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科“地产+教育”模式颠覆学区房

2015-05-30朱昊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营地万科社区

朱昊

近日,万科联手深圳中学共建万科梅沙书院。梅沙书院坐落于万科总部,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规划30个班级,采用国际化的小班教学,预计可提供1050个学位,并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学生。

其实,房地产和教育产业早已不是隔海相望的孤岛,从1994年碧桂园与北京景山中学合作开办广州碧桂园学校,到2001年深圳桃源居引入清华实验学校,再到世茂360°全系统教育社区、金地学院派社区、正荣“全教育”社区,“地产+教育”模式逐渐浮出水面,并可能成为下一个十年的“香饽饽”。

教育是过去20年来供需最不对等、消费者感觉最“弱势”的领域之一,“地产+教育”能否带来改变?教育又能否给地产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三好”到“八爪鱼”战略,笔者看来,万科的多元化更像是以居者作为CPU、以社区作为主板,为各种“插件”提供对接的插口。那么,万科的社区教育“插件”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一、教育的痛点,社区的机会

在国内,有3个领域是消费者花钱却往往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房子、教育和医疗。随着房地产进入买方市场,供需不对等的情况逐步改善,但教育和医疗仍然“难啃”。具体来说,现有教育存在4种痛。

一是学区房、学位房的单价达到几万、几十万,家长们勒紧腰带,花几百万买的或许只是一个残旧的小房子,仅仅是为了一个不能确定的学位;二是教育资源分散,从小学到中学,为了追赶好学校,家长被迫当起了现代孟母,频繁换房,劳心劳力;三是官办教育机构报名难、价格高、路途远,而民办培训机构又往往管理混乱,师资匮乏;四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缺失同伴教育,容易造成人格发展的偏差、失衡。

有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解决上述4大难题呢?“地产+教育”或者说教育社区化模式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这里存在天然的邻里关系和熟悉的场地,关键就看开发商、社区运营商、教育机构的品牌、模式是不是靠谱。

二、房地产接入教育产业的3种模式

房地产企业需要寻找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商业模式,光卖房子肯定无法支撑未来,如果教育产业做得好,就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房企因其开发和持有物业的便利,可以在社区中做该类物业的安排,也可按长线经营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

从“抱大腿”到“自办校”,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打造“学区房”到“我就是学区”,房地产企业可以从3个层面接入教育产业,构建适合自己的“地产+教育”模式(见表1)。

1.与教育资源进行不同强度的关联

第一是借助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提升项目品质,可称为“抱大腿,好卖楼”。这种可以算“地产+教育”的初级模式,营销味道较重,希望借助名校提升楼盘价值。

第二是与名校合作办学,可称为“引进来,齐办学”。这种模式相对成熟,即由房地产企业出资兴建校舍,建成后交由当地教育部门管理。合作办学一般有民办公助、公办民助两种,基本模式是开发商出地、出资金,投资校舍、设备等硬件并负责设施的维护管理;学校出师资,负责日常教育教学管理。

第三是社区自己创办学校,可称为“自办校,我做主”。这种模式就是房地产企业自己创办学校,多聘请专业的教育管理机构管理教学。该模式的关键是招聘到优秀的校长,建设合格的教师队伍,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这种模式将建校者和办学者合二为一,保证教育稳定性,开发难度最大但成熟后经济收益也最大。

2.根据不同目的和层次配置教育资源

按照教育的目的和层次,“地产+教育”也可以分为3种模式:

第一是配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资源,比如深圳宝安桃源居、蔚蓝海岸等。

第二是配置专科、本科、成教、研究生等高等教育资源,如珠海唐家湾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等。

第三是配置文化、艺术等非升学类教育资源,比如世茂360°全系统教育社区用“艺术+生活+梦想”作为精神符号,在社区内兴建了舞蹈学院、钢琴艺术中心、绘画室、体育馆,营造一种融艺术、生活、梦想为一体的生活方式。金地推出的社区“常青藤优才计划”,以“优化设计”为引导,以“优学服务”为内容,通过“宝贝计划”“天才计划”“金地大讲堂”为孩子量身定制系统化培养课程,专设航模池、百草园、书山阅览室、海洋主题水上乐园等互动场所,营造寓教于乐的全天候设施。

3.按照全年龄段打造教育体系

全龄化社区教育以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年龄分类,在小区中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内容和设施。

成都万科打造了u18教育体系,集合优质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提供一整套教育培训的超市化服务,未来业主子女有望享受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专项优惠政策,实现1-18岁的教育全覆盖。王石曾设想在万科社区内开设老年大学、培训平台,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空间,串联社区内业主的教育供需。

三、万科“地产+教育”的3层体系

万科在从传统房地产开发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转型过程中,“八爪鱼”战略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八爪鱼”包括万科家、万科驿、万科派、万科云、万科塾、万科广场、万科里和万科悦八大触角,目标是为万科搭建客户全周期生态系统,增加客户的黏性。其中,万科塾就是那只教育的“触角”(见图1)。

1996年,上海万科就开始了在教育产业的试水,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合办9年制民办学校——上海市复旦万科实验学校,位于万科城市花园中;2010年后,万科又从“社区学校”的维度开启了“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教育产业之路。

目前,万科的“地产+教育”主要包括社区营地、城市营地、户外营地三层产业体系。

1.社区营地——四点半学堂

万科依托住宅社区和社区商业成立社区营地,作为素质教育启蒙基地,包括九年制素质教育学校、周末营、教师创业服务等内容,万科业主的孩子优先入学。

社区营地主要提供社区内子女的教育和托管业务,需要解决3个关键问题:一是师资,初期可以先进行社会招聘,后续优先整合社区内和万科体系内部资源,包括万科小学、幼儿园及家长生源;二是场所,主要利用社区内闲置的会所资源;三是生源,这个最不愁,万科社区内天然资源。

在社区营地中,万科独创了“四点半学堂”,有效解决了孩子下午放学后无人接、作业无人管的问题。在“四点半学堂”中,老师辅导孩子做作业,家长下班来接走,小孩开心,家长放心。

在武汉万科红郡,基于“四点半学堂”又规划了青少年空间,空间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10个功能区组成,采用鲜艳的红、橙、黄、蓝、绿等色彩搭配,为青少年提供义工活动、公民教育(如公共安全知识、社交礼仪等)、作业辅导、家庭辅导(如亲子关系、抗逆能力等)、阅读分享、兴趣培养、创意交流、领袖培训等8个方面的服务。

目前华南万科已经有14家社区营地成功开业,广州的目标是在今年要开11家社区营地。到2017年,万科社区营地要在11个城市开150家连锁店。社区营地不仅开在万科的社区,也可能开到其他公司的社区。

2.城市营地——教育MALL

城市营地则定位于素质教育的培优基地,依托于万科综合体,一个城市开办1、2个或者3、4个,可以称之为城市教育综合体,将以出租公寓和出租校舍、培训教室为盈利点,预计可以为培训机构降低租金成本30%,提高不动产坪效300%。

广东佛山的国际金融城将作为万科第一个城市营地,于2017年开业,取名为“教育MALL”,它的业态大致是:培训机构+餐饮+电影院+停车场,地下有3层都是停车场,1-4层全部是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5-7层可以整租给一所学校,8-10层用来做餐饮、电影院等体验式消费强的商业。

教育MALL有可能颠覆传统SHOPPING MALL和少年宫,原因有二:一是剔除掉购物中心里面被互联网强打击的业态,比如服装,只保留下体验感强的东西,例如餐饮、电影院等,把教育和传统MALL结合起来玩;二是解决了少年宫和社会教育机构报名难、太分散的难题,钢琴、舞蹈等课程MALL内搞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不用在教室门口干等,MALL内娱乐,不枯燥,还放心。

3.度假营地——中国“童子军”

万科目前做得更为成熟的,是户外/度假营地,有点类似于美国“童子军”的概念,致力于培养孩子的户外生存能力、合作探索精神,并不局限于万科业主,而是面向全社会。据媒体披露,万科已将教育产业体系中的度假营地事业部独立出来,作为创新业务中最可能快速发展壮大的部分。

度假营地在国内存在巨大的供需断层,2013年我国高中、初中、小学及学前教育的在校人数共计约2亿人,但中国十二五期间仅拟建150个营地,对比美国目前1000万青少年、12000个营地的渗透度,远远不够,而且国内营地服务以游学项目为主。

万科预计,2015年户外营地接待人数将达1.5-2万人,现有营地包括三亚森林度假、深圳双月湾、广州清远白天鹅、吉林松花湖滑雪场、东莞松山湖。

作者就职于明源地产研究院

猜你喜欢

营地万科社区
重庆万科璞园
社区大作战
万科:楼市进入深水区,万科这样做! 万科2020年经营策略披露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峡房车营地
万科未来之光售楼处
万科变身“技术控”
板龙很呆板吗?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