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病夏炼

2015-05-30木槿

新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时应运动量中老年人

木槿

慢病患者夏季锻炼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 许多糖尿病患者喜欢出门活动筋骨,如郊游、游泳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降低体重、增添生活乐趣,还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但是,锻炼的方式及运动量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可每天锻炼1~3次,每次15~30分钟,不要过分劳累,锻炼方式以广播操、打球、散步、跑步等为宜。并要求膳食、运动与药物之间协调,三者均做到定时定量,以避免在旅游或锻炼时出现低血糖症状。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馒头、面包等,以便及时改善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症状。

肾病患者 肾病患者在夏季运动时,切记防暑降温,不能让自己出太多的汗。因为大量出汗会造成体内过多的水、钠和其他电解质流失,而通常平衡身体电解质水平的工作是由肾脏来完成的,所以大量出汗会增加本已衰弱的肾脏的负担。另外,在体育锻炼中大量出汗,也会使口渴的患者大量喝水,势必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健全,如果大量出汗可能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当肾病患者的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对水的摄入和丢失的适应能力很差,可能引起水在体内潴留,也易引起失水狀态。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夏季锻炼宜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在雷雨到来之前的湿热天气里,应注意适当休息或保持安静状态。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饮用水,防止因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造成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可预防性用药,如服心得安、消心痛、丹参片等。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亚硝酸异戊酯等抗心绞痛药物。

夏季健身有讲究

循序渐进最重要。长期不运动,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都比较僵硬。在这样一个“低潮期”开始运动,健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唤醒我们的身体,恢复人体的机能,不宜太早追求运动量。此外,运动风险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群,可能存在着一些隐匿性的心血管风险,运动量的突然加大很容易诱发一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中老年人群,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在运动前最好咨询下医生或者健身教练,科学、适度地进行夏季健身。

稍稍出汗刚刚好。大多数人认为: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其实不然,我们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季节的因素。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出汗绝对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因此,稍稍出汗就刚刚好。

运动时间有讲究。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清晨气温一般很低,并不适宜进行锻炼。有研究表明,下午14点之后人体的各项机能才开始上升,17点至19点之间达到最佳,因此锻炼时间建议选择在此时比较适宜。此外,人体中血小板的含量在一天中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稠度降低6%。因此,晨练容易造成血液的循环不畅,甚至会诱发一些心血管意外,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以及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时应运动量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装饰石材荒料锯切及毛板制备时应掌握的技能(四)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麦田出现白穗 收割时应这样处理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母猪人工授精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