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纳斯特拉的钢琴组曲《小品三首》之《库约纳》中的复合和声形态

2015-05-30唐贤美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曲式节奏

【摘要】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的钢琴组曲《小品三首》是作曲家在第一阶段——客观民族主义时期创作的作品,音乐中涵盖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曲调和节奏。他的作品表现力丰富,将传统结构与现代技巧相结合。本文以钢琴作品《小品三首》之《库约纳》为例,试从曲式结构、节奏形态和复合和声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吉纳斯特拉;曲式;复合和声;节奏

钢琴组曲《小品三首》是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于1939-1940年创作,属于第一阶段——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产物。作品均取材于阿根廷传统的民歌曲调和舞曲,使每首作品都独具民族特色。第一首《库约纳》的结构为单三部五部曲式。不遵循常规节拍的强弱规律,形成新的节奏律动。使用复合和声的手法。

一、《库约纳》单三部五部曲式结构

“《库约纳》(Cuyana)为阿根廷钢琴家Lia Cimaglia Espinosa而作”。 [1]速度为小快板,调性为a小调,旋律优美动听,选材于阿根廷库约地区的民歌曲调,伴奏声部由分解和弦如流水般温柔的奏出,同时运用同音反复与复合节奏加强音乐的节奏感,突出音乐的民族性特点。作品曲式结构(见表1)为单三部五部曲式。

由引子、呈示段、中段、再现段、中段的反复、再现段的反复和尾声七个部分组成。引子部分由弱起小节开始,规模为18拍。呈示段为乐段结构,由两句组成,平行句法,方整性结构。连接预示了b句的音乐材料。

中段为乐段结构,平行句法,非方整性结构,主题旋律由三句相同的材料组成,都为同音反复,为优美的曲调增添了动感,只是织体发生变化。b句高音声部由单声部旋律同音反复构成。b1句织体加厚,高音声部变为四度叠置的和弦,并且其第一小节的和弦多一个附加三度音,低音声部的织体节奏改变,由附点音符变为均等的十六分音符。b2句高音声部由单声部变为多声部,旋律是b句旋律上移大二度的变化再现,中音声部是从e2音下行级进到b1音,并且和低音声部分解和弦的低音相同,强调这个半音下行的音阶,使调性趋于无调性。连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B段乐思的收束,第二部分起着预示A段主题的作用,是A段最后一小节的时值扩充。

再现段为动力再现,长度上扩充一倍,力度增强。B1段是B段旋律移高四度的再现,但只取用了B段音乐材料的前两小节,并反复一次,力度增强。A2段为变化再现。尾声采用再现段材料和引子材料的片段展开,随着情绪的高涨,音区跨越六个八度,使音乐达到又一个小高潮。而后采用改变力度、速度、节拍等方式使音乐收束。如力度由p-pp-ppp、速度由Allegretto变为Meno messo 再变为Lento、拍号由12/16拍变为4/4拍,将节奏拉宽,时值拉长以及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等,让音乐逐渐趋于平静直至结束。

二、《库约纳》的切分节奏特色

《库约纳》的节奏并未遵循常规节拍的强弱规律,打破了原有节拍重音,形成切分节奏。

(一)《库约纳》A段a句的核心节奏动机

谱例1 《库约纳》第2-3小节与第16-17小节高音声部谱例

从谱例1-1可以看出,该节奏动机是以八分音符为单位的,它的时值比例是1:1:1:1:1:1:3,其中前三个八分音符形成附点四分音符时值的长度,但发音点不同。后三个八分音符也形成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长度,与前面形成[(1+1+1):(1+1+1)]的比例关系,约分后相当于1:1的等分比例关系。第一小节最后一个八分音符同第二小节的附点四分音符,形成1:3的逆分比例关系。这一节奏动机的呈示,虽然是以12/16拍为拍号,但其时值的分配并没有遵循12/16拍的常规强弱规律。在记谱上,给人以八分音符为单位的错觉。打破了原有节拍重音,形成了新的节奏律动。

(二)《库约纳》B段b句的核心节奏动机

从谱例1-2可以看出,该节奏动机的显性时值以十六分音符为单位,第一小节的时值比例为7:1:1:1:1:1,但发音点只有一个。按单位拍来看,可以组成[6:(1+1+1):(1+1+1)],约分后形成2:1:1的顺分、等分比例。第二小节的时值比例可以看作是1:1:1:3的关系,形成等分、逆分的比例关系。以同音反复为特色,增添音乐的律动感。

三、《库约纳》的复合和声

《库约纳》的和声与织体独具特色。乐曲开始和结束于Am和弦,连接部分的和声也为Am和弦,因此更印证了它为a小调的调性。在乐段开始的乐句中,使用复合和声手法,高音声部为a自然小调的F和弦,低音声部为a自然小调的VII大三G和弦,加上旋律中的E音,使调式自然音级在一小节内全部出现。并且这种复合和声的创作技法运用在每个A段的a句中。国内学者魏扬通过对作曲家金湘的作品分析,提出了隐含在其和声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2]的观点,他说:“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是数个纯五度音程纵向叠置形成的复合结构和声”。谱例2-1,魏扬提出的纯五度复合和声是指在纵向上多个纯五度的复合,与谱例2-2,吉纳斯特拉的和声中采用两个三和弦在纵向上的排列所形成的复合和声有着不同的含义,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所折射出的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谱例2 《琴瑟破》第151-152小节和声缩谱与《库约纳》第2小节谱例

织体本身是音乐的一种整体表现手段,是除旋律以外的其它所有表现手段的综合,织体从属于旋律,《库约纳》采用分解和弦为主的织体进行。在低音声部中不断的充斥着一个五度旋律音响,即每小节的前两个音。如A段中G-D、C-G、E-B、A-E及连接部分中D-A、G-D、C-G、bG-bD、bD-bA的纯五度旋律音程,B段中四度与五度交替使用,如A-D、D-#G、D-A、bD-bA、C-G、bB-F、C-#F、bB-E、A-#D等纯音程与三全音的频繁使用,由于四度为五度的转位,因此仍然可以认为是五度的旋律音响。B段b1句中,高音声部由单纯的同音反复变为附加音四五度叠置的和弦。A1段中除原有的纯五度旋律音程外还加入了减五度音程D-bA,增加了不协和程度,也与B段形成呼应。B1段没有使用极不协和的增四减五度音程,改为纯音程的旋律进行。A2段采取与A1段相同的进行。在A2段a3句中,随着音乐的展开,将分解和弦琶音进行到高音声部时的单音律动变为两个四度叠加的和弦进行。尾声中倒数第四小节运用平行三和弦的连续进行,且每个三和弦的根音相差三度。

四、结语

吉纳斯特拉将传统结构与现代技法相结合,创作出崭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对阿根廷音乐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小品三首》虽然是其早期的音乐创作,但作品中处处体现出对民间曲调的吸收,以及在和声曲式等方面对20世纪音乐的汲取。《库约纳》的结构为单三部五部曲式,和声采用复合和声的手法,并运用打破常规强弱规律的复合节奏。作曲家对阿根廷民族音乐事业的推动与贡献,填补了继斯特拉文斯基之后的民族音乐作曲家的空白,也对我国民族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典范。

参考文献

[1]由熹.特立独行的创造者——阿根廷作曲家金纳斯特拉的钢琴创作[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8(06):82-83.

[2]魏扬.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J].音乐研究,2013,5(03):68-81.

作者简介:唐贤美,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曲式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树懒的节奏
轻快漫舞
YOUNG·节奏
曲式分析“四要素”的认知与结构功能逻辑的有机关联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