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为在日本

2015-05-30李前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华为日本

李前

华为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令人瞩目。7月22日,华为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其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在上半年猛增 69%,达到 90.9 亿美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近1/3。其中,手机销售收入攀升 87%,达到 72.3 亿美元。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0%。在西欧、东北欧、南太和北非市场,华为手机也收获了不俗的战绩,多个区域销售收入增速超过40%。

而值得关注的是, 2015年6月10日,华为开始在日本销售智能手机“荣耀6 Plus”与“乐天移动”SIM卡的配套产品。相比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熠熠生辉”,华为在日本似乎才刚刚开始。“实际上,华为已经进驻日本市场有10年的时间。”在2015年7月20日举行的对日投资论坛(北京)上,华为技术日本株式会社公共关系部部长魏新举如是说。

进入日本市场

记者从本次论坛上了解到,华为于2005年在日本成立华为日本株式会社,当时只有20名员工,到2015年年初已经发展到700多名员工。

2007年,华为终端产品在日本首次实现商用。2008年,华为在日本的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截至目前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美元。2010年,华为在东京设立终端研究所,2013年将研究所整合搬迁至横滨。2011年,华为加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 2015年,华为开始与DOCOMO开展5G合作。

华为日本株式会社有3块主要业务,分别是销售与服务、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创新产品。魏新举介绍说,2007年华为在日本上市第一款数据通信终端。2009年,在日本上市首款可支持3G通信的数码相框和移动便携无线路由器。2010年,首款面向儿童用户的儿童手机上市。2012年,华为智能手机品牌“Ascend”和“STREAM”在日本上市。

2013~2014年,华为有更多产品登陆日本市场。其中包括智能手机Ascend D2、STREAM S;扩充平板电脑产品系列;推出8款SIM无所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日本5家通信运营商推出华为带触摸屏功能的移动便携无线路由器;2014年12月,华为旗舰机型Ascend Mate7上市。

华为在日本的研究所主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为当地的客户提供基础支持,另一个是加强同日本供应商的合作。“这种合作分为几种方式。首先是华为将路标开放给供应商,供应商将产品销售给华为,或者华为为供应商提供研发资金和技术。其次是华为跟日本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来开发新技术。最后是日本科研机构将技术和专利授权或出售给日本企业,由日本企业生产出符合华为需求的产品。”魏新举介绍说。

“华为在日本的采购中心采购金额近几年都在快速增长,这与华为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有很大的关系。”魏新举说,从2009年到2014年,采购额从3亿美元上升到17.5亿美元。主要合作伙伴有住友电工、京瓷、村田制作所、NTT、富士通、欧姆龙、古河电工、松下电器、东芝和爱普生等。

据日媒报道称,华为日本法人王剑峰在出席记者会时表示,华为在日本的零件采购额将提高30%,主要涉及手机显示屏、内存及光学部件。“利用日本(零部件厂商)的技术实力,将提高华为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王剑峰说。

“华为在日本的快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华为已经融入了日本ICT产业界。”魏新举说,“这表现在华为加入了日本当地多个协会,比如信息通信网络产业协会、日本网络安全协会、电波产业协会和日中经济协会等。同时,华为还积极参加新技术研究。”

看到日本投资优势

说到华为选择开拓日本市场的原因,魏新举表示,就ICT产业来说,日本的市场规模是巨大的。“无论是电信网络设备投资、移动终端投资,还是数据中心的投资,日本在全球都居于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同时,日本的主要运营商规模也多居全球前列,比如NTT排名第2位,KDDI排在第11位。”

日本的技术水平在全球多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魏新举举例说,日本DOCOMO在2001年就商用了3G网络,而中国移动2010年才开始商用3G网络。2010年,日本商用了4G网络,而中国2014年开始商用。另外,日本LTE用户渗透率达到28.8%,光纤入户普及率达到50.7%,人均移动流量达到1487MB。“这些数据都遥遥领先于全球。”魏新举说。

就华为在日本开拓市场的感受来说,日本产业链非常完备,从元器件、终端、CT设备商、IT设备商、系统集成,到ICT服务商、OTT业务,都有相应的供应商和品牌作为支撑。这为华为提供了广泛的合作机会。

而为什么要在日本设立研究中心,魏新举表示:“这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日本科研资源的优势。日本研发资源丰富,相关高校和研究所遍布全日本。华为已与这些机构展开了多领域合作。”

在日本首都圈,包括东京、横滨和川崎,集中了约40%的投资、技术和人才,大量高素质研究人员集中于此,有东京大学、东工大、早稻田和庆应等高等学府。在京都、名古屋和大阪地区,集中了约30%以上的投资、技术和人才,此地有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和大阪大学等高等学府。日本国有研究机构规模仅次于东京首都圈。在日本九州地区(鹿儿岛)以制造工厂为主,有九州大学、熊本大学等。日本东北地区,研究开发能力集中在仙台,有东北大学。

在日本提升产品质量

“德国和日本是全球公认的质量领袖,在质量管理方法和文化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可以说,满足了日本市场的质量要求,也就等于基本满足了全球的质量要求。”魏新举说,华为在日本开拓市场之初,遭遇了非常苛刻的质量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华为意识到必须要积极改进产品质量,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促使华为一方面满足了当地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华为产品不仅能满足日本市场的要求,而且能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魏新举称。

实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产品也曾经历过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其中的原因就是产品质量低下,从而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口碑很差,当时还成为日本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据了解,日本质量管理的变革就是从通信设备制造业开始的。之后,日本掀起了质量管理的热潮。在大学、研究机构等各方的推动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日本建立起了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美国市场遭遇重重阻力,但在欧洲市场如鱼得水。资料显示,2015年华为与欧洲企业签署了包括云存储、电信设备、汽车及网络安全在内的多项协议,合作伙伴包括欧洲电信巨头德国电信、软件制造商SAP和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对于区域市场,华为表示,在西班牙、比利时、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埃及等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市场前3位,而在美国市场,华为将会走自有品牌高端路线,重新和苹果、三星展开竞争。

相比在全球市场的躬耕不辍,华为在日本似乎比较平静。不过,一切都在平静中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说到华为在日本的长期发展战略,魏新举表示,将通过创新、本地化和合作实现共赢。“华为坚持同日本当地科研机构、客户合作开发创新产品,现在来看已经达到了共赢的结果。”魏新举说。

猜你喜欢

华为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华为杀入随行WiFi市场
小米应向华为学习什么?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