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中国文学国民性特征分析

2015-05-30陈兴强徐开良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文学

陈兴强 徐开良

摘 要:对国民性特征的分析是一项长久细致的行动。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概念正在被大家逐渐认可,总结和思考其特征成为了时代性的任务。关于中国文学的大体特征在《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有这样的表述:“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以“改造民族的灵魂”为总主体,具有体现“悲凉”核心的现代美感,运用语言结构推动艺术思维的现代化。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国民性

一、国民性问题的内涵

“国民性”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欧美,又从欧洲大陆传到亚洲日本,再后来漂洋过海传入中国。解释“国民性”,首先从字面分析,即国民共有的性质,是一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心理行为结构、一种基于价值体系而成的没有价值、地域限制的普遍的心理状态与文化性格。“国民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代表了国民对政治、自我的意识以及现有的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具体到个人,关系到每个人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一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性格,国家也不例外。“国民性”本身就带有现代意义,无论是民族或是国家的描述,其产生都是排在“民族”、“国家”、“国民”的定义之后的,也因此兼具了二者的特点①。想要区别于一个国家,探究一个国家的不同之处,表明其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就需要着眼于国民性这一点。没有一个完美的民族,每个民族都各自存在优缺点,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这些优缺点都不可改变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

二、国民性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动机

研究“国民性”问题,需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这是没有捷径可选的。历史地看问题更加理性、客观,毕竟现状都是来自历史的延续。同时也是对历史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选择历史性的视角是基本要求,也就是要明晰时代背景。这要追溯到20世纪初“五四”运动的爆发,从那时起到如今一百多年的时间集合是讨论的重点。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国情、深切体会着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并决心究其原因,立志改变挨打的悲惨现状,因此展开了以下几个探索斗争阶段。

对落后现状的不满,看到西方武器、海事的发展,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大办工业,开采矿山,进口轮船,想尽一切办法增强综合国力,强大海军力量。随后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因为中方凝聚力和兵力战斗力的不足而战败,有识之士深受打击、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才意识到不仅要拥有过硬的技术装备,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在这种历史条件背景下,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势不可挡,于是“变法”、“维新”成为了国民口号。教育被摆在了第一位,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状态,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在打倒代表封建制度和一切落后现象的皇帝后,中国人马上认识到了“人”才是落后的根本,是所有国民问题的根源。

鲁迅认为,国民的素质也决定了政府执政力,如果国民的表现差强人意,那么政府也一定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即便是表面“好”的政府,也很容易被推翻。关于国民性特征的分析和问题改造之所以被众多作家关注、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是与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分不开的。

自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展以来,民智的开启主义就依靠着新思想新文化在祖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每个人都逃脱不掉沿袭祖祖辈辈的思想和习惯,甚至是自己的子女身上也有思想变迁的痕迹,这是不争的事实,无可厚非的②。然而,这种习惯却是很难改变的,一旦植根就具有了高度的稳定性,形成或好或坏都很难改变,这就是国民根性。尤其对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来说更是如此。要想改造国民性,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首先应认识到国民性的特征与问题所在。这需要好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探索,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并且对于其成功与否的衡量没有具体的指标,而应该看人们的思想是否发生了改变或进步。与之相辅的条件还有环境,环境的改善也会起决定性作用,此时文化的重要性就被显示出来,文化氛围的改变直接影响社会整体环境,能够营造好的发展空间,说到底还是人的作用。

三、20世纪中国文学国民性的鲜明特征

(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期间共经历了四次大的具有不同鲜明特征的文学潮流。

1.“清末民初启蒙主义、改良主义文学新潮”:始于20世纪初到1916年的这股新潮,是一次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后的转折。《天演论》的出版大大震撼了中国思想界,人心思变,救亡图存呼声强烈,大肆宣扬民权主义。这股潮流波及了文学界出版界,创办于1902年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掀起了新的文学革命,充满了新的气象。但这次革命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也被迫告终③。

2.“五四新文学潮流”: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阶段被划分出是因为其波澜壮阔的革命声势和创造性的语言形。五四运动是在彻底地反帝反封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爆发的,有识之士将“救亡”和“启蒙”紧密结合,反对二者对立存在,这一主张贯穿了整个32年的文学改革历程。这一时期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沈从文等一大批中外闻名的杰出作家。然而历史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众多艰苦的努力却换来了失败。

3.“工农兵文学潮流”:这一潮流盛行于新中国成立到1978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毛泽东要求知识分子扮演“工农兵的代言人”的角色,一切以政治为纲,放弃了人道主义的核心与“改造国民性”而将重心放在阶级斗争上。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文学要不断适应时代局势的需要。此潮流兴起阶段配合解放区革命形势,发展演变在极左思潮的出现,错误虚假充斥着文坛,此时的文学普遍没有审美价值,远离现实。直到尾声阶段才回归了“主流意识”,但依旧没有摆脱公式化的创作。

4.“改革开放新市区文学潮流”:这一阶段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新时期”,不断的总结过去的错误,进行规范整治,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反思成为了主流,人们再次总结了“五四新文学”的人文关怀,逐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加高举科学、民主大旗。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的流入,更使文学创作繁荣发展,丰富了表现形式,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二)挖掘拓展了更大的艺术空间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它是中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主要通过一些反讽的手法,描绘出了主人公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所见所闻,表现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现状。老舍的话剧《茶馆》描述的是茶馆里面人们的生活,有苦心经营茶馆的王利发,有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干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等等70多个人物,反映出当时社会真实的现状,也各代表了不同的国民精神状态。其中秦二爷这个人物的刻画中,极具艺术表现力。秦二爷本是实业家,力图通过实业救国来实现其雄伟大志,并嘲笑如常四爷般乐善好施的人。这都充分反映了他是一个典型的地主知识分子形象。中国封建社会中,“秦二爷”式的人物一般都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并且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儒家思想。秦二爷对于社会的责任使命感非常强大。例如,他以天下为己任,不惜变卖家产亦要办厂救国,且与封建顽固势力针锋相对。他看不起王掌柜、看不起那对穷人母女、看不起常四爷、看不起庞太监、看不起茶馆里的一切人物,他觉得只有办厂才能救中国。他把自己摆得太高,妄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扭转乾坤,他将自己从群众中割裂了出来。其实他的实业救国,只是救了他自己!他在对底层人们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国”正是通过这些“母女”式的老百姓组成,忽视百姓人民,更是忽略救国之本,精英阶层的这种思维也直接导致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失败。秦二爷实业破产的结局也明确地显示出救亡图存不能仅靠社会精英的力量,任何一个人、一个阶层独立起来都是无法救国的。电影《茶馆》是一部人民的历史,秦二爷只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设置,或许观者茶余饭后偶尔会提及此人,说他当年如何富可敌国、意气风发,但茶馆的命运绝不是由秦二爷决定的,因为老舍的茶馆是人民的茶馆。这些人物正是某些国民精神艺术的表现④。

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文学,又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都是国民文化的代表。例如,余华《活着》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地主少爷因为好赌而输光家产,最后被抓去当兵,然后当兵回来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悲惨故事,体现出了那时候社会的悲惨事实,这些都能够体现出了20世纪文学的国民性批判。

(三)具有超越性和说服力

20世纪中国文学国民性就是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以一定的方式融合起来,这样结合起来就必将超越以前的文学,对于各个方面来讲也更具有说服性。

(四)提出许多值得剖析和思考的问题

20世纪中国的反正历程是动荡与繁荣结合的一条艰难路程。无论是前人还是当代的国民都在不断总结经验,在犯错与改正中寻找复兴之路,这期间提出了许多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1.被遗忘的集体主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大家对这段挨打时期的恐慌造就了对个人自由的追求,连带集体主义也被抛弃并逐渐落没。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的角色就能反映集体主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殊不知集体主义的存在是有很大价值的,它不但可以提高公众团结和谐意识、而且有助于保护公共利益从而维护个体利益使社会稳定、正常发展。从哲学方面来讲,集体与个人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万不可舍本逐末。

2.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梦想,振兴家园,这些本无可厚非,但难免会出现极端的手段侵犯了集体利益。一个时代的文学恰恰能反映这个时代的现状与种种问题,国民性在极端狭隘的集体主义状态下是无法生存的,在文学上表现为将传统儒学嵌入集体主义价值观,结合其中积极因子,用个人主义书写方式来表现才能将中国文学引入正确发展道路。

四、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20世纪的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也很快,所以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对中国文学国民性特征进行分析也是一项很长远的工程。而对中国文学国民性的特征分析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项重要工程。中国的学术界对此分析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成果,从早期的研究内容来看,它主要侧重于对中国文学国民性的出现、发展及其的一些内容的描述。随着国内对学术研究的多元化,现代的学术研究者的眼光看得越来越远的了,而且其视角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对中国文学国民性的特征分析也更加的深入。本文就是首先讲述了国民性的内涵,然后提出了国民性的时代背景,通过全面了解国民性后,再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国民性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分析得出了中国文学国民性的一些鲜明特征。中国文学在继续发展,中国的国民性也会源远流长,人们对国民性特征的分析也会永不停歇。

注释:

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新华文摘,1985,(12).

②张洪波.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国民性的剖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58.

③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35.

④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35.

参考文献:

[1]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新华文摘,1985,(12).

[2]张洪波.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国民性的剖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58.

[3] [4]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35.

猜你喜欢

国民性国民文学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我们需要文学
一直难忘
高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