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特画家

2015-05-30吴卫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博斯

摘 要:博斯是15后半期至16世纪初期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最具特色的画家,他的作品以无比的想象力,在全景式构图和怪诞的形象塑造中,创造了梦幻的奇异世界,仿佛与20世纪与米罗、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遥想呼应。代表做有《人间乐园》、《圣安东尼的诱惑》、《干草车》等。

关键词:博斯;《人间乐园》;《圣安东尼的诱惑》;《干草车》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期,尼德兰仍然处于西班牙的封建统治之下,宗教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扔占有重要地位。尼德兰人民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传统之中,这儿盛行巫术、谚语和民间传说,文学艺术家们常利用它们来发泄对教会和西班牙统治的不满。

博斯全名为希罗尼慕斯·博斯,他的绘画艺术在当时是最奇特的,当时一般的尼德兰画家特别主义平整细腻的画风,注重对象的如实表现。博斯的艺术植根于尼德兰民间传说和谚语,它既是古老智慧的符号化,又是对人间荒谬的嬉笑怒骂。他站在进步的人文主义立场上,通过幻想的漫画形象来象征天主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反映了宗教改革运动前尼德兰人民群众反对天主教,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也是尼德兰新旧教派之间激烈斗争的一种表现。他用现实主义态度关注生活,用浪漫主义手法来塑造画面,画中的形象来源于现实,又和艺术家经过内心的感受孕育和幻想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博斯独特的绘画语言,打破了尼德兰传统绘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从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画风。博斯存世作品共有三十多幅,最重要的作品有《人间乐园》、《干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等。

一、《人间乐园》

《人间乐园》是一幅画在木板上的三联祭坛画,形成于博斯的艺术成熟期,画家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真实天堂”、“人间乐园”和“鬼蜮世界”。画家针对快乐的欲望人生而非正经的婚姻伦理提供了一种如真如幻的警示。

左联是《创造夏娃》,在画面的前景处,是一位身着淡红色长袍的且年轻人性化的站立在斜坡上的上帝,他左手牵着夏娃的手腕,右手做祝福的手势,夏娃坐在地上看着跪在地上的朦胧的夏娃,上帝祝福亚当和夏娃的结合,画中间的象征生命之泉尖塔既像是植物,又像是雕塑,一只猫头鹰栖息在喷泉的圆形底座中心,草地上生长着绿色的树木,各种熟悉又陌生的动物在草地和水面上游走。

中联画板表现的是人间乐园,在一片开阔的户外风景中,年青的裸体男女在里面尽情狂欢,处在前景的裸体男女他们正在交谈互动,热闹非凡。在画面的中央,一群女性在椭圆形的池塘里沐浴着,周围是骑在象征情欲动物上的男性正在湖边溜圈,背景处的建筑物既是有生命的又是人工制造的。虽然这是人间的乐园,可是诱惑、兽性、裸露癖在这里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我们所看到的是没有文明的假乐园,这也是神话中一个流行的主题——认为在人世间的某个角落有天堂般的乐园,人们可以在里面纵情享乐。然而,殊不知,他们正在重演夏当和亚娃的悲剧,最后只能走向阴森可怕的地狱。

右联是表现地狱恐怖的景象,远处熊熊的烈火燃烧着,在火灾前面不远处由两只巨大的耳朵构成的装置物,一支羽毛箭从中穿过,一把巨大的匕首从从耳朵之间刺出。在画面中间有一块冰冻的池塘,池塘里有一个苍白色的男性树身人头顶着一个圆形的平台,魔鬼与堕落的灵魂在葫芦形风笛的伴奏下舞动着。在前景处,曼陀铃、风琴、风笛、大鼓等等各种音乐酷刑在折磨着人们,使人痛苦不堪。在右边,地狱之王撒旦鹰形头上戴着一个倒扣的手提罐坐在黄色的便椅上,正在用手把一个人体往嘴里送,一群燕子正在拼命地往外逃飞。

画家奇思妙想地把人们心中的恐惧、所犯的罪孽,用鲜明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而且是那么的入木三分,令人难以忘怀。按照博斯的世界观,尘世的自然是色情的。因而无可控制,危机起伏,这就是人类的戏剧个这三联画的主题。它说明了生灵既是万灵之长的人类,也是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虽然用最世俗的形象宣扬了基督教的观念。他那丰富的想象,安排大场面的高超手法和细致入微的刻画能力,引起了后人的高度关注。

二、《干草车》

《干草垛》是一幅隐喻性和真实性相结合的作品。取材于尼德兰古老的谚语:世界是个干草垛,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为所欲为。高大的干草车出现在中联里,由魔鬼似的几个人牵拉着,人与兽围绕在周围:教皇、国王等骑着马的有头有脸的人率众紧随其后,有的人已经跑到了前头,有的人在车轮间东奔西跑,有个面朝画外的人把大腿伸进车轮想要组织车轮的前进,车轮下面辗压着男人和女人,有的人正往草垛上搭梯子争先恐后地往上爬,有两个人拿着铁叉伸进干草垛想要把它拉倒,还有人在旁边打斗,其中有个人把对方打到在地,骑在他的身上,准备将他杀死。

在干草车上,弹曼陀铃的浪子正坐在一修女腿上调情,其背后一男一女正在亲吻,左边的圣女祈祷上帝能够调解人世间的纷争,右边的魔鬼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使人看不到上帝的存在。上帝在高高的云彩上面对人间的荒唐,他向上摊开双手,深色惆怅,似乎也无可奈何。在画面下部的阴影中,又展现出了一派日常生活的情景,对比的场景暗示了生活的善与恶,真实与虚伪。

画面人物形象众多,动态喧嚣,但聚散有变,层次分明。色调以黄色为主,与蓝色相互衬托,渲染了热烈而怪诞的视觉氛围。左联表现的是上帝在伊甸园创造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受蛇的诱惑而偷吃了树上的禁过而被上帝赶出伊甸园的情景,他们神情痛苦,懊悔不已。右联表现的是贪图享乐的人入地狱所受到种种折磨的情景。这同样也是一幅三联画,表达了人如果忘乎所以的享乐会最下地狱受折磨的。博斯以其独特的想象力直接呈现了形形色色伪装起来的人世间的罪恶,画家在此告诫我们:要远离罪恶。

三、《圣安东尼的诱惑》

这是博斯的又一幅三联式祭坛画。圣安东尼生活在沙漠里,据说他经常受到各种妖怪和美女的诱惑,可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父母去世后,他将钱财散发给穷人,自己隐居墓地苦苦修行抵制各种诱惑。画中描绘了老鼠、猴子、鱼、蝙蝠、驴半人半兽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以此暗示当时教会的恶形和社会的黑暗。在中联这幅画上,一位长着鼠脸的戴着眼镜的教士正在装模作样的读者《圣经》,屋顶上一个教士和一个女子在饮酒作乐,旁边立着一丝不挂的女子。圣安东尼跪在礼拜堂前的平台上,左手举着一碗清水经受着考验,右手的首饰和墓穴里基督的手势遥相呼应。在左联上空,圣安东尼被魔鬼们用力拉走,在右联里,圣安东尼手捧《圣经》坐在一个平台上,将目光从一个现在空心树里的裸体女性那儿移开,他告诉我们:面对诱惑,要抑制和抑制。

画家用生动的笔法和狂热的激情画出了一面照妖镜,映出了人间的虚伪、无耻和贪婪。该画既继承了尼德兰传统的细腻写实手法,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隐喻现实,所以有人把博斯视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鼻祖。

四、总结

博斯的作品多半是三联木板画,他的画颜色艳丽,构图疏密有致,刻画精细,具有跌宕的动态,人物情感复杂,似乎都是在借宗教谚语和传说对教会的虚伪和人间的荒谬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他嬉笑怒骂着世间的一切假恶丑,不过这种笑是苦涩的笑,这种骂是痛心的骂。

博斯的绘画所反映的贪图享乐、虚情假意、唯利是图、经不起诱惑而走向堕落等等,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当下生活的真实反映呢?所以说,尽管博斯的艺术离我们已经有500年了,尽管后代不时有画家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受他很大的影响,可是我们今天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像博斯一样勇于反映现实生活中种种黑暗现象了,从而促使人们和民族的觉醒。

参考文献:

[1]李建群.西方美术史:从原始美术到文艺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吴永强.西方美术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3][比]帕特里克·德·莱克.解码西方名画[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

[4]李红洁.肖玲玲.名画的故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5][意大利]斯特凡诺·祖菲. 博斯的人间乐园[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

[6]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吴卫平,渤海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理论研究与创作。

猜你喜欢

博斯
《七宗罪与最终四事》图像学研究
浅析博斯《人间乐园》中联符号的象征意义
轮回——浅析博斯《人间乐园》的形式语言
飞越现实的宇宙构造
人间困境怎么破? 博斯《人间乐园》
对博斯《人间乐园》中原罪的解读
动物图像与人文精神
强大而绝望,无所并立
浅谈博斯绘画的虚幻与现实
打开博斯的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