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新挑战,新发展

2015-05-30张炳政何榕秋林超越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贸出口企业

张炳政 何榕秋 林超越

面对新常态、新挑战,我国中小外贸企业也转身谋求新发展

2014年,尽管预期增长目标落空难易避免,但当年中国进出口增速之低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恐怕是对2014年中国外贸形势的最好注脚:虽然当年我国仍以26.4万亿元人民币的进出口总值保持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但增速仅比2013年增长2.3%,中国外贸发展已经步入中低速前行的“新常态”。

总体看来,2014年“中国制造”在全球贸易中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我国出口14.4万亿元,实现了4.9%的增长,有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23.1万家增加至29.8万家。尽管有出口政策上的利好,但夹杂外需不振、综合成本上升、汇率不稳、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挑战,外贸的发展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从我国出口企业分布结构上看,中小外贸企业[报告中特指年出口规模在600万(含)至12000万(含)元人民币之间的外贸企业]在2014年仍然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当年有出口记录的中小外贸企业继续增加,较2013年增加6000家至11.7万家,占全部出口企业数量的39.2%(图1);合计出口规模3.3万亿元,占同期我国出口规模的23%(图2);平均出口规模为2833万元。中小外贸企业在我国外贸总体结构特点,从企业数量比重来看由上年的接近一半重新跌回不足4成,但是出口整体份额比重仍基本维持2成水平,中小外贸企业平均规模有所提升。2014年中小外贸企业的数据信息表明:中小外贸企业整体阵容更为强大,平均规模略有下降,一般贸易企业势力继续扩张,贸易伙伴稳中有进。面对新常态、新挑战,我国中小外贸企业也转身谋求新发展。

中小外贸企业是一个视角,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产业的发展轨迹;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又是一根标杆,从中可以找到比较的对象和成长的榜样。回顾2013年,以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3720家企业“连续3年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0%以上”跻身“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他们在2014年表现如何?而在2014年11.7万家中小外贸企业当中,又有多少家符合高成长性的筛选标准,有哪些企业将进入当年出口100强榜单,出口特点有何变化,其生存和发展状况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海关统计数据将解读其中的玄机。

格局·新常态——起起伏伏谁家怨

268家企业至少连续5年出口高速增长

回顾2013年3720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在2014年的出口情况,海关统计数据显示,911家即24.5%的企业当年出口规模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换句话说,这些企业至少连续4年出口高成长,其中的268家更是自2010年以来至少连续5年出口高成长,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队伍均值回落

2010年以来,入围当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数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波动幅度很大,至2013年冲上3720家的高点,2014年有3397家中小外贸企业满足“连续3年出口增速30%以上”高成长性筛选标准,较2013年减少323家,合计出口规模为1043亿元,较这些企业上年合计出口规模增长77.9%。与此同时,每年入围企业的平均出口值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稳中有升之后,于2013年步入下降区间,2014年平均出口规模为3071万元。

出口100强上榜底线仍居历史高位

回顾2013年,企业当年出口增速须达到4.9倍以上方可登上出口增速100强的榜单,增幅标准堪称史上最高。严标准对应着高质量,当年出口100强在2014年的发展也是一帆风顺。数据显示,荣登2013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出口100强的企业,在2014年有41家企业出口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率,较上年增加4家,其中以上海外高桥钟表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为代表的6家企业迈入大型企业行列,数量较上年增加3家;与此同时,也有48家企业出口下降,“高成长”戛然而止,数量较上年减少2家。为此,“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榜单”与上年榜单相比“按惯例”全部更新,上榜企业其当年出口增速须达到4.7倍以上,增幅仍处于历史高位。排名榜首的是蒂森克虏伯发动机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其2014年出口6913万元,同比增速高达1473倍。跻身出口增速前10位的其他企业,最低增速也须达到19.6倍(表1)。

【榜首简介】蒂森克虏伯发动机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集研发、设计、贸易、生产、分销和售后服务于一体,2010年年底于江苏南京江宁高新园开建,2013年全部投入运营,客户包括国内发动机制造商和在中国有工厂的国外发动机制造商(OEM),主要为欧III以上排放标准的客车、卡车、非道路用工程机械等汽车配套发动机曲轴及连杆。

【成长档案】蒂森克虏伯发动机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的成长得益于三大因素,分别是“家族”优势、技术优势和地缘优势。虽然公司成立至今不超过5年,但其隶属于世界500强公司之一的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早先建成投产的机加工车间和2013年中期投产运营的锻造车间在2014年双双发力,助力出口。该公司所生产的先进曲轴产品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白,有助于中重型商用车行业达到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与此同时,公司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市,大众、菲亚特、依维柯和博世等国际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均在此建有生产基地,华东地区也汇聚了诸多国内外发动机制造商。上述优势使蒂森克虏伯能更好地为客户开发并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近半企业连续3年出口增速超50%

在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当中,当年出口增速在1倍以上的企业有1064家,较上年增加271家,其中有427家企业连续3年实现出口倍增,较上年减少13家;1654家(含上述1064家)企业出口同比增速连续3年超过50%,较上年减少150家,数量比重近半。而另一半高成长性企业则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30%~50%区间内。以年度出口规模降序排序,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前10位企业中,有6家增速超过50%(表2)。

研究·新挑战——蓦然回首阑珊处

自主发展能力继续增强

一般贸易仍然是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主要出口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921亿元,增长78.2%,占同期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总值(下同)的88.3%;加工贸易出口100.4亿元,增长71.7%。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出口9.9亿元,增长1.2倍。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

鉴于欧盟市场庞大的总量,其继续蝉联2014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当年我国对其出口195.9亿元,占18.8%,同比增长72.4%。同期,对美国和东盟分别出口171.9亿元和116.9亿元,位居第2位和第3位。与此同时,印度、俄罗斯和阿联酋等跻身出口前十大目的地,其中对印度出口增速为90.1%,领先其他主要市场(表3)。

东中西部布局有序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外贸发展程度和活力最强的区域,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结构使东部沿海省市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仍然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2014年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分布于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据了805家、596家和488家,合计出口值为584.5亿元,合计数量和规模均达到一半以上。而在中西部地区省市,安徽以72家排名最前(表4)。

民营企业比重提升

从企业性质上看,民营企业是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主力,达2647家,2014年合计出口规模为781.2亿元,增长77.9%,占74.9%,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为697家,出口238.5亿元,增长75.4%;国有企业仅为53家,出口23.5亿元,增长1.1倍。

以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

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机电产品433.8亿元,增长79%,占41.6%;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84.3亿元,增长88.7%,占8.1%。尽管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占4成,但是从具体商品种类上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可观,占32.3%,其中纺织服装出口198亿元,增长72.6%,占19%。此外,农产品出口60.3亿元,增长80.2%(表5)。

与商品相对应,从出口行业分布情况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纺织业延续往年格局,继续领跑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行业规模,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2位。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继续位居前十大行业中增速榜首,增速达1.1倍,前进2个名次(表 6)。

发展·新优势——赏心乐事谁家院

综观2014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特点,从地理分布、企业类型、贸易方式、贸易伙伴、行业和商品结构等各方面考察,与上年相比均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结构和竞争力的相对稳定。而符合高成长性标准的企业出口增速的普遍提升,政策给力、通关便利以及企业专营程度较高应该是题中之意。

成长政策:“大变革”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在整体加大外贸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探索长期性、制度性政策安排助推外贸结构调整。此外,伴随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措施和经验的复制和推广,以及全国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实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中国外贸政策改革正在全面深化,通关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扩大,为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减负增效。

成长概念:“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使其已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并逐渐形成一条涵盖营销、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从政策层面对跨境电商提供支持,先后批准上海、重庆和杭州等7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占比约85.4%;从交易模式看,B2B交易占比达93.5%。跨境电子商务给中小外贸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选择。

成长背景:“富二代”

部分中小外贸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总体贸易量不大,但由于其优良的家族血统,在增长速度上快人一步。与贸易型公司相比,这类“富二代”中小外贸企业不必过分担忧客户来源,只需专营本职业务便可获得高速成长。例如,榜单排名第1位的蒂森克虏伯发动机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开建,隶属于世界500强公司之一的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排名第4位的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是上市公司国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榜单排名第8位的波尔亚太(湖北)金属容器有限公司隶属于美国财富500强的美国波尔集团。背靠大树好乘凉,类似企业的成长虽难以普及,但从他们的成长历程当中可以隐约看出其母公司的成功之道。

成长动力:“微创新”

对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来说,研发颠覆性的创新产品或许存在较大困难,但他们却另辟蹊径,尽己所能进行“微创新”,在细微功能、工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改善。例如,榜单排名第3位的深圳市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2000年成立,主要经营电子礼品相关,主销欧美;2005年拓展太阳能灯相关业务,产品销往亚非拉,虽然公司产品业界竞争对手众多,但正是凭借着专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专业的品质管理,专业的服务,以点点滴滴的“微创新”完美把握出口各国的不同品质要求。深圳市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出口总额2793万元,增速83.1倍。此外,调查数据显示,与初始期产品相比,超过一半的江苏中小外贸企业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巩固国际市场竞争力。“微创新”不但带给了消费者更好的体验,也积累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由此形成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前行·新压力——凉秋八月萧关道

加速转型:被迫驱动

由于中小外贸企业体小量大、行业协会力量不强的特点,在政策环境变化时大多只能随波逐流,被动变化。现阶段是中小企业面临加速转型的核心时刻,但推动转型的仍主要是外界因素:一是欧美主导推动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重塑并试图将中国边缘化;二是发达国家制造业4.0战略将改变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三是中国土地、劳动力及环境等资源要素的压力使得制造业外资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东南亚国家外贸的强劲增长势头强烈压迫中小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贸易摩擦:纠纷不断

2014年,2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7起,其中反倾销调查61起,其他包括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摩擦涉及产业的范围与中小企业的外贸领域高度重合:当年我国五金矿产、化工、机电、轻工、纺织、医药保健和食品土畜类产品遭受调查案件分别为38起、23起、17起、13起、3起、2起和1起,其中涉及钢铁和钢铁类产品案件27起,涉案金额23.2亿美元。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我国外贸企业,面对贸易摩擦通常不会主动出击,在漫长的审批等待过程和高额的诉讼费用压力下,市场机会悄然流逝。

金融服务:不够给力

虽然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但中小企业融资难整体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外贸领域,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往往会偏向来自大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外币贬值导致外贸订单超出了企业利润空间,中小企业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违约,而大型企业由于能与银行签订协议锁定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汇率变化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远超大型企业。此外,从债券市场看,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私募债券发行规模不到500亿元,仅占1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有待增强。

跨越·新方向——铁马冰河入梦来

新,意味着变。中小外贸企业在各项利好利空面前,主动求变,才能有新的发展。

外贸形象转变

中小外贸企业根据“小而美,轻而活”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组织生产,由生产商向供应商转变,由产品交易商向生产组织者转变,实现供应链的融合。

外贸理念转变

中小外贸企业应由价值实现者向价值提升者转变,推动企业发展理念的升级,提高研发设计能力,通过品牌搭建市场生态圈,并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消费主体改变

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渠道和方式,促进消费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消费转变,使境内外消费者更加便利地购买到质优价平的产品,共同分享国际贸易发展红利。

结语

当前,在历经连续多年的经济和外贸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经济和外贸发展迎来了中速高效的新常态。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新”既表现在增速相对放缓、贸易摩擦增加等压力因素,也可以体现在触网贸易提速、品牌创新提升等机会之上,无论成长速度如何,数据只是中小外贸企业“新常态”的外部表现,转型与升级才是“新常态”的内在属性。放眼前行,放手创新,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将日新月异。

猜你喜欢

外贸出口企业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两栖“大拿”跑外贸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