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2015-05-30陈静静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策略

陈静静

【摘    要】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受到强烈而广泛的影响,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老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等。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06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对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知,化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些产品,比如肥皂、化妆品、香精、爽身粉等物品都与化学有关。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来说,化学无处不在,吃穿住用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因此,化学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从这句话中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没有化学的变化,就不会有人类的存在。

既然化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学好化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没有实施新课改之前,各大高校在教学模式上还是沿袭着培养高分人才的教学理念来设计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似乎认为只要是自己讲的,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在教学方式上以口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调动,甚至有些老师上课时没有热情,死气沉沉,这种负面的情绪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导致学生听的枯燥无味,学习就更是成了一件有负担,有压力的事情,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科学素养的人才。所以,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各大高校要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老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的接班人。如今新课改在各大高校正如火如荼地实施着,笔者对此有很大的感触。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广大师生和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一、发挥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功能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于高中生要面临着高考,压力大,时间紧,有些老师因为上课时间有限,干脆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还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老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做实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实验本就是化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利用学校的已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尤其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流程是老师做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师生一起讨论,然后共同得出书本上的结论。这种实验方式并没有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事实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亲自做实验,来验证书上的定理、结论。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可适当地给予指导,还是应注重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进行实验,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摸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得出的结论,会形成一种成就感,无形之中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如果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和设想的结果不一样,学生要学会积极主动的思考,不要试图逃避这样的情况,及时反思失误的地方和错误的实验方法等因素,找到出现错误的根源。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必须要多样化和多元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等教学活动,多样的实验形式才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二、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水乳交融,没有化学的变化,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化学的这一特点,多举一些和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这样会增加学生对化学的亲切感,展现化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老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问一些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关的问题,比如,在夏天,牛奶或者饭菜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会变酸、切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之后会变成褐色、铁生锈、蜡烛燃烧等现象,这些常见的现象皆与化学变化有关,这些问题如果让学生用化学理论回答未必会回答上来,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興趣、求知的欲望和探索心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化学在环境、食品方面的应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咨询等方式获得化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化学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不会认为学习化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起来也会有劲头。因此,需要老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化学实验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要提升自身的魅力,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一定会喜欢一名知识渊博,幽默风趣的老师,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血液,围绕着新的教学理念,化学教学要体现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有很多种,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本文中,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给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启发和建议,同时帮助学生切实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