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大风起

2015-05-30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舟空管国防科技

7月16日至25日,北京农展馆。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次举办军民融合主题展览。

11大军工集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首次整体亮相,数十家“民参军”的企业同台“表演”。

这是一次展示,展示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就。

这是一次检阅,检阅军工高科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

两万平方米展区、近千项展品见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国之策。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就与四川三洲核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反应堆冷却剂主管道的研制,并最终实现了产品替代进口;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立以形成快堆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联盟,共有61家联盟成员,其中25家是民营企业,他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仪表、控制系统、高压阀门等配套产品……

2014年底,中航国际航空零件制造企业联盟在北京成立,首批成员包括中航工业、中航国际、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合作机构,20余家正式会员企业以及若干观察员企业,旨在打造适合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航空制造生态圈”。据联盟负责人介绍,未来两到三年内力争实现民营企业承担的航空制造产值翻番,中远期目标是航空工业产值超过中国GDP的1%……

2014年12月16日,在宁波市召开的“2014中国航天(宁波)新材料产业化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集中面向当地1300多家新材料民营企业发布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技术。据估算,此举可利用航天系统的先进技术,撬动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从神秘的核能技术,到漫游天际的航空、航天技术,从“结合”到“融合”,民营企业参与程度越来越深。

据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龙红山介绍,改革开放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比较单一的军品产业结构。1978年,民品产值占工业产品产值不足13%。随着“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政策的实施,到1998年,我国军工系统的民品产值提高到70%左右。

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这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系统地提出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以及十八大将军民融合式发展提高到战略层面,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一大批原材料、元器件、关键生产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去年民企参军成绩的一次集中亮相,就曾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2014年5月27日,由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的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上,100多家优势民营企业集中展示了网络与通信、制导与控制等十几个专业领域的产品,部分产品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装备水平。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伟分析说,军民融合发展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国防科工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国防科技工业获授权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比全国年均增长率高26个百分点;国防科技工业总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国民经济年均增速约6个百分点。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段奋斗史。

筑梦、逐梦、圆梦,军工人一直在路上。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我国数十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研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

今年5月7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又一个拥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国家阵营。

“华龙一号”采用“177堆芯”设计、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可以抵御商用大飞机的撞击。厂区可以抵御相当于引发福岛核事故的震级的地震。它的发电功率相比国内在运核电机组提升5%至10%,安全和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发射成功。它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空间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米,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

1米分辨率意味着卫星从600多公里的太空向地面观察,能看见1米大小物体的轮廓,能分辨出地面汽车的大小。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正在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城乡规划监测评价、交通路网规划、森林资源调查、荒漠化监测等行业和首都经济圈等区域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它提升了低轨道遥感卫星长寿命高可靠性能,提高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自给率。

新舟6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民航适航条例CCAR-25进行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涡桨支线飞机。

作为一款构型成熟、节能环保的民用涡桨客机,新舟60飞机安全、舒适、经济,目前已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上百条民航航线上运营。

作为国际市场的后来者,中国民用飞机“从小做起”,并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2015年预计交付各类民用飞机383架。旗下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新舟60飞机为代表的民用系列飞机近年来发展迅速,初步形成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飞机系列化发展的格局,成为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空管系统是保障航空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主要靠空管人员手工作业实施对空指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空管系统均依赖进口。

“牧羊人-2000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旗下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现场校飞验证,其多雷达数据融合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自动化程度高。

“牧羊人-2000”系统先后承担了厦门、杭州、南昌等十余座机场的空管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2014年,莱斯公司先后中标印尼日惹机场话音通信控制系统、肯尼亚东非航空学校模拟训练系统等项目,并与十余个国家的空管部门建立业务联系。

军民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特别是对中国正在推进的转型升级而言,意义重大。

解放军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介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军民共用技术达到了80%,军队特殊需要的专用技术只占到20%。

值得回顾的另一段历史是,美国在二战后引领的技术革命,比如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最初都是军事项目,最后逐步外溢到民用市场,而它们的研发者,超过一半来自民间公司。

国防大学公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只有约30%,处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阶段。

如今,推动融合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

继2005年《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发布实施的《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年国务院又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2012年,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2013年出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

政策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民用高技术向军用领域转移。据资料显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由2009年的1家发展到2015年的24家,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民爆器材、新材料、新能源等军民结合众多领域,基地区域覆盖北京、陕西、四川等15省区市。

“只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建设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说。(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新舟空管国防科技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国产新舟60遥感飞机交付验收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新舟60遥感飞机交付验收
新舟60遥感飞机成功首飞
新舟700飞机获185架订单
如何做好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内部审核的几点思考
空管自动化系统GPS时钟同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