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湘:喜叫科技换新天

2015-05-30李瑚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临湘市楠竹科技局

李瑚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市、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这些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中可以看出,临湘市的科技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卓著。

但或许让人想不到的是,多年前,科技这一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临湘市还处于“熄火”状态。科技局没钱没条件,农民想致富没门路,企业习惯了小富即安,科技的“难作为”不仅让政府职能部门地位尴尬,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长期原地踏步。

究竟是什么让临湘市科技工作重新焕发活力?又是什么让农民转变观念,利用技术创新走上致富之路?企业又是如何运用科技这根杠杆,撬动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年8月10日,是刘炎林受命担任临湘市科技局局长的第一天。由于多方面原因,此时的科技局面临缺钱缺人才的窘境。刘炎林一上任,就走进村组科技示范户的田间塘边、中小企业的车间搞调研,与班子成员反复交换意见,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如果说大地只有经过科技之水的浇灌才能结出硕果,那么科技局就是水的源头。源头之水不活,科技工作也难活。

根据实际情况,《临湘市科学技术局工作规则》迅速出炉。《规则》分为18章76条,按责分解到岗到人,全局干部、职工人手一册,照章行事。通过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讲评,强化内部管理。一位老同志表示,那年局里做的事一下子多了起来,下乡镇的次数也更加频繁。科技局以前的办公条件极差,几台风扇、一台旧空调、一台借来的电脑、一部电话就是局里的全部现代化家当。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的底气,让每个人都能珍惜现有岗位,刘炎林内紧外争、开源节流,改善了办公条件,现在每间办公室都有空调、人人有电脑。

“软硬”兼施,科技局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职工们还开展了讲学习、比技能的岗位练兵活动,稳扎稳打地提高业务能力。

副局长李明红是临湘市科技局变化的见证者。2004年,刚到科技局的他对科技项目申报的要求、程序等可谓一窍不通。“当时一年争取的项目资金只有几万元,企业条件不够是一方面,但局里人才匮乏、业务不精也是重要原因,这导致许多项目就像水中的月亮,看得见捞不着。”李明红说。

2007年,李明红开始经手第一个科技项目。虽然科技局特意从岳阳市请了中介机构,但其简单的资料拼凑方式让李明红心里没底。于是,在十来天的时间里,科技局的相关人员分头行动,搜集资料、寻找模板、手写了两本厚厚的材料。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项目一次性申报成功。这次经验也让科技局上下认识到平时积累的重要性。熟悉电脑操作、学习五笔打字、掌握资料下载方式、学会制作简易PPT、了解相关政策……一时间,职工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李明红从那时起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外出开会或办事,都会带几本项目资料回来研究。如今的他已是科技局的业务专家,17位在岗的干部职工也成了行家里手。“2013年是我们的丰收年,共争取到28个科技项目,合计1000多万元资金。”

2005年,临湘市作为湖南省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之一,开启了“临湘模式”的探索之路。与其他地区的专家教授特派员不同,临湘市的科技特派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田秀才”、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他们了解农民的需求,能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能因地因时地解决问题。相比那些从外地请来的专家,他们称得上是永远不走的科技特派员。”对这些“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田秀才”,刘炎林竖起了大拇指。

临湘市科技特派员胡火生是当地的乡土人才。他带领10多户村民在坦渡乡租赁800亩山地进行楠竹丰产栽培,40多万元的投资他一个人占了大半。“他们赚我也赚,他们亏我也亏,大家的利益完全绑在一起。”如今,山里的楠竹又粗又直,有的直径近20厘米,一根就可卖到20多元。

村民看到了甜头,跃跃欲试却苦于没技术。平地可以植竹吗?移栽时要注意哪些部位?如何提高发笋率?“你们愿意种,我就来教。”在胡火生的动员下,2007年,七星村村民李学波第一个尝试种植楠竹。160亩基地,一个多月时间里,从准备基地、选择种苗、种植到抚育,胡火生都亲自上阵。有了技术靠山,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仅定湖镇新建的百亩以上的楠竹基地就有36个,面积达6000多亩。坦渡乡头龙村的76户村民更是家家种楠竹,总面积达上万亩,平均每亩收益上千元,每户村民年收入最多时可达十几万元。

胡火生还组织100余位种植大户成立了楠竹栽培技术协会,带领会员开展项目试验,为会员和竹农进行了上千次技术培训。他将多年的实践经验归纳、整理,撰写成《楠竹资源开发和栽培技术要点》一书,并亲自拍摄照片、手绘示范图,图文并茂地解答竹农的疑点、难点。6万元的稿费他也分文未取,而是换成了6000册书籍免费送给村民。竹农刘进保拿到书后如获至宝,“这本书写得真好,我栽的十多亩楠竹不愁不赚钱了!”在胡火生的带动下,临湘市掀起了楠竹生产的热潮,楠竹种植面积从近20万亩发展到56万亩,竹业从业人员近6万人,年平纯收入达7388元,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半壁江山。

如今,临湘市的60多名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围绕楠竹、西瓜、茶叶、水稻、水产等特色产业,通过开办示范基地、捆绑经营、组建技术协会、加盟龙头企业、成立专家服务团等方式,把知识嫁接到每家每户,带领农民用科技致富。这一做法也被誉为“临湘模式”,并在全省得到推广。

自己养的猪肉好吃,自己种的蔬菜味甜,自己腌制的酱菜正宗……过去,临湘人认为,自给自足的生活似乎并不需要科技来改变。科技局2009年曾对部分企业展开过一次问卷调查,一位企业老板表示:“我习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虽说产值较低,但稳当、靠得住。我也不求大发展,干嘛花钱搞科技创新!” 更让刘炎林惊心的是,1999年至2009年,临湘市没有一项科研成果,工业企业没有一项授权的发明专利。

在企业转型升级之路上,科技局不能揠苗助长,只能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入手。2010年,“规模企业专利扫零工程”在全市启动,聘请省内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刘炎林也亲自进园区给企业相关人员讲课,强调专利的重要性、讲解如何申报专利、哪些产品需要专利保护等。

在科技局工作人员找上门之前,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十三村”)总经理李国武从未想过,传统农产品还能申请专利、千百年的手艺也能有科技亮点。在工作人员三番五次的动员下,李国武渐渐上了心。如今,十三村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和12项外观设计专利,一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在2013年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与此同时,十三村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从实验室提取纯菌种,改善工艺,控制盐度,提高产量,让传统的腌制食品“傍”上了高科技。“不仅是产品,连工艺、设备都必须与科技结合,不然根本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如今,科技创新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李国武心中。今年8月,十三村投入1500万元安装的全自动腐乳生产线、酱菜生产线、休闲食品生产线设备即将投入使用。“原来的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经过升级后的机械化生产线不仅可以对腐乳等进行切块、摆放,确保产品品质,还可以将所需员工从100多人降至30人。”李国武预计,到2016年,十三村“无公害食品”酱豆瓣产能将达6000吨/年。

在科技局这位“红娘”的推动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与临湘市政府也达成了校地合作,全国10多所高校院所与企业结成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临湘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有7家,获得专利授权数十件。

猜你喜欢

临湘市楠竹科技局
内江市科技局赴重庆市荣昌区科技局交流学习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thumbtack needle combined with pediatric Tuina for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caused by liver depression and Qi stagnation
楠竹丰产措施探讨
阳光薄荷糖
青春校园行之临湘六中
临湘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提高材用楠竹林生产力的技术和措施
科技局官员迷信风水不可当笑话
《今日科技》战略合作·年度协作·科技明星单位选登
临湘市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