也就说,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广告设计,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将是他们今后个人发展的重要前提。

2.专业技能模块

能够独立而完整的进行广告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本目标,所以专业技能模块也正是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具体来说,该模块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业务课程和拓展课程三部分。

首先是基础课程。主要包含《素描》、《色彩》、《造型设计基础》、《字体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这几门课程都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能够对艺术设计中的诸多要素,如色彩、文字、图形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业务课程。要在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业务课程,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当下行业发展中必备或急需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广告设计类公司都是以平面设计作为主营业务,包含广告设计、宣传册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最终的成品。以此为参照,需要开设的课程包含:《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册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以及要完成这些设计相应的设计软件课程,如《photo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像设计》、《in--design图文编排》等。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保证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创作。

再次是扩展课程。除了平面设计类主营业务之外,很多企业也经常要进行一些相关业务的开展,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知识与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开设拓展类课程的初衷。如《网页设计》、《网络广告设计》、《视频摄录与编辑》、《广告摄影》、《商业插图设计》等课程,都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今后个人发展方向等自主的选择,以进一步提扩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

3.职业素养模块

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除了有着扎实的设计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应该有着较为丰厚的职业素养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有过从业经验,在踏入工作岗位指之初,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需要学校方面对此有所关注,并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具体来说,可以开设《人际交流与沟通》、《团队沟通与协作》、《信息检索与处理》、《职业道德》、《压力与心理调适》等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能够处理好工作中的人人际关系,尽快融入到团队中。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设计类行业,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4.实训模块

前文中提到,实践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个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个人的就业和发展,所以一方面应该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另一方面则要对实践类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传统的教学中,实践类课程往往都被安排在最后一年,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即认为学生在经过了专业学习之后,可以更好的进行实践。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最后一年往往是学生最忙的一年,或者忙于就业,或者忙于准备各种考试,难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进行实践。所以应该将实践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将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得到系统化的培养。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广告设计行业的双发展,高职学院的广告设计专业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既实现了个人的顺利就业,也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告设计行业也是日新月异的,需要高校对整个行业发展有及时的关注,并对课程设置进行机动和灵活的调整,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正是当下行业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注:本论文为2013年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创新设计》 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JF13039。

猜你喜欢

广告设计设置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装置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影响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