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明清家具的艺术特色表现

2015-05-30林少峰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硬木古典家具家具

林少峰

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作,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具有中国家居文化的独特气质。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主要以框架式样为主,小巧精致,装饰图案多为局部的镂空或浮雕,以衬托出醒目的造型,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同时还特别讲究线条美,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清式家具在造型上则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明清家具是中国红木古典家具中的代表作,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质朴,不事雕琢,不加虚饰,充分显示天然材质的自然美,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清式家具则偏重于雕琢、镶嵌及装饰,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明清古典家具的制作技艺不仅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古典家具设计的一些思考。现如今,市场上的红木家具绝大多数传承了中国传统风格中的明式或清式的风格,有些在造型和装饰上,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文化涵养、以及审美情趣作了一些改良创新。

环保型用料:追求自然 保持原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家具材料的环保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更趋向选择使用“绿色”建材。明清家具在材质应用方面具有自然、环保的特点,为现代家具的选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明清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档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明清硬木家具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明、清时期的古典家具采用的木材种类繁多,精选黄花梨、紫檀木、乌木、鸡翅木等色泽优美、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珍贵硬木,这些木材经多道制作工序,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讲究物尽其用,充分利用木材自然的色彩和肌理之美,彰显出木材本身的色泽和亮点,其优美的木纹赋予了家具以纯正质朴、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的艺术品性和审美感受。同时,明清家具一般采用全实木结构、硬质木材,全手工制作,融入了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富于田园气息,所使用的榫卯结构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老祖先传下来的。俗话说:好门能甩四十年,好柜能放三百年,活动桌椅不好做,硬木还得卯鞘严。”而现代仿古家具是明清家具的继承和创新,因此,它的用材和加工程序都是天然无污染的,对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危害。

明清家具外表保持原有木材颜色,从不滥加装饰,在家具表面上也很少使用油漆,仅擦透明的树脂或蜂蜡,屏蔽了密度板带给人们的不健康因素。为了确保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用料讲究用料清一色,要求无疤无节,无表皮,色泽均匀,各种木料互不混用,有些家具甚至用一根木料制作而成。明清家具用材之美特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感性关系与理性规范的和谐统一。尤其是明清黄花梨家具中独特的“鬼脸”纹路,对称同形的纹饰板面,独具一格的木纹装饰,这些要素都是匠师在选料、配料、用料上所要讲究的。此外,在处理材料的环节上,十分注重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显得格外优美耐看。

简约化设计:线条优美 工艺考究

明代至清代前期制作的家具典雅简朴,样式多样,材美工精,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称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则是流行于清代中期以后,制作工艺大气奢华,雕刻富丽繁琐。明式家具结构功能合理,讲求严密的设计比例,造型简练优美,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流畅、秀丽朴素的艺术风格。清式家具用材厚重,表现手法多样,地域风格各异,具有庄重威严的艺术风格。

在明清家具的各种各样曲直变化的线型部件制作中,由于不同曲、直度的部件,可形成家具各种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因此匠师常常需要掌握好一个“度”。同时在文人雅士的倡导下,如同诗韵画意一般流畅隽永的线条,塑造了家具的一种独特艺术形象。如常见的圆料直脚的黄花梨椅子,其腿形外圆内方,椅盘框沿倒楞压边线,面框下腿柱间三面安置的壺门式卷口,呈“S”形曲线的背板、搭脑和扶手等等。特别是在制作靠背时,匠师以“样板”作为参照,装配时又要考虑靠背的斜度,使座椅既能体现优美的造型又能达到舒适、实用的功能。对于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没有多余的装饰形式,整个造型的变化尽在曲、直的线中,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对于有束腰家具的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以刨、铿、刮等加工手法来表现家具各部件平整、光洁、婉转、顺畅的线型,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从而呈现出整体家具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给人以方正稳重的感受,集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榫卯结构是硬木家具至关重要的构件,是家具制作者智慧的直接体现。明清家具有严谨的卯榫结构,分为承重构件和连结构件二类。承重构件是承受家具纵向压力的结构,如家具的腿,连结构件是横向起连接和牢固作用的构件,如各种牙板、横档。卯榫连接着家具的各个部件,使家具不动不摇,平稳安定,它犹如家具的关节,起着牢固而又灵活的连结作用,从而使每一件家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明清家具还通过采用攒接工艺将小料进行合理地使用,经过榫卯的攒合拼接构成各式各样的几何纹样,有的用单纯图形的重组而构成的装饰纹样,有的是以单独纹样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组合而构成的装饰纹,如万字纹、十字纹、田字格、曲尺式、回纹式、上下凸连式、直连式、斜连式等,充分地体现了匠师的技巧美,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明清家具上结合的完美体现。这些采用“攒接”工艺纹样常常被安置在家具需要装饰的部位,如床身围栏、榻身后背及左右设置的靠栏、橱柜的亮格,以及桌的牙子、踏脚的花板等,显得形式简洁明快,格调疏密有致、清雅醒目。

文化内涵:质朴纯正 简洁明快

古典家具制作除了讲究用料、制作工艺外,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仅具有艺术性,富含人文信息,还包含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传统工艺特点。明清家具质朴纯正、简洁明快的艺术禀性和优美形式,使家具蕴涵淳厚的文化气息。明代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得益于其独特文化特质的形成,同时也是基于当时的家具使用环境和家具使用者,尤其是园林建筑业的兴起。当时建筑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园林建筑又是文人雅士文化社交场所。因此,文人雅士往往会按照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审美理念参与园林的家具设计,这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了明清家具的设计风格。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家具的使用功能还体现着浓厚的民族思想观念、民族道德观念、民族行为模式等。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并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美德而流传至今。我们研究、借鉴、总结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家具艺术,为发展现代新型家具服务。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典家具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其不仅仅是家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特别是中国明清家具对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代设计师们应进一步挖掘明清家具的艺术价值及优秀设计理念,探寻古典家具中更深刻的内涵,寻找其更有价值的文化,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未来的家具设计中,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的现代家具设计环境下将其做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品牌。

(作者单位:仙游县玉秀美术工艺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硬木古典家具家具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俄勒冈硬木在家具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明式家具木结构应用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
晚明江南文人对苏式家具选材上的影响
传统茶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古典家具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探讨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