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研究

2015-05-30农日升�オ�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上林县意识生态

农日升�オ�

[摘要]体验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将体验教育运用于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培养能够让未成年人通过切身的体验了解生态的重要性。首先对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现状调查进行总结,分析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困难,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体验教育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0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各国开始加强生态保护,我国也不落其后,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大量涌现。生态意识需要从小培养,生态保护人人有责。基于这一认识,本课题组申报了南宁市教科所的《体验教育运用于我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B189,批准文号[2013]22号),展开了体验教育与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相关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了解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困难,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以促进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助推上林县国家生态县建设。

一、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现状调查

为了对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现状有个全面的掌握,本课题组对上林县65名在校学生进行了生态意识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获得研究数据。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100%。对问卷调查主要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上林县未成年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情况

对于问卷中“你觉得你所在的村庄或你的农村老家自然生态好吗?”“今年清明节你和家人到野外祭扫先人,发现野地周边生态比如草、木、水跟去年有什么变化吗?”两题的回答中,分别有2%和4%的学生表示“没注意”。对于题目“世界环境日是哪天?”“你知道《京都议定书》是针对什么而签订的协议?”等问题的回答中,分别有44%和27%的学生回答正确。这说明上林县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关注度,大部分的学生对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对较薄弱。

(二)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

能否正确认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决定着学生是否有着正确的生态意识,在正确生态意识的影响下才能做出正确的生态保护行为。在问卷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59%的学生表示“人应该顺应自然谋求幸福”,但是仍然有11%的学生认为人应该征服自然。这说明上林县未成年人中,尚有1/3没有形成或是建立起正确的生态意识。

(三)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对良好的生态环境需求越强烈或是对恶劣生态环境越厌恶,在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或约束他人的可能性就越高。关于上林县未成年人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情况调查显示,89%的学生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自己及家人“重要”,86%的学生表示恶劣的生态环境对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55%的学生表示心情烦闷时会到“大自然走走看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假期,44%的学生会到“公园自然景区”去。对于居住环境,同等条件下,最看重“周围环境绿化”的学生占81%。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较强的需求,特别是与居住及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需求最强,而在娱乐休闲方面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次之。

(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心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强烈责任心的人往往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且具有正确的生态意识,能够主动为保护生态环境出力。问卷中“你认为建设‘美丽中国主要是谁的事?”,93%的学生表示是“每个人”的事,只有7%的学生认为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事。而对于“对上林县打造广西旅游名县、国家生态县的奋斗目标是怎么看的?”52%的学生表示“看好,因为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生活,是件美好的事情”。但是仍然有8%的学生表示“不看好,因为与我的生活无关”。说明上林县未成年人普遍认为自己也有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且对于上林县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信心,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心态。

二、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困难

体验教育是让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要求教育对象必须亲身经历,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体验教育已经被大量地应用于教育活动当中。课题组通过体验教育实验,将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培养,发现在实践中存在几点困难。

(一)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的实施阻力大

体验教育的特点是亲身体验,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就是要通过实践让教育对象能够感受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未成年人正确生态意识的形成,促进未成年人能够自我饯行生态环境保护。将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就需要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生态意识培养活动,例如本课题组组织学生步行至下水源风景区,开展生态旅游义工体验活动。但是类似于这样的活动首先受到学校领导的质疑,担心学生的安全无法保障,怕学生出问题。而这样的活动有些学生家长也不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体验教育运用于我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B189。

给予充分的理解,认为学校是让学生免费劳动。对于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学校和家长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形成不小的阻力,对持续、长久开展相关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缺乏环境支持

生态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将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的培养中,需要集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力量支持这一活动。本次调查显示,学校组织学生外出郊游的情况中,57%的学生表示“没有”。说明学校日常教育中提供的可以将体验教育应用于生态意识培养的活动较少。关于家庭教育,有9%的学生表示“没有”获得生态意识相关知识,39%的学生表示能够获得“一点”,说明家庭教育中也并不能提供大量的体验教育使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提高。在政府的生态保护宣传工作中,14%的学生表示“没有”获得生态意识的相关知识,社会文化宣传方面也有21%的学生表示“没有”获得生态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社会环境支持方面,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太多的体验教育机会以提高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

(三)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可接受的方法受局限

体验教育用于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或方法,特别是学生能够充分接受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本次调查中,“如果学校教师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你认为哪种培养方式应可以接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62%的学生表示“应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知识,理解生态理念”,30%的学生表示“应课堂上传授知识、传导理念”,19%的学生表示“应在课堂上开展各种情境体验活动,传授知识、传导理念”。显示学生最愿意走出课堂,但是这种方式也是阻力最大的。问题“在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式上,你认为最有效的是什么?”的回答中,71%的学生表示是“组织参加有关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显然,在升学压力下,学校要大量组织相关活动是十分困难的,而让学生参加校外的相关活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值得庆幸的是,88%的学生认为“国家教委把生态意识教育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是“非常必要”或是“必要”的,说明在有限的可以接受的方法中,通过课堂讲授的生态意识知识学生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措施

(一)转变体验教育运用于生态意识培养的观念

体验教育运用于生态意识培养的实施阻力主要来源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要转变这种旧观念,首先要从学校做起,学校领导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看待体验教育,为体验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在组织体验教育活动时,学校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组织策划及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将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做到位,而不是一味地持反对意见。同时,为了缓解来自家庭的压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家长生态意识建立会”、“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我们的生活”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家长能够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家庭中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家长所担心的学生安全问题,学校可以将自己的保护措施向学生家长进行说明,让学生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学校在通过体验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生态意识中的安全保障。

(二)建立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的支持系统

体验教育运用于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需要多方支持,有必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的支持系统。首先学校要在校园内建立起生态意识培养的氛围,比如经常在校园内组织“《花木认养协议书》签订活动”、“寻找最美乡村”、“生态保护科学实验”、“生态保护义工”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身边的生态保护氛围。家庭中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例如带未成年人出行时注意垃圾的收集与正确丢弃,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家长做生态保护的榜样,让未成年人在无形中受到影响。政府可以针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活动,在暑假等节假日组织免费的体验教育活动,组织未成年人一起体验生态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社区是学生生活的近身领域,社区组织体验教育活动,让社区内的未成年人组织形成“社区生态保护小分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验教育活动。经过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学生通过体验教育提升生态意识。

(三)充分发挥体验教育用于生态意识培养方法的作用

调查显示,学生比较能够接受的生态意识培养方法主要是“走出课堂”、“组织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因此,学校应加强相关活动的组织,在时间、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去大自然中体验生态环境。学校在校园内应多组织生态意识培养活动,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充分发挥有限的、可以接受的培养方法的作用。例如,对于生态意识薄弱的学生,在组织活动时,要特别强调他们的参加,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生态体验活动,尽可能让全部的学生都能参与,而不是“愿意的参加,不愿意的算了”。另外,笔者认为,在生态意识培养的校园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教给学生生态保护的方法。例如,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发现了污染环境的行为,有37%的学生表示会愤慨,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办。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自己有生态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如何去影响周围的人也树立起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关尚敏.体验教育:基于个体心灵维度的德育实践[J].中小学管理,2013(2).

[2]黄以进,莫寒.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之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7).

[3]舒振华.农村中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上林县意识生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绘颜绘色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广西民族地区文化设计发展研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南宁市上林县旅游业力促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