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之江大学建筑艺术漫谈

2015-05-30王婧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慎思之江建筑风格

王婧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前身为杭州市在清末民初时所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之江大学于1907年由美国北长老会与南长老会联合创办,是中国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之江大学建筑纯粹照搬美国殖民风格与多数中西杂糅的中国教会大学非常不同,其校园规划采用美国早期校园规划布局,既继承英国传统教堂学校的住宿制,又吸取美国自然式布局的校区规划,把不同体量、不同风格的建筑自由散落在森林中,之江大学就像生长在森林中的学校,充满自由、浪漫气息的典型美国式校园。其纯西式建筑风格的教会大学在国内极其少见,具有很强的游览价值及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之江大学的建造背景与历史源流

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战败,被迫与英、法、美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在沿海开通商口岸,允许传教士在开通口岸城市传播宗教、开办学堂、和医院。在西方的坚船大炮下中国门户大开,传教士作为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来到中国。起初传教并不理想,传教士开始意识到教育可以打开中国大门,用科学的教育知识培养自己的教会传播者。兴办学校是传教士传播西学和天主福音的重要手段之一。

之江大学在此历史背景中诞生,之江大学最早可追溯至1845年基督教传教士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 1867年崇信义塾迁往杭州,更名为育英义塾,校址先后设在杭州城内皮市巷和大塔儿巷,1897年,学校更名育英书院,1904年,育英书院成立了校董。1905年,清政府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之中废除了科举制度,持续了一千余年的传统教育制度因而改变,新式学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给予在华的各教会发展自身的教育事业造就了一些机会。育英书院于1906年扩充成为大学,勘定秦望山二龙头为新校址,1911年由城内迁至二龙头新址,改名之江学堂,学制仍旧,1914年改称之江大学。座落在杭州城外南郊、坐拥秦望山、俯瞰钱塘江、东邻六和古塔的之江大学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各院系并入其他大学相关专业。

校园规划布局

中国的教会大学多是仿照欧美大学,之江大学的校区规划布局直接照搬了美国自然式布局的规划模式。美国初期的校园空间格局沿用英国方院模式,但是由于国土辽阔、地理位置、宗教、思想等各种原因形成了与英国不一样的方院形式,美国地广辽阔,自然风光优美,注重与自然的结合。

之江大学选址于杭州市郊钱塘江边与六和塔相邻的秦望山建造校园,郊区安静的学习氛围符合传教士19世纪僻静学术区的理想。之江大学依据校园的山势地貌,把校区分为三个区域即:头龙头、二龙头和三龙头,头龙头为教职工生活区、三龙头为学生宿舍区,建筑相对独立分散而且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很强的空间围合感,这些特征都非常符合美国殖民式校区规划。校园规划根据山体的地貌特征在相对开阔的二龙头人工平整地面后设计了一个草坪大花园,草坪中心处设圆形花园,花园为中心设十字形四条不同方向的小路,十字是基督教的特殊符合。花园草坪景观人工种植观赏性乔木的孤植和一些灌木作为建筑边界背景,大草坪花园四周被两个大体量建筑同怀堂和慎思堂环绕,同怀堂与慎思堂组成了校区中心,是校园中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而建筑规模较小的教授别墅和教师宿舍则散落在参差林中。校园没有设围墙,校院出入口没有明确区分的主次,整体校园空间为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

水体景观设计上借助自然水系的景观,由于在自然中存在,校园大部分借用自然山林景观。

整个建筑群落之间虽采用自然布局式,但相互间联系默契,布局中有大体量建筑合成的中心体系,小体量建筑高低不同的随意散落在山林之间,距离远却遥相呼应;空间感受上营造了灵活的围合与开放。之江大学校址做到了基地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把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中的一部分,使自然环境与建筑景观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合宜配衬使之江大学成为杭州最美丽的一座校园,更加可贵的是其布局至今仍旧保持完整,当今国内已很少见到这种布局的大学校园。

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受儒家、道教和佛教教义的影响,中国人憎恶在炮舰保护下入侵的基督教。教会若想让教会大学在中国能有所发展,必须要顺应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教会大学多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之江大学在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碰撞最激烈的时刻仍然坚持完全西式的建筑风格。之江大学建筑形式的选择上,没有考虑过融和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

之江大学早期建造的校舍是设计师在美国完成的,其直接照搬美国的建筑风格。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来源复杂,相应的建筑思潮也是五花八门,折衷主义是惯常的设计手法,美国通行的殖民地风格,都是在原宗主国建筑式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简化而来的。因此之江大学建筑风格也五花八门但和谐统一可称的上百花齐放。如早期建成的慎思堂,慎思堂是之江大学的主楼,原为行政办公楼,位于校园广场中间,建于1910年,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其建筑风格是美国早期移民风格乔治和亚当风格即希腊-意大利式风格(Greco Italian)。乔治风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的派生物,亚当风格是乔治风格的延续和升华,亚当风偏爱的加长屋檐齿饰以及有装饰窗修饰的墙面。慎思堂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格,彩色建筑立面由红砖砌筑而成十分优雅透露着股朴实之美,建筑比例均匀、讲究对称,入口门设在平面中央,门窗两边对称,门窗上有对称小网格窗和扇形窗,入口正立面设带白色石膏柱的古典门廊,门廊上托檐部。屋檐和廊檐均有长方形灰色砖齿饰,建筑显得优雅精致。

与慎思堂相对的经济学馆同怀堂又名钟楼,建于1936年,同怀堂隔着大草坪与慎思堂遥遥相对,两个大体量建筑构成校园中心。经济学馆建筑风格极是装饰艺术风格极具现代主义的线条感。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 Style)是1920-1930年代风靡世界的一种建筑与装饰设计潮流。红砖建筑立面装饰与几何形建筑形态的结合在质朴中透出现代气息。同怀堂由三座建筑相连而成,中间建筑最高为四层顶层设钟塔,左右两边是一层建筑,建筑体量呈阶梯状往后缩。门厅设在中段建筑正中间,南北开通,贯通的门框构成框景达到了很好的借景效果。外墙四周都以从下而上的长方形壁柱为主要构图元素这种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形态的设计手法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红砖砌成的壁柱还有凹凸变化作为一种局部细节装饰,有些壁柱局部还进行了均等对称的分段处理。质朴的红砖表皮与现代主义的几何形态完美结合,在朴实中透着庄重、简洁中蕴涵典雅。充满现代主义的同怀堂与乔治亚风格的慎思堂虽风格不同却非常和谐,可见设计者非常注重整体的统一性。

都克堂建于1915年,又名育英堂,位于慎思堂西北,建筑为教堂造型,事实上建筑最初也是作为校内教堂。美国式哥特风格,哥特式陡峭的双面尖顶、雉堞、塔楼,但又结合古典的对称构图。都克教堂属于教会宗教性建筑,由礼堂与塔楼组成,建筑功能满足学生聚会等活动的需求。建筑高两层,教堂窗户上尖劵与入口处拱形门拱是哥特建筑的明显特征,屋顶双坡尖顶,塔楼一层设长方形窄门,建筑外立面用粗燥的青灰长方形石块砌成,分层处均设有长条石腰线作为分割。之江大学建筑采用纯粹西式风格把古典复兴主义、中世纪哥特风格、很好的融合具有独特美国殖民地风格。其建筑风格上虽五花八门但整体效果却非常统一和谐,色彩主色调红、灰为基调,校园建筑整体呈现出质朴、典雅的建筑艺术效果。

结语

建筑艺术不只是艺术美的表现,还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19世纪末期落后的清王朝统治下封闭已久的社会面对突然涌入西方文明从一开始的排斥到慢慢接受这段历史非常完整体现在了建筑文化上。那时的教会大学大多是中西杂糅,体现了西方文化强势植入中国的缩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强大的包容性。在此大时代背景下,之江大学没有受到影响,在建筑形式上之江大学没有中西杂糅而是纯西式建筑风格,校舍典雅、环境优美、给整个校园制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风景绝伦。建筑文化校园文化也离不开中国当时整个大的文化背景,之江大学作为社会建筑整体西式风格建筑,体现了那个时代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之江大学旧址不仅具有建筑艺术价值还有很深历史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慎思之江建筑风格
川之江造机株式会社
慎思·慎言·慎行
华淮
慎思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写鸿篇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之江新语》读后感悟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从“之江新语”中看习近平对群众观思想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