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豫西民间剪纸艺术

2015-05-30魏征

大观 2015年7期
关键词:豫西剪纸民俗

红公鸡,上碾子。二妹妹,扎辫子。盘坐,握剪子。纸花花,贴窗子。----豫西民谣

豫西的民俗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农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传承、发展下来的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其普及程度已到家家户户,随民俗节日的更迭而常换常新。红红绿绿的剪纸,喜庆、吉祥的内涵,使得黄土塬上处處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使生活在黄土窝窝里的人们充满生气,精神焕发。

豫西剪纸,是指流传于河南省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 该地区由于境内多山地、丘陵以及黄土塬,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于剪纸文化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山西、陕西两个剪纸大省相邻,相同的情趣、审美观,使得三地对于剪纸文化的保存具有共通性。豫西是河南剪纸最为集中、成就最高的地区。豫西剪纸色彩丰富,本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一应俱全。

一、剪纸历史悠久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中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其风格流派各异,有蔚县剪纸、陇东剪纸、高密剪纸、山西民间剪纸、福建民间剪纸、安塞剪纸等。不同的剪纸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感情表达方式都不甚相同。我国南方的剪纸,具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北方的剪纸,大多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豫西剪纸,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自然各地都有妙手生花的剪纸高手。然而最集中、最普遍、最典型的要数豫西灵宝、卢氏、陕县、洛宁、新安等县。在这里,上至80老妪,下到未诸世事的娃娃都会剪纸。

豫西剪纸作为民间剪纸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据史书记载,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河南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

二、豫西民间剪纸与民俗关系密切

剪纸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生长在民间的土壤里,与活态的民间生活相互影响,经久不衰。豫西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载体,也依然存在和盛行在生活中。这里的剪纸艺人运用剪刀和纸,凭着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不拘一格的自由创作,对物象的点、线、面进行写实、比喻、夸张等处理。一般是在农历春节、二月二、二月三、端阳节等民间节日,其中以春节为最盛,每当新春佳节之际,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用五彩剪纸把屋里屋外,院落街头装饰得五彩缤纷,热闹非凡,喜庆异常。除节庆以外,婚丧嫁娶更是民间剪纸艺术大显身手的好时期,只不过丧事多使用白纸,喜事多使用红纸而已。

三、内容丰富谐音喻意

豫西民间剪纸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大都体现了在经济、文化、科学不发达阶段,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人们把观察到的自然生活现象,发挥主观想象和幻想,运用概括、夸张、装饰、幻想、拟人、象征等造型手法,直观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他们的愿望与情感。各种花草、鸟虫、动物,真实再现了与人们息息相关、极为熟悉的自然物象,体现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和谐共处的自然形态。利用谐音、象征等手法,以物喻意。如把莲和鱼剪在一起,就利用“莲”—“连”,“鱼”—“余”的谐音来表达“连年有余”之意;把鸡和鱼剪在一起,就成了“吉庆有余”,如今人们又把它引伸为“机遇”,在春节时贴在门上,期望今年能有个好的“机遇”;在莲花上剪一小孩,叫“太子坐莲”或“连生贵子”,体现古代人们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石榴象征多子,剪石榴与牡丹象征多子多福等。另外,还有喜鹊和梅花象征“喜上眉梢”,松鹤代表延年益寿,花瓶与鸡代表平安吉祥等。其它一些题材象征的寓意如:麒麟、狮子(瑞兽)龙(主贵、男性)、凤(女性),鹤(长寿)、羊(祥的同音)、瓶(平安)、佛手(吉祥)等。

四、地域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多样

豫西地区由于境内多山地、丘陵以及黄土塬,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同样受其影响,既有黄土塬人们粗犷豪放的一面、亦有精巧细致的一面。无论窗花、团花、横幅巨制还是微型绣样有的构图朴拙,原生态气息很浓,有的则精巧细致,线条繁密流畅。其次是用纸有本色、染色和套色等多种表现形式。中国人喜欢红色,视红色为吉利色。所以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红色几乎成了全国民间剪纸的传统主体色。但在豫西剪纸中——特别是三门峡地区,人民喜用黑色的窗花,剪制出来的作品以空为白或以白计黑。豫西为夏文化的衍生地,夏代崇尚黑色,把黑色作为国色,以黑为门面色,喜用黑色是历史流传下来的习俗。之所以当地盛行黑色剪纸,与地域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豫西剪纸使用黑色是我国民间剪纸程式化的表现方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形成了欣赏的习惯。它不仅表现了豫西大众本原的审美爱好,并且蕴含着当地人民的深层社会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尤其值得我们研究。

豫西民间剪纸工艺图符同其它民间艺术品一样,都是人民长期的智慧积累和大胆实践的结晶。我们研究、挖掘、传承民间剪纸工艺不仅因为它来自社会的下层和广大农村,有着浓郁的泥土芬芳和生活中质朴纯真的美,还因为它是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相传的豫西民间剪纸工艺,具体而生动的将中原民众文化蕴涵显现出来。在时过境迁、某种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的文化心态、生活习惯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某种民俗意识可能消失殆尽, 但豫西民间剪纸工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其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而长期独立存在,且被新的时代、新的内容、新的生活、赋予新的民俗意识和新的文化蕴涵,为了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迫切需要认真研究、挖掘、传承已有的、濒临绝迹的民间剪纸工艺技术和艺术,抢救这一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能够继续流传下去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魏征(1989-)女,河南南阳,单位:洛阳师范学院,职位:教师,职称:助教,学位: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

猜你喜欢

豫西剪纸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剪纸
豫西山区‘玫香’杏高效栽培技术
民俗节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