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曲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2015-05-30蒋喆

参花(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北城八旗青州

蒋喆

清代中叶,当征战沙场、浴血奋战的旗兵们因思念家乡、鼓舞士气而高唱岔曲时,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种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竟然会打动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继而轰动京师,然后又机缘巧合地流传至青州,并经200多年后,保存至今。这种说唱形式就是青州满族八角鼓。

一、青州满族八角鼓概况

青州八角鼓是满族的传统说唱艺术,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也有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制,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又名八旗鼓。八角鼓鼓框系木制,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鼓面蒙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规格尺寸有异,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鼓单面蒙以蟒皮,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型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质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质鹅绒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八角象征八旗,每角与角之间嵌2片小钹,象征16佐。由于演唱者所属各旗旗色不同,穗色也随之而异。

演奏时,以八角鼓领弦,三弦伴奏。八角鼓演奏者左手持鼓,右手弹击,演奏技法分搓、拍、摇、簸、弹、挑等。有关学者认为满族的太平鼓(也叫单鼓)是由萨满跳神演化而来;而八角鼓的形成又与太平鼓有关。不过单鼓向舞蹈方面发展,而八角鼓则由演唱民歌衍化成为说唱艺术。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其是宗教祭祀歌舞,历史悠久,乐器几乎全部是萨满祭祀时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八角鼓表演形式分为独唱、折唱、群唱几种。唱词吐字以京腔为准,按字行腔,平仄要求较严。独唱最早是打着八角鼓唱,近似评弹的开篇。后来为便于表达有故事性的内容,就在曲头曲尾中加上各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牌子曲,成为单弦牌子曲。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有的也并用其他乐器,而八角鼓在乐队中领弦。

二、青州满族八角鼓的历史渊源

明代中叶后,八角鼓流传于北京。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为鼓书、单弦等曲艺的伴奏乐器,并有专业艺人演唱。清代中叶,八角鼓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清政府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统治地位,把八旗兵驻扎在军事要冲地区。雍正时期在青州建立满洲驻防旗城,设置“驻防将军”。青州驻防八旗曾派兵参加过大小金川战役。另外,青州八旗原由驻京八旗抽调而来,进驻青州后仍属北京领导。由于同京都往来频繁,八角鼓便最早传入青州北城,成为八旗民兵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久演不衰。青州北城会唱八角鼓的有男有女,有兵有民,均为自我娱乐的“票友”。每逢出师凯旋、新官上任、喜庆节日,北城便有演唱活动。八角鼓因其通俗活泼,广为流传,尤其是一些抒情和幽默短段,如《掐葡萄》《醉归》等,在北城几乎人人会唱。

青州八角鼓最兴盛时,除独唱、群唱外,还有长篇书和扮演成角色、近似小戏的折唱。曲牌有:罗江怨、太平年、尖尖花、汉荡调等三十几种,有些牌子曲后来失传了。长篇书有《四郎探母》《秦琼救驾》《狸猫换太子》等几十部,多数为其他曲种的移植作品。中短段有些为八旗知识分子创作,内容多为风花雪月、写景抒情、花名药名、人物故事等。如《醉归》和《隐士词》,较有八旗民兵的生活特色。《醉归》唱的是一个下层士兵酒醉回家打老婆,诉苦衷,说他当年“祖上随龙伴驾,南征北战在疆场,家中时下才一分钱粮。吃饭穿衣打饥荒,卖也没得卖,当也没得当,吃糠咽菜苦度时光”,妻子朋友劝他戒酒练武,学习弓箭去争取功名。《隐士词》则以一个官员的自述口吻表达厌倦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生活,向往隐居山林,享受清闲之乐的心情。以上两作品概括了清末旗城部分官兵心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时代感。

青州北城正白旗景格(汉姓张),光绪乙未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经溥仪的教师陆瑞祥推荐,进宫任皇家文部教习,成为溥杰的教师。其子张文敏,字逊之,也在京教书,酷爱八角鼓。他七岁能弹单弦,每于酒后自弹自唱《醉归》,声情并茂,惟妙惟肖。他唱的长篇《秦琼救驾》在青州满族中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张回到青州北城,其时八角鼓与太平歌词在北城仍很盛行。1935年,旅居青岛的青州满族在登州路成立同乡会。张文敏和演唱出众的票友赵三铁爷,麻随(小名)汪昆宅、唐 臣(乐师)等十余人,应会长唐蜀眉之邀,由青州赴青岛演唱助兴,与会一百余人群情激动,盛况空前。解放后张文敏之子张伟公,保留其父的八角鼓唱词手抄本与部分演唱曲牌,成为珍贵的研究资料。

八角鼓在北京和全国各地流传甚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八角鼓不断推陈出新,繁荣发展,但已与初期简单原始的说唱形式相去甚远。青州北城从建立起就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有幸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八角鼓。

青州八角鼓作为青州北城满族的传统说唱艺术,自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发展和满族的兴衰以及青州驻防旗城满族居民的文化生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原青州驻防旗城虽已不复存在,旗城满族居民也已摒弃很多原有风俗习惯,但八角鼓艺术依然保留了下来,没有大的变异。

三、青州满族八角鼓的演奏技巧及表演形式

青州八角鼓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垫、轮、搓、拍、摇、簸、弹、挑等。民间有口诀曰 :“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撮应和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法常用曲调的拖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表演生动活泼,富含趣味性。其中很多作品如长篇书多为其他曲种的移植作品,而中短段有些为八旗知识分子创作,内容多为写景抒情、风花雪月、人物故事、花名药名等,很多作品概括了清末青州旗城部分官兵心态,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时代感。后来八角鼓在京师不断繁荣发展,而青州满族却因相对的封闭性一直保留着最原始的八角鼓艺术形式。

青州满族八角鼓表演形式分为独唱、拆唱、群唱几种。唱词吐字以京腔为准,按字行腔,平仄要求较严。独唱最早是打着八角鼓唱,近似评弹的开篇。后来为便于表达有故事性的内容就在曲头曲尾中加上各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牌子曲,成为单弦牌子曲。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有的也并用其他乐器,而八角鼓在乐队中领弦。八角鼓最兴盛时,除独唱、群唱外,还有长篇书和扮演成角色,近似小戏的拆唱。

参考文献:

[1] 李凤琪,唐玉民,李葵,编.青州旗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 王曦)

猜你喜欢

北城八旗青州
今夜,我在北城居读诗
双子星
今夜,我在北城居读诗
青州艺术产业发展优化路径
红丝砚美甲天下 即墨侯俊冠九州——论青州红丝砚
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八旗察哈尔的编立及其与清朝可汗间的关系
山东青州云门山大云寺历史考辨
八旗之殇
清代右卫八旗驻防述论