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2015-05-30李家强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李家强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传承下去,而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传承中华文化最主要的学科,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积极去探寻合适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体会心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45

语文在义务教育阶段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一直以来也备受老师、家长及学生的重视。然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要想真正的掌握不是一两天的突击学习就能够做到的,需要学生日复一日的知识积累,并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所以,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学好语文,弘扬中华文化。在此,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作者在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的模块教学

语文是一门有着强大、繁杂内容的学科。语文是一个总称,其中包含着许多小的门类,比如字音字形、句型练习、看图说话、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和作文。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所以老师的教学也要有所不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模块教学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

针对字音字形题,老师要多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目,从而熟悉更多的字音字形。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字音字形后,老师再向学生讲一些字音字形方面的规律,让学生了解中国造字史的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含义,为什么会这样写。老师还应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形生字、象生字,以及一些成语、词语的来源,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这样,学生在面对相似的字音字形或是词语辨析题时就不会混乱。

看图说话题,是学生接触較少的题型,因此做起来会比较费力,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面对一道题不知从何处下手,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应重视语言表达类题目,平日里加强练习。也可以准备一些专题训练,让学生在高强度的专题训练下掌握答题技巧。

对于文言文阅读题,向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但是学生普遍对枯燥难懂的文言文不感兴趣,再加上初中阶段的老师们普遍使用灌输式教学,将所有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彻底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及耐心,从而把文言文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因此要想让学生改变对文言文的看法,老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了解文言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只是死板的翻译文言文,可以通过上网搜查相关资料,给学生讲一些这篇文言文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对历史也有一定了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阅读和作文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两个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就要多阅读,培养语感,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对阅读形成基本认知。其次,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比如在做记叙文阅读时,要迅速的找出文中的时间、背景、人物及主要线索,和其中运用的写作手法,要形成对记叙文组成部分的敏感认知,这样在做题时就会轻松很多。

阅读水平提高后,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优秀文体,知道该怎么写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在写作时,就会刻意去模仿优秀的文章,刚开始这种模仿可能很青涩,但是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在阅读时,学生还会积累很多优美的词句及写作手法,将在阅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越来越丰富。模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常用也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就像是一块大蛋糕,学生不可能一口吃掉,所以,就要将其切成小块,让学生一块一块的吸收消化,最后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便是模块教学的精髓所在。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

新课改环境下,要求老师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付诸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直以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听起来就像是猫和老鼠一样,似乎双方永远无法达成共识,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总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任务繁重,无法完成,这种抱怨如果一直存在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甚至是厌烦心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即使一心为学生考虑,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响应,那么老师费了再多的心血也是于事无补的,所以,老师一定要探索适合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立场上,老师的教学效果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首先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呵护和关心,从而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愿意和老师主动沟通交流,在课堂上积极响应老师,只有老师和学生配合默契,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有些学生反应快,学的快,可以给他出一些有难度的题;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基础类的题目,巩固基础,建立自信。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询问。

课下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找学生谈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要尽其所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的生活更加轻松,把老师视为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益友。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消除隔阂,畅所欲言,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而所谓德育教育,就是要求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课本知识向学生灌输德育思想,使学生不仅通过语文学习学到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在学劝学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求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在学芦花淀时,可以向学生讲一些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不顾身,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为学生树立珍惜当前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观念。语文的内容丰富多样,能接触的社会题材也非常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材所反映的主旨,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案例,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老师的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社会事件的正确认知。这便是德育教育的主旨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们所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让语文学科真正发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