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霍春阳花鸟画的艺术语言

2015-05-30张文彬钟彩霞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用笔花鸟画笔墨

张文彬 钟彩霞

70年代中期,霍春阳在画坛崭露头角,他擅长写意花鸟画,以简约的形象表达出深沉、博大的意境。他倾心于文人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悉心体味,潜心准求宁静空灵的艺术境界。本文试从当代霍春阳的作品入手,从审美意蕴,物态形象,笔墨意境、书法用笔四个方面来了解这位当代花鸟画家的创作状态和艺术语言。

霍春阳作为当代花鸟画大家,长期以来,他将自己的创作热情放在花鸟画上,其画风简淡,清新。他曾说:“衡量一个人学问的高低,并不是仅看他知道多少,而是要看他用哲学的头脑提炼和概括了多少,容纳了多少,绘画上依然。”正是他如此心境才造就了言简意赅的审美追求。霍春阳的作品不仅仅表现了他旺盛的生命力,更表现了他那颗纯朴的民族之心。他重视传统,更重视现实生活,他善于学习中国画的技巧,刻苦训练笔墨功力,并以自己的审美感受将内心的精神表达出来。我们观他的作品,看到的是干净和认真,朴素和深入。

古人读画将绘画作品分为四品,谓之能,妙,神,逸,而逸品为首。所谓逸品,即笔墨技法达到极致而产生的无法之法。一位画家要创作出好作品,那他一定有一颗静寂,沉凝,简淡的心。霍春阳曾说:“艺术家创作需要中和平淡的心态,不动情,没有情乃至于无情才是大境界。”正如《诗品》中所说的那种“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静境。

审美意蕴

霍春阳如历代的大家一样,从传统中走来,又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手法来传递安宁与祥和。他曾说:新的东西不见得有价值和质量,我推崇“自胜者强”的老庄思想。所以,他通过艰苦的探索,感受到了传统的独特魅力。并且认识到“传统”不是过时的概念,也不是古人的特权,他找到一条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以一种文人画家的审美情趣去抒发一个艺术家的内心情感。

曾经有人问过:中国画是传统的好还是创新的好?其实这个问题在霍老身上可以得到答案。就拿文人画来说,霍春阳说:文人画哪还有新旧之分?如果视旧的为没有生命的死东西,那我们至今还学什么元四家,四王四僧呢?

他绝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是老老实实画传统,在师古的基础上慢慢地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找一片新的天地,就是所谓的师古以出新。纵观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近期,都是一脉相承地体现着人文的审美意蕴和浓厚的书卷气息。但是,你丝毫感受不到陈旧和落后,而是一位画家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哲学理想和情感的深切体悟。因此,在霍春阳身边,几乎听不见“创新”“张扬个性”这些现代人引以为豪的词汇,而是“神韵”“精神内涵”“悟道”这样引人深思的话语,引导人们去发掘艺术的内涵与自身的了悟。他的画往往简洁清新,传递着自由忘我的生命情境,有人为其写诗曰:疏花淡叶泛青光,虚静空明意味长。观化观生神自逸,津门常忆霍春阳。诗中所说的“疏花淡叶”“虚静空明”正是霍春阳先生文人观和审美观的写照。

物态形象

题材的选择是画家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梅兰竹菊在霍春阳的创作中也是常见的,并且占了很大比重。花鸟画家都是热爱生命的,绘画作品中不仅仅是表达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是对自身生命的热爱,更是对所有事物的大爱。霍春阳的花鸟画作品是丰富多样的,且多为生活中易见之物。在他简淡的笔墨里呈现出来的是:一方安静的荷塘,一枝闲适的野花,一叶优雅的兰草。

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能力,把自然之物转移到画纸上,让其成为他的个人语言。花草虫鱼在艺术家的作品中不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可以看出,霍春阳的精神追求,正是与当今社会的人文情怀相吻合的,甚至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提炼出当今正如火如荼的时代主题。

霍春阳创作的目的是,使人们通过对绘画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让自己躁动的心灵变得宁静而庄重,礼让而内省。与八大、徐渭冷眼看世界、愤世嫉俗的强烈的内心情感相比,霍春阳的艺术语言多是宁静,平和,没有一丝狂躁的情绪的。

笔墨意境

谢赫总结出“六法”论以后,“气韵生动”便被历代画家视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起初,“气韵生动”只是运用于山水画中,而后渐渐运用于人物画和花鸟画。甚至,至明以后,追求绘画中的笔墨意趣以成为画家们的自觉意识。画家把笔墨视作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征。笔墨在花鸟画中的运用越来越能展现画家对意境的理解和构建。而霍春阳对笔墨意趣也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在他的创作中,笔墨形式和内容题材完美结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位画家对意境的追求。

基于霍春阳简赅的画风,笔墨在他作品中的要求就愈发的高了。他必须仔细推敲每一根线条,每一点墨迹,每一片树叶,每一只小鸟。倘若没有好的笔墨,又怎能用略略几笔就表现出兰花的美感呢?霍春阳的竹石题材的作品,先以淋漓的笔墨绘出石头,后以双勾的笔法画竹,使画面呈现出磊落清爽的气息。他常追求虚实相生,精细与粗放的对比效果,若一处用线勾勒,另一处则用大块墨色绘出;如画面一大笔墨渲染气氛,则必有细笔来刻画细节。既能入也能出,收放自如。也就是既能远观也能细玩。这大概就是笔墨运用的最高境界吧!当然,在或浓或淡的笔墨中,霍春阳先生也常运用色彩。可以说,他的色彩只是对笔墨的一种补充。宁静而单纯,不着浓烈,只是轻轻淡雅的一点,于是笔墨相映成趣,形成的霍先生所独有的花鸟画艺术风格。

笔墨,气韵,都只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形式。霍春阳先生无论在笔墨上还是在色彩上,我们从他的画中读出的只是平和,而不是刻意去追求标新立异的艺术风格。而这所有的笔墨意趣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一位艺术家光有娴熟的技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博的学识。

书自是情

文字作为一种媒介,一种工具,无论是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是在文化传承方面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汉字的文化含量几乎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根脉。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的书法艺术,更使得汉字成为具有形式美和内涵美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明末画家董其昌提出的“书画同源”还是宋元人提出的“画法全从书法出”。,都说明书法艺术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是久远而且深入的。书法中的用笔和绘画中的用笔一样,都是画家宣泄感情,塑造形象的手段。霍春阳先生的花鸟画作品,笔墨精妙,水色墨色自然天成。他将书法的用笔运用到绘画上,形成了自己的造型原则也完善了自己的语言体系。

中国画的用笔受到书法的影响,讲究“骨法用笔”,追求用笔的力量感。霍先生用笔的力道中和,稳健,灵动。一点一皴,一勾一析,在表达绘画艺术修养的同时也显示了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修养。霍春阳先生自己总结到:“在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关乎画家的表达能力,也能传达情性。线条中的轻重缓急的变化,更能呈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乃至学识修养。”明代画家也曾用朴素的的语言总结了用笔之难:“用笔太粗,则寡其理趣;用笔太细,则消弱气韵。”

结语

霍春阳的创作在中国画的传统中深入浅出,无论是用笔,用墨,用色还是构图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用笔用线的轻重缓急,虚实相生,尤其在兰叶的穿插上的用笔若断若连,意到笔不到,似缓似急,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他还提出用墨要有体积和厚重的概念,创出了“揉墨法”。正如他所说的墨法及水法。他把用墨,用笔,用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墨代色,“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可以概括为“意足不求颜色似”。至于他的构图,没有过多的繁枝末节,多一笔则多,少一笔则少。画中笔笔都有安排,步步都有立意。表现了一位画家“布局安排”的理性与随性。总之,霍先生简淡清新的画风以及他的文化修养和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热情的追索,都给我们心灵以启迪,值得我们细心去揣摩和学习。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文彬,男,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美术)专业。

猜你喜欢

用笔花鸟画笔墨
找不同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