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2015-05-30余德海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为因素互动学习形象思维

余德海

【摘    要】初中数学面临艰巨的教学任务,既要考虑学生从小学阶段的过渡,又要为高中的学习打好基础。经调查很多学生步入初中就会产生不少变化,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人为因素  形象思维  主体性  互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50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大导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应该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校地区差异导致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教师很难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缺少典型教学案例的指导,教师在对兴趣教学方面的探索进度较慢,希望广大教师群体能够身体力行,不断拓展兴趣教学的领域。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很难持之以恒的为目标努力,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阶段性性格、个性特征,在此基礎上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时经常的激发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发现学生会感兴趣的地方,并且和学生的以往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会产生陌生感,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另外不少学生反映自己小学数学其实很好,但是读初中之后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所以也逐渐的不爱学数学了;还有学生反映自己不爱学数学是因为数学老师上课因为一件小事批评他。经过总结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具有莫大的关系,这一阶段学生还未成年,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理智问题。对待一切事情都参与情感评价,并且需要他人的认可和鼓励,内心比较敏感脆弱,但又觉得自己是长大了,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孩子看待,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要在摸清学生的心理之后对症下药。

数学教师一方面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上课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一个声音洪亮、发音清楚的教师会带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弥漫着活跃的气氛,推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要细心处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正确定位自己,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学生平等相处的朋友,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第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学会控制自己的个人情绪,不能让自己的私人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情。第四,建议教师开展第二课堂,例如在学生课间休息的时候找他们聊天或者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心理状态,及时帮助其克服负面情绪的影响,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行,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尊敬之情,喜欢教师本人,也会把这种情感带入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当教师发现学生不喜欢听自己讲课时,不要总是责备孩子,要多从自身找问题,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谈举止,如果自己犯了错误要及时向学生道歉。

兴趣教学还需要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思维发展特点,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刚刚起步,而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大,因此教师要顺势而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轻松、快乐,帮助学生减小阻力,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参与。例如,在刚初三阶段学习立体几何,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立体的图形使他们无法在头脑中很形象的构建,如果教师用形象的实物立体图形为学生呈现出来或者借助多媒体的立体呈现效果使学生真切的看到,会使得立体几何的学习容易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的抽象思维进步,就不需要实物展示也能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达,教师上课要多写,把具体的公式、计算过程表现出来,学生才能加深记忆,同时也要监督学生多写多练,不要总是靠自己的想象。在学习俯视图和侧视图、正视图的画法时,开始教师借助实物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技巧之后再进行高难度的复杂图形的学习,注重利用形象思维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而不是一开始就吓倒了,以后就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由此可见,形象思维的利用只是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里轻松起跳,进入更高一层的学习。

以上只是针对客观因素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内因才是其进步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学习中学生自己是主人而不再依赖于教师,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教师上课以自己为主,只管大量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无法满足表达自我的需求,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信任和重视,久而久之习惯于教师支配的课堂,养成懒惰的习惯,上课不喜欢发言,也不认真听讲。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教学生知识为主,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数学公式的学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基础推算出公式,例如学习三角形相似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领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取消对数学的畏惧心理,逐步建立兴趣。教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只要随时引导就行,即使学生发现的结果是错误的教师也要给出鼓励,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结果如何,在自己动脑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形成对数学的新态度,建立起持久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内心压抑,没有前进的动力,而活跃的互动学习会使得学生积极性大增。那么如何构建互动的学习呢?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学习求三角形内角值的时候,往往会有多种解答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激发,找到多种解答途径,学生产生成就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利于彼此的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亲自参与进学生的讨论之中,陪同学生一起探求未知。不少教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往往走马观花,并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得讨论流于形式,没有实现真正互动。当整个班级都处于一种踊跃发言的氛围中时,即使平日里不积极的学生也会受到熏染,逐步带动其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兴趣的建立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者手段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内而外的获得改变,从心理上接受认可数学教师和数学课程的学习,由衷的产生兴趣,自觉主动的进入数学的天地中不断探求,培养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新一代具备新型人才,为今后参与祖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互动学习形象思维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